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海尔:可复制的组织进化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书研究原则和结构

对于海尔这样一个在聚光灯之下的企业,要写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很容易,但要用案例研究(Case Study)的严谨方法来洞悉其组织逻辑,却需要大量的投入。

2014年之前,我更多是从二手资料上了解海尔,基于案例研究的严谨,自然也没有资格下笔判断。但从2014年开始,我开始频繁进入海尔获取一手资料。不仅与张瑞敏先生和高管们进行交谈,也与海尔国内外的员工们进行交谈;不仅听取受访者口述的信息,更会索取数据和原始资料;不仅与海尔人进行交流,更与国内外研究海尔的学者们进行交流……在对相关信息进行了“交叉验证”之后,我认为自己初步有资格谈谈海尔了。

本书的研究有两个原则:

第一是采用了企业史研究的方式。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铺陈,首先如实记录了每个阶段大量的事件、信息、数据,再对这些素材进行分析,推导结论。这避免了“结论先行再去找正面证据(而回避反面证据)”的不严谨。

第二是采用了在确定分析框架内装入样本的信息。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发现市面上大量研究企业的著作喜欢使用“企业自己的逻辑”来佐证“企业自己标准里的成功”。这可能让写作更加轻松,但无法提炼一种可以供外界用统一标尺评价的“模式”。最后,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产出的成果却是一个个的“样本孤岛”。虽然企业乐于多了一本纪实文学性质的外宣材料我曾经数次接到企业的类似邀请,其目的简单,就是要出一本“外宣材料”,不过是利用学者的名气和身份来背书一下。,但这对于学术和实践的进步并没有任何推动。这显然是我不愿看到的。

本书从组织结构的视角(第一个视角)建立叙事的“主线索”,而另外两个视角则作为“副线索”。一般来说,每个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企业商业模式和战略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最后会通过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来得到落地执行。之所以要选择组织结构作为“主线索”,是因为在我的初步观察中,海尔的调整总是组织结构先行,有点像吹响了“变革的号角”。实际上,海尔的组织结构调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完全不同于大多数相对保守的企业。

本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讲述了1984—1998年的海尔,按照海尔的划分,包括1984—1991年的“名牌战略阶段”和1992—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阶段”。从组织模式的角度,这段时间被我归纳为“科层制时代”。在这个阶段,海尔依靠张瑞敏的领导力,在传统科层制组织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新,从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逐渐成为多元化国内巨头。

第二章讲述了1999—2005年的海尔,此时是海尔的“国际化战略阶段”。从组织模式的角度,这段时间被我归纳为“市场链时代”。在这个阶段,海尔开始尝试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这让它走向国际化的步伐更加扎实。尽管这种尝试在事后看来稍显稚嫩,但体现了海尔在组织模式上创新的果敢,也为后来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第三章讲述了2005—2012年的海尔,此时是海尔的“全球化战略阶段”。从组织模式的角度,这段时间被我归纳为“自主经营体时代”。在这个阶段,海尔正式提出了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的系统方法——人单合一,这让它真正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严格意义上说,这应该是“人单合一1.0时代”。自此,海尔开始“离经叛道”,在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上进行了“让大多数人看不懂的变革”,走上了孤独的变革之路。

第四章讲述了2013年至今的海尔,此时是海尔的“网络化战略阶段”。从组织模式的角度,这段时间被我归纳为“小微生态圈时代”。在这个阶段,海尔开始用平台化、网络化、生态化的组织模式来迎接互联网的挑战,人单合一也进入了2.0时代。此时的海尔,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错和迭代后,算是彻底打破了科层制,把组织转型方向看透了、走通了。

第五章详细分解了当前海尔人单合一2.0模式的几个核心工具——宙斯模型、二维点阵、顾客价值表、共赢增值表。这些工具由张瑞敏亲自设计,几经迭代,日臻成熟,是当前运行人单合一2.0模式的基础。

第六章至第七章分别讲述了两个最典型的小微——雷神和家哇云。我们开始用小微案例来转换一个视角——如果海尔转型为平台,那么平台上的创客是如何利用这种新的组织模式走向自我成功的?他们为何有如此大的动力(意愿)和底气(资源支持)?这种组织模式会沉淀下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样本,是因为它们的典型性:雷神是从海尔的电器主业上长出来的一个小微,长成于小微生态圈的初期,当时的制度环境尚在迭代,可以说是海尔走通人单合一2.0模式的里程碑这在我和张瑞敏的交流中也得到了他的确认。;家哇云是借助海尔的资源孵化出来的“新物种”,严格意义上说,与海尔的主业关系不大,而其成长过程已经可以享受海尔相对成熟的制度环境。相信这种对比更能够说明海尔时下组织模式的魅力。

编外部分是我对组织模式的研究,里面既包括对于组织模式进化史(演进规律)的研究,也包括对组织模式领域若干新概念的梳理和澄清,还包括组织转型领域若干误区的辨析。读完这个部分,再回过头去看海尔的组织变革,也许就会发现,当下很多所谓的“组织模式新概念”可能都是泡沫。相较之下,海尔组织变革的案例,显得更加珍贵。

我是一个长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跨界的人,见过太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一般的企业往往认为自己的模式独一无二,但在广泛观察不同样本的学者眼里,这不过是一种坐井观天的“自我陶醉”。企业的模式是不是独特,不应该由企业自己来判断,而应该由我们这类人来判断。至少,在我的视野里,海尔的的确确打造了一种独特的组织模式。

走向这样的组织模式的确是一种冒险,以至于若干声名显赫的学者和企业家曾经提出过疑问。2009年,IBM掌门人郭士纳告诉张瑞敏,他曾经想在IBM这样做,但最终没有做。2010年,战略大师加里·哈默在与张瑞敏的对话中的一段话也许更能代表大家的观望:“每个雇员都是自己的CEO,每个人都有自由去做他选择的事情,也就是为客户服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润和目标。张瑞敏描述他的愿景,我必须说他的想法比较大胆,大胆到近乎疯狂!”

结果是,海尔用自己的苦行僧一般的实践,造出了一个自己的“青春之泉”。但曾经,即使那些对海尔相对友好的人,也只能说“海尔的模式应该属于未来”,言下之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现在,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