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物料变更处理流程
在保证供应商的产品变更通知能够及时送到企业之后,就需要保证企业内部对变更的处理做到及时有效,重点是建立物料更改的验证处理流程并监控和推动流程顺畅运行。
5.2.1 产品变更处理流程的构建要点
产品变更处理流程一般是:
1)收到PCN,对公司相关部门发布通知或公告,必须包含以下信息:
① 物料编码、物料型号、生产商;
② PCN原件;
③ 物料父项清单;
④ PCN重要程度简要分析;
⑤ 处理说明或要求。
2)在板测试验证。对PCN进行风险分析时,对物料性能影响较大的PCN,需要进行在板验证。物料认证部门在收集到足够的样品后,启动物料替代操作流程,进行在板测试验证。
3)进展监控。在接到PCN并确认后,物料质量管理人员需进行全程监控,及时通报进展情况,遇到异常情况,如最后接单日期紧迫,则需要协调相关产品线加快处理。
4)拒绝接受PCN。下列情况下可以书面拒绝接受PCN,或投诉供应商:
① 不符合公司与供应商达成的PCN要求,或严重不符合国际惯例;
② 时间太紧,不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验证;
③ 物料重要,涉及公司产品多;
④ PCN不能给公司带来品质、可靠性、成本、货期等方面的任何利益;
⑤ 重大PCN,但生产商未提供更改后的物料质量报告,或鉴定项目不足。
5)向供应商明确处理结论:接受、拒绝接受、有条件接受。
5.2.2 物料变更验证时的注意事项
1.保证不漏掉产品的方法
物料变更验证,要验证所有用到该物料的使用场合(或产品)。当产品种类很多时,很容易出现漏掉某个产品的情况,这样造成的隐患是在物料上线用到产品上时才发现不匹配,导致交付或质量受影响。
避免这种失误不能仅依靠工程师的细心,最好采用IT的手段,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做法是在ERP或者物料信息系统中增加“根据物料查询其所有用到的产品”的功能。
2.涉及产品太多,每个都实装测试周期太长的解决方法
这也是困扰物料更改验证的问题之一。当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某些物料特别是通用性强的物料,涉及产品非常多,因此逐个实装验证的工作量变得非常大以致不可接受,甚至出现“上一个更改还没有验证完,物料已经又有新的变更”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验证质量和验证工作量之间达成平衡,也就是如何用尽量少的验证工作量保证验证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涉及的产品进行仔细分析,有些虽然属于不同产品,但组件(如PCBA)是相同的,或者局部电路是相同的,这种情况就只需要验证一次。因为此项工作只有产品设计者才能够胜任,所以需要采购、质量和研发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做好。
3.涉及安规元器件时的处理方法
安规元器件是指涉及产品安全的元器件,某些产品认证(如CE、FDA、UL等)对安规元器件有更严的管理要求,需要报备,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更改,需要提交相关的验证资料,重新报备。这意味着更多的验证工作、文档工作和更长的更改周期、更大的花费。
4.工艺升级与新报价
如果供应商为降低成本而进行工艺升级,企业则需要先同供应商谈价格,新工艺的成本优势要在给企业的报价中体现,否则企业没有必要总是随供应商没完没了地升级。注意,工艺升级带来的风险很大,而处理PCN、在板测试验证的成本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