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创业时代,自主创业和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据《2015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私营企业已达1546.4万户(其中投资者有2963.1万人),个体工商户已达4984.1万户,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就业的人数已达24975万人。与《2010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9年年底数据相比,五年间私营企业户数增长了108.9%(其中投资者增加了79.5%),个体工商户增长了55.9%,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就业的人数增加了64.4%。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推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学校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学习创业基础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成为学校创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新创企业的创业规律,既有扩展已有创业创新理论的学术价值,又有提升新创企业创新能力和促进创业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

本书是为希望了解创业过程和创业知识的读者而编写的,以培养和强化创业精神,锻炼和提升创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学习本书并不一定是让读者都去创建自己的企业,重点在于传授给读者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思维,使之了解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与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帮助其理性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许多技术创业者失败的原因不是缺乏技术,也不是开发的产品没有市场,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技术变成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对创业过程不了解,可能就会导致创业活动的失败。学习创业管理并不一定能保证创业者获得成功,但可以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这就是创业教育的贡献。

本书主要介绍了创业、创新与创业管理三者的关系,成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如何设计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如何组建团队,创业过程中如何筹措资金,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以及如何管理新企业及让新企业不断成长和创新等。

本书围绕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编写,全书涵盖了创业管理中的主要核心内容。根据教学需要,本书在每章前设定了学习目标,在每章后给予总结,并设置了思考题和案例讨论,使相关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关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案例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强调创新,突出实用性。

本书的编写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著作与经典案例,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技术和研究成果,在此我们向原作者以及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深切的敬意和谢意。

编 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