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返利的生意逻辑
产销波动是各行各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或有季节性、或高或低,波动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浪费,最终都要由消费者埋单。因此,如何稳定销售渠道,维持月均产销量,是企业共同的诉求。销售返利则是解决产销波动的重要手段。
(一)销售业务员的类比
销售返利过于抽象,读者可能不明白其稳定销售渠道的意义,我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以销售业务员的收入结构为例,大概有三类,一是基本工资,按月发放,公司若不及时发钱,员工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二是提成激励,如季度奖、年终奖等,这些绩效奖金有立刻发放的,也有延时发放的。三是储备基金类,如某些业绩好的公司有职工保障基金,在工伤、疾病、子女教育、重大变故时,给予保障性支付,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这些意外短期看是偶然事件,长期看是必然事件。
正常经营时,在各种奖金激励下,优秀的业务员卖力销售,即使有各种不满,想着年底还有一笔大红包,也要等拿到年终奖再走,因此拿到奖金后是辞职的高峰期。如果没有年终奖,绩效奖励平时就发放了,业务员权衡离职的收益大过成本时,就会立刻辞职。年终奖的意义在于增加离职成本,减少业务员流失,从而稳定销售规模。
行业严寒时,市场需求骤降,量价齐跌,销售提成随之下降,货也不好卖。业务员也要生活,吃不饱饭怎么干?权衡利弊后,不行就辞职呗!如果这时公司拿出多年积累的奖金,按照每月业绩额外补贴一份奖金,直接提高业务员留在公司的收益,业务员流失就会减少,从而稳定销售规模。
对应空调行业的经销商,第一项基本工资是经销商的批发零售价差,终端货物周转,现金落袋。第二项提成奖励,是经销商在卖货之外,还要积极完成销售任务,不仅考核销售额,还有品牌维护、渠道秩序等,按月考核,计提返利,有立刻兑现的,也有延后发放的。第三项是经销商的返利保障,经销商靠批零价差的基本工资生活,但销量、售价受同行竞争、市场需求变化、新品上市等影响,难免有意外。如果没有返利支持,行业需求骤降,经销商连基本工资都无法保障,生活维持不了,还不得脱网跑路?渠道又如何稳定?渠道不稳定,对整个供应链的产销均衡将是毁灭性打击。未来随着消费升级,新品迭出,行业需求波动越多,越需要通过返利来保障经销商的“基本工资”。
销售返利,从业务员薪酬的角度看,是不是很清晰?业务员的薪酬结构与经销商的销售返利安排如出一辙。
回到格力的情况,假如遭遇行业寒冬,量价齐跌,格力可以允许经销商在提货时使用更多的销售返利,即用更少的现金拿到更多的货。如此,可以极大地缓解经销商的现金流压力,增强渠道稳定性,避免在行业低迷期出现大面积脱网。619亿元的巨额销售返利,即使再来一次金融危机,格力的销售渠道也能安然度过。
(二)美的、海尔为什么学不好
计提销售返利看似简单,但不是哪个企业都有能力且有意识储备的。经销商是做买卖赚钱,该给的钱不给,或拖延给,那是要“造反”的,所以必须在保证经销商吃饱喝足后,降低主机厂的当期盈利,为经销商和自己积满“储钱罐”。
沿用业务员的比喻,公司要先保证业务员的正常收入,之后有多余的盈利,才可以储备奖金。不仅要有丰年备荒的意识,还要有足够强的赚钱能力,不然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储备。比如,老板电器在前几年大赚特赚时,没有丰年备荒的意识,2017年以来,油烟机行业竞争加剧,业绩停滞不前。
由表3-1可知,美的、海尔也有销售返利,但金额远远逊于格力,这说明同行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维持业绩增长都有困难,哪有余力填充“储钱罐”?这可是要降低当期利润的,如何跟股东、机构们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