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内部变更控制
某公司外购件变更流程见案例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例5-3 某公司外购件变更流程
某公司外购件变更流程如图5-2所示。

图5-2 某公司外购件变更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了控制好来自于供应商端的物料变更,还要控制好企业内部对物料的变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定制件的设计更改上。
一般较为规范的企业,设计变更(包括定制件的设计变更,一般会体现为图样升版)有一套完整的更改流程,包括了设计更改验证和物料管理部门对库存的评估等,并且融合了定制件更改后的物料认证工作。
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所谓的“定制标准件”,即本质上是标准件,是由供应商设计生产并面向通用市场的,但采购方在物料的某些局部提出了特殊要求。这些要求会以规格书的形式承载下来。但因为供应商提供的规格书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内部的图样资料,因此,当设计人员对这些定制要求有更改时,如果没有规范的流程约束,很容易出现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例5-4 设计部门私自变更流量计设计造成报废损失
某企业新款麻醉机中使用的一款转子流量计,由长三角地区某流量计专业厂家生产。该流量计在供应厂家的标准产品上有定制要求,这也是此类物料的一个特点。
后来因整机设计更改,需要停用该款流量计。设计部门用“领出该款流量计的所有库存物料,口头通知计划部门停止下单”的方式试图阻止该物料的继续采购。研发则根据试产规划加紧该物料的变更设计、测试。
但一段时间后,该物料来料20PCS,仍然是研发已决定不再使用的原设计物料,经调查供应商处还有170多PCS的原设计物料库存(在途订单)。这些物料都无法在产品上继续使用。
经调查:麻醉机研发人员对该物料进行技术变更,直接通知供应商进行更改,未走正常的物料认证流程,且未以正式文件通知计划、供应链等部门停止相关动作,导致系统按正常流程下单操作,造成来料还是以前的老版本,无法使用,影响生产且造成9万元的报废损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司内部对标准件更改的控制要点是:
1)更改需求一定要经过物料质量管理人员,通过正规渠道通知供应商。要向内部和外部宣传强调不能允许私下传递更改需求。
2)待供应商更改完成后,再按物料更改通知的方式进行更改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