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 风
概 说
防风首载于《本经》,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以条粗壮、断面皮部色浅棕、木部浅黄者为佳。一般生用。因“其功疗风最要”(《本草纲目》),能防御外风而得名。
性能特点
防风味辛、甘,具微温之性,归膀胱、肝、脾经。
味辛能散风外出,具有祛风解表之功。善驱风者,大多燥性明显,而本品因兼具甘味而有甘润之性,有祛风之功而无伤阴之弊,故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因能止痉,故归肝经;能胜湿,故归脾经。其归膀胱经,似乎与现有的功效没有直接关系。
功效应用
1.祛风解表:防风,功如其名。《本经》曰“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日华子本草》曰“治三十六般风”。本品辛温发散,多用于外感风寒感冒等表证。又因本品具有微温之性,其性缓和而不峻,只要配伍得当,也可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用治风寒感冒,常与荆芥、羌活等发散风寒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这是治疗风寒感冒最常用方剂之一,临床上有成药可用,是治疗风寒感冒为数不多的成药之一。若用治风热感冒,必须配伍薄荷、金银花、连翘等发散风热药。若治疗风寒感冒夹湿之头痛如裹、身体困重等,则配伍羌活、藁本等,如羌活胜湿汤。
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痒”,可见瘙痒性疾病多与风邪相关,因防风能够祛风,故能止痒,常与荆芥、蝉蜕等同用,如消风散。《圣济总录》载防风丸,“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2.胜湿止痛:防风虽然甘润,但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如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李东垣评价本品“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痹证的常用方剂,该方即含祛风止痛的防风。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这为本品治疗风湿性疾患提供了药理依据。笔者认为,若把防风归为祛风湿药,也是可行的。
3.止痉:防风能够止痉,可用于治疗破伤风之抽搐,《外科正宗》载玉真散,由天麻、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白芷、羌活等组成,主治破伤风之角弓反张、痉挛抽搐等。由于破伤风疫苗的广泛应用与卫生条件的提高,破伤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是,破伤风一旦发作,病情往往较重,所以中医介入的机会不多,中医药在治疗破伤风方面已经失去了优势。
用法用量
煎服,5~30g。一般而言,治疗风寒感冒时,剂量不宜大,多在5~15g之间。若用于风湿痹痛,则需大剂量应用,20~30g,甚至达60g,方能达到镇痛作用。
使用注意
防风主要用于外风,凡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1985年8月,曾遇一头痛患者,头痛隐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面色无华,心悸怔忡,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某医予辛散之剂,其中防风用至15g,连服6剂,头痛益剧。此证为血虚不能养肝,而致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上扰。辛散之剂,在所必禁。李东垣指出,风药能燥血,愈治愈厉害。应以养血为法,后予四物汤去川芎,加生石决明、牡蛎、女贞子、钩藤而收效。[朱鸿铭.略谈临证用药之偏.山东中医杂志,1987,(4):4]
临床经验
柴某,男,68岁。口角左歪斜半年。半年前突发左口角歪斜,在某医院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诊为“面神经炎”。经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验。诊见口角左歪斜,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眼睑下垂,迎风流泪,左齿腮夹食物,语言不利,咀嚼不便,左侧舌前无味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塞面络。治以补气活血通络,祛风除痰。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服药9剂无效。遂改用补阳还五汤加防风60g,蜈蚣(研冲)2条。6剂后病情减轻,连进15剂病愈。随访无复发。
面神经炎,中医称为“吊线风”。其多因体虚外邪侵袭面部经络而发病。方中防风辛甘温,为“风中润剂”,善祛头面风邪,且祛风不伤正;同时配蜈蚣性善走窜,息风解痉,搜风刮络,二药协同,以增强疗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病毒感染面神经,引起组织水肿;或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而发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防风有抗病毒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以及兴奋面部神经与兴奋汗腺等作用,故用之有效。[杜保荣.防风配蜈蚣治疗面神经炎.中医杂志,2003,44(6):410]
重用防风治疗耳鸣,系刘强副主任医师的经验。笔者随师应诊,每用多获佳效。耳鸣之作,多责之于肝肾,因肝经循行于耳,肾开窍于耳,故治耳病多以清肝泻火,或滋阴补肾。耳鸣虽为肝肾之病,但因脾虚而浊阴上逆蒙蔽清窍而致者亦属多见。刘师认为其治用防风乃为理想之品,因防风味甘,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泄湿,达乙木而息风。李东垣谓其“土中泻木”;陈修园谓其“察春和之气入肝治风,尤妙在甘以入脾,以和木气”;王好古谓其“搜肝气”。可见防风之功在于祛风胜湿,升清降浊,搜肝达木而健脾。故防风实为治疗浊阴上逆、蒙蔽耳窍所致耳病之妙品。刘师临证多重用防风(30~40g)治耳鸣,其效甚捷。[魏莉.防风重剂治耳鸣.中医杂志,2003,44(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