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宋世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我赵子称,打钱

赵子称暂时没有和慕容家的人说太多,只是大致勾勒了一下自己的浅层计划,然后就去休息了。

连日的舟车劳顿,加上回来后连续应付朱勔和李知县,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

而且严格来说,在姑苏这地方,要想做成事情是很不容易的。

所谓三生不幸,县城附郭,姑苏县作为苏州的首县,赵子称头上不光有本县知县,还有苏州的知州赵霖、通判魏宪,想要做点事情,得协调的关系实在太多了,还不如先稳一手做好自己。

赵子称跟这些人都不熟,前世读史书也没读到这些小人物的事迹。

他只能根据现有的公开信息,知道赵知州在兴修水利、整顿运河漕运方面,非常配合应奉局,给花石纲运输提供便利。但也因为修河花了不少钱粮,赵知州在本地富户之间的名声并不太好。

而通判魏宪则在这堆徭役事务上,跟应奉局有冲突。历史上此人后来被朱勔排挤,做到今年年底就做不下去了,降职召回京。

但也算是走运,因为来年方腊造反、朱勔被贬斥,皇帝想起有这么一号人物原先跟朱勔不对付、在当地比较得人心,就给他反升了半级,放回隔壁的常州当知州。也算是火线任命、指望他稳住人心抵抗方腊的蔓延——当然这一切细节赵子称都不知道。

他现在只知道赵知州跟朱勔关系好,魏通判跟朱勔关系不好。

……

赵子称在慕容家歇了一夜,次日起来,洗漱过后,正要用早饭,慕容妍就过来,说母亲有事要跟他深谈,请他过去一起吃点。

赵子称也不客气,就大大方方来到后院,拜见了段语嫣。

段语嫣已经从女儿那里,听说了他打算韬光养晦的路数,好意关心道:“县君来苏州也不算久,如今终于顺利上任,为官之道,老身也不敢置喙。不过听妍儿说,你是打算只分管徭役文教等事,其余诸务任由李知县处断,绝不插手。

徭役、水利等事,所需钱粮甚多,过去两年,赵知州和魏通判,也都为这事儿闹过不少摩擦。你只管徭役水利,却不问税赋,又要如何做事呢?”

段语嫣的语气,比之半年前又谦虚了不少,还没说正事儿先叠了一层甲,说自己“不敢置喙为官之道”,但后面该说还得说。

若是半年前,根本不需要叠甲。

赵子称倒是没拿对方当外人,还是很和气地说:“若是旁人问及,小侄自然不敢妄言,伯母却不是外人,我的想法么,该用钱粮的地方,还是要问本地富户摊派,但不能乱摊派。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小侄有两个想法,一个是以借贷代替强行索要,筹款时给富户如实开具借据,将来必须偿还。二来么,也是拿出一些许诺作为抵押,具体一时也说不清,见机行事了。

比如,劝诱本地富户,我将来会全力劝阻朝廷在本地征收花石纲的规模,甚至最终废止。但希望将来能免于花石纲之祸的富户,先借一些钱粮于我。”

赵子称自忖,他已经有了羽绒被服的技术,可以把水禽的羽毛除骚防腐,这东西扩大生产后,是一笔财源。另外自己搞园林用的水泥仿石技术,之前在将作监搞的嫁接花木技术,或者将来再弄出些什么技术来。

这些东西都可以拿来和主动配合的苏州富户合作,让他们放心借钱给自己办大事。

至于他提到的后一点,他也是打算打个时间差,通过未来的花石纲减免好处,来说服本地富户在其他税赋和摊派方面更加配合自己,抓大放小——当然暂时肯定没什么人会相信他的,想得有点远了。

你赵子称算什么?你说你会设法减少花石纲,就能减少花石纲?皇帝凭什么听你的?

不过,赵子称可以逐步从最信任他的富户圈子里开始画饼。只要亲近的人信了,愿意支持,愿意相信他的眼光跟他赌这一把,雪球就能越滚越大,那就不是庞氏骗局了,而是真的能兑现的饼。

也别觉得这种事情异想天开,赵子称毕竟是宗室子弟,身上渐渐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传奇色彩和好名声,相信他的潜力、相信他的眼光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当年刘备起家时有什么?不也是一无所有,只有人格魅力加一个旁支到不能再旁支的汉室宗亲招牌?但张飞就是能拿出家财跟他干,还有贩马富商苏双、张世平也是不计回报拿出巨额投资。

刘邦起家之前更是连血统都没有,只有仗义的人设,去给吕公贺寿时手写个“贺礼万钱”的白条,人家就能全力相助。

这不,赵子称的话虽然在外人看来有些自大,但眼前就首先有人信了。

段语嫣失声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短短半年,县君居然已生出了遏制朱勔的雄心?县君真觉得将来能劝朝廷废止花石纲?”

