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概况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建和挂牌建设,1.0版本。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位于浦东新区的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其范围包括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
第二阶段,扩区和增加改革领域,2.0版本。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深改方案》),以开放与创新相融合,增加了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等改革领域。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至陆家嘴金融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金桥片区,总面积达120.72平方公里。同期,广东、天津、福建三省自贸试验区也正式挂牌成立。
第三阶段,建设“三区一堡”,3.0版本。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全改方案》),明确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时期的战略定位与功能为“三区一堡”,即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并提出自由贸易港区的概念。
根据《全改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时间节点是2020年。具体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健全投资管理体系、贸易监管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政府管理体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