中国地方本科大学文化育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2 高等教育哲学论与地方大学文化育人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著作《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自身地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一种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3)他将“认识论和政治论”视为高等教育存在合法地位的哲学基础。在“两论”中,时而认识论哲学占据高等教育的统领地位,时而政治论哲学起主导作用,抑或两者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共同支配、引导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以认识论为基点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大学是人类认知世界、探索和发现真理的主要场所,强调“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4)在这种哲学理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为知识即目的。大学被认为是一个学术系统,它在探究高深学问时,应极力摆脱世俗价值的影响,远离现实,避免外界尤其是政治和商业的干扰,以保持知识的客观性。高水平大学侧重于遵循以认识论为基点的高等教育哲学,在办学上追求“为学术而学术”的价值取向。

以政治论为基点的高等教育哲学则站在入世的角度认为,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不能孤芳自赏,应该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中心,以实际问题为价值导向,以解决复杂的社会性问题为己任,主动承担起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持有政治论哲学观点的人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5)在这种哲学理论视野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上,即“社会本位”。也就是说大学所研究的高深学问、探求的真理、开展的社会服务等,都必须以为国家做贡献、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归宿。

对于地方大学来说,似乎后者可能更有价值。因为现代的大学既不再是纽曼时代的“乡村”,也不再是弗莱克斯纳口中的“城镇”,而是克拉克·克尔口中的“一座丰富多彩的城市”。但是,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两种哲学论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随着当代大学职能愈加多元化,认识论哲学已不能完全涵盖大学的所有功能,而政治论哲学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认识论的作用,“为学术而学术”和“为社会而学术”的两者融合是当代大学,尤其是地方大学的必然选择,两者的结合既符合地方大学自身的办学实际,又遵循认识论、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