赵子称笑了:“这话若是在外人那里,目前自然是不敢说的。但伯母不是外人,在伯母面前,我就说一个数,两年,两年之内,若不能阻止花石纲,我赵子称愧在苏州为官。

这个数字不是随口说的,是我此番游历各地,观察江南各地民情得出的。两年之内,江南百姓必不堪花石纲重负,到时候民愤越来越大,朝廷肯定会不得不调整,而我辈借此机会,为民请命,也可得天下清名。

再早请命的人,那都是先烈,而未来一两年内请命的人,才是顺势而为、应天合人。至于理由,小侄说不清楚,但我便是如此判断的。”

段语嫣和慕容妍母女,都被他这番说辞,说得不知该如何接茬。

尤其段语嫣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太自信,太狂妄了。

但偏偏人家学问好,习武也快,似乎确有几分天纵英才,又是姓赵,又有豪杰之气、信义之名……

段语嫣想起了她表哥,也就是她夫君,当年没疯之前,说起造反也是这般的傲气。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表哥当年还多了几分稳重和干练,更知进退,识时务。

当然了,赵子称要的可不是造反,他要的只是为民请命、匡扶宋室。

“我本以为,我们慕容家,已经永远离开了那些国家大事,没想到被朱勔逼迫,最后又沦落到不得不卷入的地步。我们家若无县君庇护,迟早是破家的下场,既如此,还不如找有机缘之人,主动毁家纾难。

事到如今,老身也不矫饰了,就直说了吧。县君可愿娶妍儿为妻,若是可以,我们慕容家自然鼎力相助。你方才说需要本地富户一个个摊派,支持你扩充人手,我们慕容家就算第一个信你的好了。

只要允了,不说十几万贯,至少先拿出几万贯的家财,还是可以任你支取的,对外只说是摊派所得便是。”

段语嫣把这话说出来,已经是图穷匕见,不容回避了。而慕容妍直接就吓得躲了出去,不敢听完,只是出门后转到窗侧又偷听。

赵子称也知道终要解决这个问题,慎重想了想,认真回答:“妍妹与我,也算良配了,何况还有那么多同甘共苦的经历。但妍妹如今的身份、一时间也不好婚配吧,小侄一两年内,也不便成亲。”

段语嫣:“听说县君这半年来,在北方一路也闯下不少信义之名,江湖上已小有传言。这半年来,你也不曾有无礼之举,可见是正人君子。只要你一句话,认下此事,拖一两年自是无所谓的。”

赵子称便郑重地拱了拱手:“父母在,不敢自专,小侄自会尽快择机,与父母说明,只要他们不反对,小侄便许了此事。不过……”

段语嫣:“还有何顾虑?”

赵子称:“恕小侄直言,小侄也曾听妍妹说起过家中之事,似乎伯母自令外祖母以来,三代都只生出女儿,不曾有子。我将来若创下更大的事业,无人继承,我自然要纳妾。”

段语嫣一愣,她表哥没有纳妾,也就此没了子嗣,但那是他已经疯了,无所谓了。段语嫣的母亲和外祖母,确实三代都只生出女儿。

她知道这是人之常情,便没有再反对:“这也是应该的。只要你对妍儿好,给她个名分就是了。”

慕容家已是没落之家,除了一点家财和武艺、些许家丁人手,其他已经拿不出东西了,段语嫣并不奢望得到更多优待。

赵子称知道,双方这就算是达成默契了。

“既如此,过几日小侄便和家中父母说知此事。”

段语嫣则起身打开屋中一个机关,然后取下墙上挂着的一副画卷,从画背后的暗格里拿出几卷经文。

“这是半年来,老身重新整理的福州黄知州《万寿道藏心得》,这本就是你弄来的,该当物归原主。旁边这几卷,是我们家传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学,就当是老身得了道藏心得的交换,以示诚意吧。

不管令尊令堂那边成与不成,这都是贤侄应得的。另外,舍下还能拿出几万贯的交子、金银,贤侄也都可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