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朝海禁的恶果
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将明帝国朝贡贸易推向极致。郑和舰队在马来西亚满剌加(今马六甲)、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孟加拉国吉大港、印度古里(今科兹科德)、波斯湾忽鲁谟斯岛(今伊朗霍尔木兹岛)建立了一系列海外基地(史称“官厂”),(3)印度洋一度成了中国的内海。殊不知,这种官方垄断贸易摧毁了宋元海商在印度洋开辟的自由市场经济型贸易网,除了印度、波斯王宫珍藏的明帝“赐赉瓷”之外,印度洋沿岸港口几乎见不到永乐、宣德民窑瓷器。
郑和下西洋一结束,明朝在印度洋的诸多官厂和中国官方垄断的国际贸易网便顷刻瓦解。明朝海禁的恶果令人始料不及。宋元时代远销埃及、威尼斯的龙泉窑青瓷,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的龙泉窑瓷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城托普卡比宫所藏龙泉窑瓷器,年代皆在宋元至明初,(4)由于找不到销路,龙泉窑在明代中期被迫停产。深受伊斯兰世界喜爱的景德镇青花瓷亦外销无门,在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进入了漫长的黑暗时代,古陶瓷学家称之为“空白期”。(5)
20世纪90年代,在马来西亚海域发现了五条明代沉船,包括洪武三年图灵号、洪武十三年南洋号、建文元年龙泉号、天顺四年皇家南海号以及弘治十三年会安号。这五条民间商船运载的货物,大部分是暹罗素可泰仿龙泉及釉下黑彩瓷、(6)安南青花等东南亚陶器。中国瓷器罕见,只在图灵号和龙泉号沉船内发现为数不多的龙泉窑青瓷盘和盖罐,而在皇家南海号沉船内只有一件景德镇天顺民窑月梅纹青花碗。(7)据《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一书介绍,东非的基尔瓦和麻林迪(肯尼亚古海港)发现了明代早期青花瓷片,计有:锦地纹青花碗(内壁有璎珞纹)、八宝莲花纹青花碗、缠枝牡丹纹碗、缠枝牡丹福字碗,牡丹菊纹碗、松竹梅纹碗等等。(8)肯尼亚格迪博物馆亦展出了麻林迪出土的明青花(图3-1)。(9)
图3-1 肯尼亚麻林迪出土的景德镇弘治—正德窑青花瓷片
图3-2 香港竹篙湾出土景德镇弘治—正德窑青花瓷片
据我们研究,这些东非出土明青花并非明代早期之物。从该书图版看,锦地纹青花碗、如意头纹盘、缠枝牡丹纹盘、缠枝菊纹盘,皆为景德镇弘治民窑典型器;(10)而八宝莲花纹青花碗、缠枝牡丹纹青花碗、缠枝牡丹福字碗,牡丹菊纹青花碗、松竹梅纹青花碗、梵文青花碗,则为景德镇正德民窑典型器。(11)在香港竹篙湾外销瓷遗址发现许多类似的明青花瓷片,如竹篙湾出土弘治窑龟背锦纹青花碗和岁寒三友纹青花碗(图3-2:1和3)亦见于东非出土的明青花瓷片(图3-1);竹篙湾出土正德窑狮子滚绣球青花盘(图3-2:2)的边饰,与东非出土缠枝莲纹青花碗(图3-1上中)边饰相同。总之,东非出土的明青花瓷片的年代当在15—16世纪,也即弘治—正德时期。(12)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城),灭东罗马帝国,控制了经地中海通往东方的要冲,极大影响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成为西欧国家的强烈要求。15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摆脱了摩尔人的统治,首先开展了探索新航线和在海外进行殖民掠夺的活动。为了寻找《马可·波罗游记》提到的东方香料和黄金,哥伦布向西航行,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同时,葡萄牙人向东航行,1488年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一系列地理大发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1498年,在摩尔水手伊本·马基德的导航下,达·伽马从麻林迪横穿印度洋,首航印度西海岸古里(今科兹科德)。当达·伽马船队返回里斯本时,船上满载丝绸、瓷器、香料等东方物产,其价值相当于费用的60倍。
1501年,第二次远航印度的葡萄牙舰队将两位景教徒从古里带回里斯本。其中一位名叫若泽,曾前往罗马和威尼斯觐见教皇和执政官。1502年6月,若泽在威尼斯的讲演被整理成书,1507年以《若泽论印度航行》为题在威尼斯出版发行。据该书记载,“印度的百货在此(指古里)汇集。以前契丹人在此贸易时尤甚。契丹人是基督徒,像我们一样白,十分勇敢。80或90年前,他们在古里有一个特殊商站。古里王曾侮辱他们。一怒之下,他们集合了一只庞大的船队来古里,摧毁了它。从那时至今,他们从未来此贸易,但是他们到了一个属于那罗辛哈王、名叫马六甲的城市。该城沿印度河东行1 090海里可至。这些人名叫马六甲人。他们运输来各种丝绸、铜、铅、锡、瓷器及麝香,换取完全加工过的珊瑚及香料。” (13) 1405年顷,郑和舰队在马六甲和古里先后设立过明帝国两个官厂,那么葡萄牙东来之前80或90年远航马六甲、古里的中国船队,正是郑和率领的明帝国舰队。
就目前所知,东非出土的明青花,年代皆在1498年达·伽马首航古里之后,想必是葡萄牙人从事东方贸易的遗物。换言之,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线后不久,一个新兴的景德镇瓷器消费市场于15—16世纪在欧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