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开飞机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狰狞的老太太

“都是职务带来的红利,就像是厨子,不会怕饿肚子一样。”

同样也是因为,真论起来,这五支装的香烟价格并不算高的原因。所以机组里的人,这才敢放心大胆的拿发给乘客们后,多出来的这些香烟。

这种行为,从性质上讲,和厨子吃剩饭,没啥区别。

算是薅公家的羊毛,但上纲上线的讲,又不太能算。谁让,这玩意,局里只制定了一个发放规则,但却没有回收规章呢?充其量也只能说,许亚林这些人,钻到了制度的空子。

“那倒也是,香烟这东西再好,终归还是不顶饱。得,反正咱们是羡慕不来,多谢你的美意了。”

因香烟的情份,多聊了,或者叫多客套了两句后,事务繁忙的警察同志们再次提出了告辞。而这一次,许亚林没有挽留。

虽然有想法,趁机问问,看是哪个小毛贼胆这么肥,敢偷自己的粮票。

可转念一想,这种事,怕是不好问。你问了,人家有纪律,不能告诉你嫌犯信息,可这又刚拿过你的烟。作为苦主,自己好奇,又是人之常情。人不好责怪你什么,又不能告诉你嫌犯是谁,那这要是问了,岂不是让人难做吗?

一路将警察同志们送出院门,刚转过身来,几个院里的大娘大妈便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冲许亚林打听着八卦:

“亚林同志,刚刚听公安的人说,你的粮票被人偷了?都找回来了吗?你说这谁胆子那么大,敢偷东西!不会是咱院里人偷的吧?”

“不知道呢,我没问这么细。”

下意识地接话答了一句后,许亚林忽然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个主意:既然不好问这粮票是谁偷的,可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让人不敢偷自己的粮票、或者是偷不着自己的粮票嘛。

那么...

许亚林悄悄提高了一点音量,以确保附近每个看热闹的人都能听到:“几位婶婶,你们甭着急,公安的同志还是值得信任的。瞧,都找回来了!”

一边从口袋里掏出自己那一叠粮票,许亚林一边装作好似展示、又好似显摆的模样,将自己的粮票展示在一群大娘大妈们面前:“我这粮票和地方上用的不一样,瞧见这几个字了没?军用,就是部队专用的。这个票啊,很好认,而且在地方粮店里根本用不了。”

“要是强行去用,人马上就得报警。就像刚刚,人公安同志直接就把人抓了,人赃俱获。这票啊,最后一分不少,都能找回来。”

“呀,是不一样哈。”

看着许亚林展示出来的军用价购粮票,一群大娘大妈们瞬间啧啧有声的赞叹道。哪怕其中不少大妈都不识字,可看不懂字,却不是看不出这粮票上的图片之不同嘛。

作为这年头,重要性、流通性与钱无异的东西,谁家那不是当个宝儿似的看顾着?

首都地方粮票看得多了,那票上面画的是啥,谁能不清楚?

瞧过一番稀奇后,也不知道是谁,忽然冒出了一句:“要不说当兵光荣呢!瞧瞧,这吃的用的,哪哪都和咱们不一样。就连这票,嘿!我们都藏着掖着,生怕它被偷了,可人家一点不怕。就那么随便往地上一丢,你都不敢碰!有的是人,给看顾着呢!”

自这句充满着艳羡的话语过后,许亚林的耳边顿时响起了一连串的“还是当兵好啊”之类的赞叹声。更有甚者,直接当面问起了许亚林,说想送自家哪个哪个儿子去当兵,问许亚林这边有没有武装部的门路能帮忙走走...

面对这些问题,许亚林自然是苦笑着摆手:“我和武装部都不是一个系统的,我这哪打得了招呼啊。您呐,想让儿子去当兵,就正常报名应征。要是被选上了,到了部队里面,再有什么难处,说不定我还能认识点人,征兵这块我是无能为力。”

推脱掉帮忙入伍的事,却不把话说满,以保持自己在这院里的“有用”人设。

前世虽没怎么接触过这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但好歹也二十四五了。就是不太会搞这一套“逢人只说三分话”的东西,那也多少了解一点。

相比这些院里的人情世故,许亚林反倒是对最早那句羡慕自己是部队的人,待遇高、保障全,甚至就连粮票,都有人帮忙看顾着的发言,来了兴趣。或者叫,发人深省。

无论是之前几名公安同志的话,还是这不知名大妈的话。都在共同表达着一个意思:自己的待遇,令人羡慕。

许亚林倒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人。

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现在的飞行员在直接的物质待遇上,固然和后世没法比。甚至飞行手套,都还用着那传说中的祖传劳保手套。工资待遇方面,也没有小时费、过夜费等补助,可这基础工资,它在这年头也不低啊!

