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目标与原则
一、体能训练的目标
1.提高比赛成绩
科学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更合理的运动负荷方式,使与运动相关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的生理结构或机能发生适应性改变,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比赛成绩。
2.提高训练效果
由于每个运动员运动生涯是有限的,同时又受到赛制的时间制约,现代科学体能训练要求针对运动员的现状和所从事项目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训练计划并予以实施,从而达到以较小的付出获得更大训练效果的目的。
二、体能训练的原则
体能训练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体能测量和评估
为了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首先应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运动员的体能测量和评估。如,在长跑项目中,耐力是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决定耐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最大有氧供能能力、动作经济合理性、乳酸分解能力和耐乳酸能力。而在足球项目中,反复进行冲刺的能力是足球运动员重要的体能要素之一,而反复进行冲刺的能力主要决定于快速反应能力、爆发力、乳酸分解能力和耐乳酸能力。因此,只有对运动员的这些能力进行准确的测试,并科学地评价该运动员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制定加强基础体能建设训练计划
在对运动项目的体能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后,就要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虽然因每个运动员的个体状况而有很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情况下,首先要解决妨碍运动员长期发展的薄弱环节,即现代训练中强调的运动链薄弱环节的训练。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总是面临对更高、更快、更远的记录的挑战,在这一挑战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体能极限进行冲击,而此时妨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伤病,因此,预防伤病应作为教练员首先完成的重要课题。伤病往往是由于运动员的局部力量不足或者力量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其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腰部等,对这些部位进行合理的训练,是防止伤病、保障训练顺利进行的前提。
3.进行高质量的提高主要体能要素的实用训练
竞技体能经常以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快速反应能力、耐力等要素来体现,而且这些要素对于每个运动员都是重要的,只是依赖度会因竞技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决定要提高运动员某一方面的能力后,就要制定针对这一能力的训练方法。运动器官生理结构的改善,需要有适宜的刺激和重复次数。这种适宜的刺激和重复次数,在训练学中通常以训练强度、训练量和训练频度来体现。其中训练刺激,即我们常说的训练质量要比训练数量更重要。这是因为,一切训练刺激均是为了打破目前运动员已形成的生理平衡,而打破生理平衡需要的训练刺激一定要在运动员可承受范围内超过一定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训练量再大平衡也不会打破,而超出运动员的承受范围则可能形成伤病和损伤。另外,训练频度应以恢复程度作为下一次训练开始的依据,因为,运动员只有在完全恢复的前提下,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训练,而高质量的训练又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前提条件。
4.设计合理的阶段性训练计划
大部分运动项目中竞技能力的表现都是多种运动要素的综合表现,如何根据训练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结构的恢复速度合理地制定阶段性训练计划,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制定复合型训练计划时,只有根据不同训练对能量物质、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心肺机能、神经递质的消耗程度及所需恢复时间,才能制定合理的周期训练计划。
以上述四点为体能训练的核心内容,根据大量的科学论证和实践经验,对体能测量与评估、基础体能建设、主要体能要素的实用训练方法、体能训练周期计划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涵盖了当前科学体能训练的主流方法,适合于不同读者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选用。
学习实践
小组学习
1.在小组学习中交流与体能训练相关的知识。
2.每个小组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体能与体适能的关系;基础体能与竞技体能的关系;衡量基础体能和竞技体能的指标;基础体能与竞技体能的训练目标等。
总结复习
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见复习图1-1。
复习图1-1
推荐阅读
阅读材料
运动训练是对人体极限能力的开发,要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必须将影响运动成绩发挥的各种机体适应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并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而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能力决定于其生理结构,运动员若要获得良好的运动能力,就应塑造其相应的生理结构。也就是说,凡是为提高竞技体能各方面要素的训练,均是围绕形成适宜的生理结构而展开。而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制约,因此体能训练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很多体能训练学著作中经常谈到以下训练原则,即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重复性原则、个别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等。不可否认,这些原则都是正确的,而且遵循这些原则进行练习就会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但要遵守这些原则,教练员首先要了解所从事项目对各项素质的要求和当前运动员所具备的各项素质水平,只有教练员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制定提高和改善这些素质的针对性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