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学派遗书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问仁》

曰尧舜之师天下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而已矣。予之立身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事而已矣。又曰析仁而言,曰仁义礼知。格仁义礼知而言,曰仁。仁者,人之仁也。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人,而仁远矣夫。

程子曰义训宜;礼训别;知训知。仁当何训?说者谓训觉、训人,皆非也。当合孔孟言仁处大概研穷之二三岁,得之未晚也。

曰知仁始于知孝。知孝则知天。苟知夫天也,而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与夫得丧之几,未有不先觉者也。


(本两段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39~441页)

解读:周太谷认为读书为实现孝道的根本途径之一。另一途径是行仁。周太谷重仁,由仁而演绎出仁义礼知,他认为仁与孝是紧密联系的,且知仁、孝,是知天的必须,而知孝是知仁的起点。


问善言。曰其言也,讱而后言,曰善。德于心而后言,亦曰善。

又问。曰一言以为善者,允执其中也。舜受而拜者,此言也。禹受而拜者,亦此言也。易曰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于舜禹乎?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44页)

解读:此文论善言者,为合乎大道之言。


问仁者先难而后获。

曰先难,难于知止。知乎止而后知定;知夫定而复知静;知夫静而复知安,知夫安不亦难乎?一安而虑,一虑而得,不亦后获乎?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45页)

解读:此文论求仁者先难后获之理,多有附会。


或问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孰是?

太谷曰性善,非善恶之善也,盖言良知良能也。夫心欲言而口言;夫心欲履而足履。孟子曰四体不言而喻,盖谓此也。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49页)

解读:周太谷此论附会性善之意,虽自我发挥,但亦可见宋明理学之迹。


或问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何谓也?

○曰博也者,一以贯诸众理也。约也者,众理复于一者也。

程子曰圣人教人,只此二事而已。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54页)

解读:此文释博、约以新意,较诸孔子原义,有所超越。


或问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何谓也?

○曰父母赋我曰性,天之赋我曰命,小人由性而不知命,君子知命而不由性,君子也。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59页)

解读:周太谷强调命非任何人可知的,而都有性(外用之性)的人并不是都能回到本体性的。这段话的性当是作外用之性讲。只有“知命”的君子才“不由性”,而“不知命”的小人则“由性”,故不知命,更遑论得命!


○曰过,人知之,知之而能自耻。耻能不二,可与言耻矣。过,人未见而能自知,知能内讼。讼能不二,可与言学矣。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61页)

解读:此论自省。


问为君

曰唯君克圣,臣敢谀焉?问为臣。曰唯臣自洁,君能弃焉?

曰唯君克圣,臣无谀,臣亦敢谀。问为臣。曰唯臣自洁,君不弃,君不妨弃。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70~471页)

解读:此文谈为君为臣之奥。


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知耻也。圣人所以异于人者,知君知父而复知民也。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74页)

解读:此论圣人之异于常人处。


问耻

曰君臣性远而父子性近,能尽臣道于远而未能尽子道于近,耻也。能尽子道于近而未能尽臣道于远,亦耻也。

曰易君而君,臣之耻也。易夫而夫,妾妇之耻也。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75~476页)

解读:此论事君之臣节。


或问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谓也?

曰知之为知之,若禹知治水而为治水,仁也。不知为不知,若稷不知治水而为稼穑,亦仁也。不知为知之,若鲧不知治水而强其功,不仁也。知之为不知,若长沮桀溺知稼穑而不教民稼穑,亦不仁也。

故孔子知尧舜文武之道,奔走多国而不能行其道。及其衰也,作春秋,定礼乐,垂教百世,仁之至也。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78页)

解读:此言有学能者要积极贡献其力,无学能者则不该勉强,这就是仁的表现。


曰人之不学也,我亦知之矣。智者疑于智,而愚者愚于愚;富者昏于富,而贫者急于贫者也。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86页)

解读:周太谷对当时社会中“不学”者作了分析,认为这些“智、愚、富、贫”者的“不学”,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导致。这一总结放在今天,也颇有启发意义。


曰才愈德,近乎狂;德愈才,近乎简;才弗愈德,近乎中行。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87页)

解读:周太谷分析了才能与德行的辨证关系,言简意赅。


问修己以安百姓。有诸?

曰尧修己不足以安三苗。舜修己不足以安象。周公修己不足以安管叔、蔡叔,况百姓乎?能近取譬,百姓与人可安也已。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92页)

解读:此文谈统治者只有推己及人,方能安百姓。然立身只是处世的必然前提,非充分条件。对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说,周太谷表示怀疑。太谷学派一贯以为处世修为还需要在察人与行事上进行磨练,方能有成。


或问子以四教。何谓也?

曰忠信难为乎?无欲则易矣。文行易为乎?厌学则难矣。


(本文摘录于《周氏遗书》卷八,《遗书》一辑一,第493页)

解读:即《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此文谈如何实现四教,即无欲、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