说一千,道一万。

无论是前世,还是后世,许亚林都没少听过身边人对自己待遇的夸赞;亦是没少接受大众羡慕目光的洗礼。逢年过节,无论去谁家拜年,只要一听自己是飞行员。

那家伙,什么“天之骄子”、“威武神气”之类的溢美之词,更是从来不少。

可这一切,自己应该拿得那么心安理得吗?

回到房间后,许亚林的目光不由得转向了书桌上,印着民航局字样的文件纸。

在这一刻,许亚林忽然有了一种玩游戏时,遇见了分支道路选择时的感觉:一种,是老老实实的,别管它务虚,还是务实。只要能交差就行的写上那么一份,看似有道理,实则没屁用的报告;另一种,则是踏踏实实的,研究一下,真正飞出去的方法,并把这种可能能行的办法,写成报告交上去。

就在许亚林犹豫间,房门再一次被人推开。

“亚林,我刚听你张大妈说你家被人偷了?丢了什么东西没?”

“老太太,您怎么过来了?”

见到刘老太出现在门口的身影,许亚林被迫放下思绪,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老太太身边。刚准备搀着老太太,找个地儿坐下,结果,动作刚做一半,忽然就被老太太制止:“甭管我,我摔不着。你先看看你这屋里头的东西,有没有少的落的?要是有东西少了,咱赶紧想办法,去派出所报案去!”

“没少呢,都看过了。就是粮票被偷了,刚刚派出所的同志已经给我找回来了。”

感受着老太太对自己的关心,许亚林心头一暖:“这下您老放心了吧?快坐下歇着,我给您倒杯茶润润嗓子。您也是来巧了,上周刚在重庆买了点大树茶,您给品鉴品鉴?”

“确定都找回来了是吧?你可别唬我。”

听见许亚林没受损失,老太太脚下是动了。可那眼神,依旧狐疑,就好像是感觉许亚林为了不让她担心,而故意骗她似的。

“不能够啊,我骗谁我也不能骗一老太太啊。那不折寿嘛,您啊,赶紧坐着吧。”

为了打消老太太的疑虑,许亚林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那完璧归赵的粮票,一边嘴里开着玩笑:“我一会还有报告要写呢,今儿啊,起码这上午,我是没工夫招呼您。您就自己吃着喝着,等您吃饱了,喝美了,再叫我给您送回去。”

“你这猴崽子,不待见我就直说!”

见到粮票都在,老太太这下才算是真放了心,也有了心情和许亚林逗逗乐子,开开玩笑。只是这玩笑还没开两句呢,或许是因为听见了外面孩子们玩耍时的动静,老太太忽然又开口说道:

“你把东西拿上,去我那屋里写吧。你这前院宽敞,孩子们闹得很,这地方哪能静得下心。万一写错了点什么东西,那可要不得。”

“也行,那您稍微等我一下。我收拾收拾,茶叶、糕点都给带上!”

本来就因到底该做何种选择,而心烦意乱的许亚林。在老太太不提起时还好,现在老太太提到了前院孩子们玩闹的动静,许亚林也感觉,这噪杂的环境的确不适合思考。

于是乎,许亚林也就不跟老太太客气了。

“茶叶带着行,点心就甭带了,昨儿你带回来的驴打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收拾好了东西,许亚林挎着包,搀着老太太去了后院。

或许是因为家里儿子曾经都是当兵的缘故,他们偶尔也会要写些文字性的材料。是以,老太太家中本身就是有书桌的。

等到许亚林将东西在老太太家的书桌上放好后,再回头时,原本还在堂屋里的老太太忽然不见了踪影。

急急忙忙地追出房门一瞧:一道身形佝偻、鬓角全白的身影,正拄着拐棍,坚定地矗立在后院的月牙门下。

哪怕隔着还有些距离,许亚林都能听见老太太那苍老,却有力的声音:

“去前边玩去!那么大地方还不够你们折腾的?再敢过来,小心奶奶的棍子不长眼睛!”

以及看到,老太太在驱赶那些因追逐打闹,从而时不时就会窜到后院来冒个头的孩童们的动作。

老太太一贯慈祥的面容上,此刻也难得一见的露出了几许狰狞。

好一副“恶婆婆”的模样啊!

她不知道自己面对的纠结是什么、她也不理解自己的郁闷是什么;可在老太太朴素的认知中:许亚林是军人,是万里挑一的飞行员,是国家干部...

那他要忙的事,一定是利及国家、惠及大众的大事...

殊不知,屋内那个被她保护得好好的家伙。

直到这一刻前,脑子里想的还是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