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中国香港特区
世界上完全由私人经营管理的港口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香港。香港的港口设施完全由私人投资建设、私人运营管理,完全遵循自由港政策。图3-1和图3-2总结了2003年6月前后香港的海事和物流管理体系的变化。由图可见,香港的港口及航运政策的整体规划制定都是由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秘书处负责。2003年6月前,香港港口及航运局对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秘书处负责,为其提供港口及航运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2003年6月后,为了加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港口及航运局裁撤重组,成立了新的港口发展委员会和航运委员会,由这两个部门直接对经济发展及劳工局秘书处负责,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建议,提高了行政效率。香港港口及航运局,以及现在的港口发展委员会和航运委员会,主要为港口的运营者和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

图3-1 中国香港的海事和物流管理系统(2003年6月前)

图3-2 中国香港的海事和物流管理系统(2003年6月后)
图3-3反映了中国香港的港口治理体系,可以看到香港的港口管理系统分为3个层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运部港口管理局、航运委员会和港口发展委员会(2003年6月之前为香港港口及航运局)和各码头运营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拥有最高的行政管理权,海运部在特区政府的领导下,行使港口行政管理的权力,处理所有的航运事务,管辖周围的海域。航运委员会和港口发展委员会参与港口的发展规划,对港口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建议权。

图3-3 中国香港的港口治理体系
中国香港港口治理模式的特点是,特别行政区政府拥有海岸的所有权,港口设施完全由私人投资管理。香港的港口治理模式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治理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基础设施并进行管理的港务局,绝大部分的港口设施都是由私人拥有和运营,政府很少涉及。政府的职责仅仅是制定港口建设的长期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支持性的基础设施,如修建道路和清理航道淤泥。在香港由海运部负责所有的海运事务,维护水域内船舶、货物和乘客的安全,保障水域内船舶遵守相关法规、管理船舶的注册事务等。海运部还可提供船舶交通、引航、危险货物检查及海上搜寻和救援等相关服务。随着香港港口投资管理私营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港口内部各码头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加剧,这可能会造成港口的各码头在硬件设施或是软件环境上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局面,从而影响港口的总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