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所谓的“茶专家”,“哭晕在厕所里”的凤凰茶名
曾有一位出过关于凤凰茶书的人在给学生讲课时说:“凤凰茶有三个品种——一叫单丛,二叫浪菜,三叫水仙。”我一听感觉不对,这是某个特殊时期对凤凰茶的等级划分,怎么能把它当品种?如果按这个说法,那潮汕人也有三个品种:类似李嘉诚的叫“李品种”,类似中层富豪的叫“富品种”,余下的叫“人品种”。想到这里,我也“哭晕在厕所里”。
计划经济年代的采购员在采购茶叶时为了方便区分等级关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将凤凰茶分出了三个等级。一、单丛。能做成单株的茶必定是大树,且这棵树品质要好,采摘天气也好,做工到位。其中,最重要的制作工序就是浪菜,也称为碰青,这是一个酶促氧化的过程,是制作单丛最费工也是最辛苦的工序,满足这些条件的茶可称为单丛。二、浪菜。这是以工序的代称来界定等级关系。因茶农觉得这些茶虽然没办法制成单株,但气质不错,采摘时天气也好,评估能做出香气的,值得花一晚的时间去浪它、碰它,所以算是第二等级。三、水仙。从品种系的总称来叫。因没适合的天气或感觉怎么花心思做也做不好的茶,就通通直接炒青重烘焙,而称为水仙。这是凤凰茶三个约定俗成的等级叫法,和品种没有关系。
对于在凤凰山“流窜”了二十多年的我来说,除了几个品种特征比较明显的茶叶,如鸭屎、杏仁香、白叶、八仙,大多数茶的味道都是似是而非。同一个品种,不同的产地;同一个产地,不同一天采摘制作;同一天采摘,不同的师傅制作,茶叶味道都不一样。所以您喝茶,如果想弄懂凤凰山的茶名,那你得“哭晕在厕所里”了。
其实很多茶名是茶农自己乱起的,今年这棵树做得非常好,水甜有香曰宋种,无香没水曰水仙。茶农叫的名字只是为了迎合大多数喝几天茶就自以为是的茶人起的。所以玩茶、学茶三十年,突然发现在茶的面前,我所知的连皮毛都不算,由此也最怕人家叫我“专家”或“大师”。特别是凤凰茶大多数是散养,小乔木型,每一棵都存在变化的可能。到现在为止,我没碰到过一个真正喝得明白的专家、茶农。茶农自己也喝不明白,所以我总结一句话给读者:什么是好茶?清幽淡雅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