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的几点探讨
谢宝玲1 朱 豫2
(1沈阳工业大学化工装备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3)(2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辽宁大连 116085)
【摘要】 通过介绍工程教育的概况,分析了工程教育的发展模式,根据新的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提出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如何实现工程教育,从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思想转变和学校的培养方案制定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完成从试点专业到全面实施工程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工程教育;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院校;培养方案
1 关于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源于实践而最终又要归于实践,这就是工程教育的实质。中国工程教育正面临制造业全球化和国际工程教育全球化的双重挑战。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正因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才得以步入全球化时代。而经济全球化程度越高,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这方面的发展必然要求工程技术人员的全球化[1],所以普及普通本科的工程教育是当前教育的趋势。
当前我们国家的工程教育包括基础继续教育,高等工程教育,工科大学教育,工科本科教育。工程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基础继续教育里包含了工程教育和工程的继续教育,比如说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继续教育是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工程认识。那么高等工程教育包含了高等职业教育和工科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高等职业教育。经常听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反馈信息时提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够专,不够精,还不如中专毕业生”。我们的专业老师深思,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课程设置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工程师培养出了问题,我们培养的是工程师吗?同时一些招聘企业也会对我们的学生工作者提出,我们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企业用不上,我们要的学生是能直接上岗的,能熟悉专业设备的,我们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出来的学生就应该能为我们企业所用。我们的学生工作者又自责了,是我们的专业设置问题,还是我们没有完成好学生的本科教育,这些问题令很多人纠结。有一位知名教授是这样回答的“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不是工程师的产房,不要对大学教育升格;大学是培养人的殿堂,不是职前培训机构,不要对大学降格。”是呀,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中职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企业入手快那。实际大学不是一个企业的岗位培养机构,我们培养的不是适合某个岗位的人才,我们大学和企业之间是有代沟的,大学的出口和企业的入口是不对接的。那么缺的是什么,缺的恰好是大学毕业生的工程能力,靠哪一段教育来完成呢?我们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缺乏对工程教育的认识,我们很多大学里都有继续教育学院,那么继续教育完成的是学历教育,而不是工程教育。我们岗位的技术人员需要提升,恰是需要大学、企业和社会共同来完成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
针对于目前教育体系的改革,教育部提出工程教育的发展取向,将工程教育作为一种学术性的学科。那么就需要我们对工科本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2],传统的本科课程体系是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本科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学生上完大一、大二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学的是啥,比如学高等数学,所有二本层次学时是一样的,数学老师没法区分开哪些知识适合于哪些专业的学生来学,学生不知道自己专业的数学都涉及什么,没有目的的去学,还延续了高中的应试教育,就为了期末考试不挂科而学。另外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过多的讲授对于真正的学习不是好事,尤其像工程这种需要观察、动手的领域。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促成了一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一种高度车厢化的课程安排抑制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基于这种考虑,工程教育应该脱离这种基于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采取能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更主动的教学模式。新的本科综合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新的本科综合课程体系
在新的本科综合课程体系中,自选性实验、设计、系统方法学和人文社科学需要贯穿整个本科教学阶段。新的课程体系体现在全面的课程讲授、严格的限定解的作业、周密安排的实验。新的本科综合课程体系恰好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工程科学的分析能力,处理复杂及不确定性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形成及解决能力,语言与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工程设计的能力,产品实现的能力,创业和决策的能力,应用智能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整合、教育和指导能力。这些能力恰好是ABET《工程标准2000》对工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3]。
3 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我们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工程教育
3.1 政府资金的资助
对于重点院校,国家有很大力度的资金资助,比如国内某重点大学的国家示范中心建设,近5年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对示范中心投入390万元,而该校累计投入到示范中心的资金已达到1.6547亿元。然而对于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国家的资金项目则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建立真正意义的教育公共政策,增加普通本科院校的投入力度,保护国家、企业、大学和学生的利益。
3.2 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多数国内企业仍未成熟,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缺乏远见和社会责任感,也没有法律或法规要求企业必须承担参与工程师培养的社会责任。企业要求在大学培养对口工程师,到企业后能很快的给企业带来利润。一直以来国企承担着对应届大学生的继续培养,企业实习实训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严格的企业管理和技术保密的需要,大大地降低了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即使接受学生去实习,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也很难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难以直观的了解生产的真实过程及生产装置、生产设备的内部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实际效果。学生的生产实习变成了形式,学校花费财力和人力把我们的学生带进车间,也是在安全线内看,甚至走马观花。学生很难看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企业要对口的工程师,学校何以培养出来。这就需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战略眼光,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成为常态,由此才造就了大批的合格工程师。
3.3 普通本科院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化”的趋势越来越凸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忽略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不利于现代工程人才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从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更加注重实践性环节,提高工程实践的比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校企联合开展工程教育,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化等方面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工程教育能力;建立健全的各类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是在培养方案上要有特色,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工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职业道德,体现在实践实验环节上,应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5]。我们学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试点专业,以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1)实验课:我们将实验课进行了整合,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少开验证性实验,多开创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实验,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分成层次教学。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性课程,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将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个明确的“项目”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等五个阶段,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查阅资料,组织实施,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展现。
(3)实习: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了让学生直接接触和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装备和生产工艺与技术,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利用辽化这个化纤基地,就地取材,将企业淘汰的设备,我们收集起来,组成学生的实践中心,我们的学生可以随时去看,拆装,画图纸等,另外尽力将实习基地建立在本专业领域内装备和生产工艺先进的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方面的作用。所以说普通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和本地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互存互利。企业实习的弊端是不能亲自动手去操作。这就需要学校建立一个与工程运行、生产、维护、训练、开发等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比更便于教学,既能提供一个真实的工程环境,又能灵活地配合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的教学;既是一个训练场所,又是一个产学研基地;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深入某个环节开展创新设计,还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工程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和企业均指定一名导师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在企业的设计和生产一线完成,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质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
4 结束语
工程教育是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应用型工程师是普通本科院校的目标,学习重点院校的成功经验,利用地区优势校企结合,完成专业认证和世界接轨。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工程师能被企业接纳,从工程的角度来制定我们的培养方案,完成从试点专业到全面实施工程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12.
[2] 2011年3月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TTY(Social Sciences)Mar.2011.
[3]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1卷期第1期:76-79.
[4]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to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The Oryx Press,1995.
[5] 张炳生,陈志刚,王正洪.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6(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