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时期吞武里城华人庙宇探讨——以四枋厂大老爷宫为例
摘要 四枋厂大老爷宫或玄天上帝庙在曼谷王朝建立以前就存在于今挽仑曼路一带,在当时吞武里都城城墙外。拉玛一世建都曼谷时,“逐地建宫”,挽仑曼一带在都城城墙之外,因此未受影响。拉玛一世建都后,1785年扩建都城,挖掘新护城河新开港,大老爷宫于是被圈入新都城范围内。
关键词 华人庙宇 郑王都城 大老爷宫
一 引言
华人移民海外,往往由于家乡生活困苦,尤其是在饥荒或兵荒的年代移民骤多。人数众多的当然是破产农民,他们漂洋过海谋生,在海外彷徨无依,借助神灵以为精神寄托,诚属必然。因此,华人到了海外,在社区经济许可的条件下,往往就要建设神庙。
华人流寓入泰,宋元时期以江浙人为主,那时人数不多,没有华人神庙之类的记载;明末清初,以福建人为主;潮人入泰始于康熙末年大米贸易时期,在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增加,高潮是拉玛五世时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泰文有关泰国华人神庙的最早记载是乾隆年间泰亡于缅时,被掳逊王《坤銮哈瓦供词》一书,其中记载了大城都晚期市容:
“在环城河中,有舟上集市,是为水上市场。其大者有四:越拍南呈寺(注:三宝佛公寺)前挽格乍水市,回民教堂尾北空库占水市,北空迈朗水市,本头公庙以南北空越登水市,为水市之大者。”
可见,1767年以前,大城都已有华人庙宇本头公庙,只是如今早已灰飞烟灭了。
那么,郑王时期吞武里城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二 曼谷市有关华人庙宇的记载
2012年,曼谷市城市规划办公室做了一份2011年华人庙宇调查报告,其第一章缘起部分写道:
“世界各国,为发展经济,皆友好往来。同区域的国家都有着长久的往来,如泰国和中国自素可泰朝以来,华人陆续移民前来贸易谋生,促进泰国的经济兴旺直至迄今。随之而来的是华人的宗教、文化、文明和风俗。因而在泰国华人聚居的社区,兴建了大量的庙宇,祈求神衹保佑……这里是各属华人联谊聚会的地方,是教授华文的学校,是医院,是慈善基金会,是社会救济、扶贫救灾的地方。”
由此可见,庙宇是重要场所,对维系华人、华裔泰人以至部分泰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只是,至今尚未对其历史来源、庙宇数目、所在地点进行研究,这些庙宇,有的已经颓废破旧,有的缺乏管理,没有按照正确方式进行维护,应给予关心、研究、正确地保护,以保存这些优美的艺术建筑。
在有关泰国神庙史部分,报告写道:
“阿育他耶时期,有证据在水上市场区越登港口哒叻兴建了本头公庙,是潮州人庙宇;在普通且不大的哒叻班津尾,也有华人神庙。在阿育他耶的商业区,应该还有类似的庙宇,只是如今已没有什么证据了。”
“吞武里时期,随郑王征战的华人在空挽銮一带定居而兴建神庙,是为祖师公庙和关公庙。曼谷朝拉玛三世时期,此二庙因颓废而合并重建为今日的建安宫。曼谷时期,大约在公元1786年,福建人在挽赛该港边(今曼谷耐火车站一带)兴建暨南庙,泰人称之为‘讪笃定’,今日所见为公元1954年所重建。拉玛五世时期,华人大量移民,这个时期在华人聚居的社区神庙数量急速增加,如三聘、瓦拉乍、耀华叻、石龙军路、哒叻仔、哒叻蒲等。潮州人寺庙最多,其次是福建人、客家人、海南人和广府人。”
根据以上报告,正式登记的曼谷华人庙宇共77处,其中6处已废,实存71处,分布在湄南河东岸城区38处、西岸城区26处,其余在城郊。东岸城区38处,其中京畿区3处、炮台区6处、三攀塔翁区22处、挽叻4处,度实2处、挽赐1处。西岸城区26处,其中挽拍2处、曼谷耐8处、曼谷艾2处、空讪5处、吞武里区9处。
三攀塔翁区就是如今的唐人街三聘、耀华叻一带,是曼谷王朝第一世皇划给华人居住的区域。由于华人居住密集,各种神庙也就纷纷建立,其数目之多,其密集的程度,都极其罕见。
曼谷的华人寺庙,绝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而相隔一段时间,庙宇又进行翻修,古老文物往往因破损而被抛弃,因此要弄清楚庙宇的年代颇为困难。本文想要探讨的是,现存的华人庙宇中,是否有吞武里王朝时期的庙宇。
三 吞武里王朝时期的都城
为此,我们要先弄清楚吞武里时期的都城范围。
按照泰国的传统,京畿范围内不设民居聚落,民居聚落应在京畿范围以外。京畿范围内的佛寺,不办理丧事。因此,华人的庙宇应该设置在都城之外,或是护城河边。
就泰国史书而言,对郑王时期吞武里城的细节,知之甚少。好在若干年前,一位电视台主持人到缅甸去采访,从那里拍摄到一张地图,是当年缅甸间谍潜入吞武里城画的地图(见图1)。
图1 缅甸间谍所绘吞武里城地图
资料来源:素霖·穆希《缅甸地图中的吞武里都》。
地图表明,吞武里城包括今湄南河两岸的吞武里和曼谷。西岸是皇城,从湄南河畔挽谷耐(Klong Bangkok Noi)港口到空挽銮(Klong Bangkok Yai,即Klong Bang Luang)港口是吞武里城西城的范围,有城墙围绕。
从地图看,与炮台相邻的四方城是皇城,按《曼谷王朝第一世皇纪年》所述,是沿原有城墙而建,把越争寺(今黎明寺)和越台哒叻寺(Wat Tai Talad)划入皇城范围。按照《曼谷王朝第一世皇纪年》所述,皇城城墙在黎明寺边。
湄南河东面城内,缅人间谍注明是“曼谷城主子的宫”,指的是郑王子宫邸。城内有一栋房子,注明是“华人头人住所”,指的应是华人领袖披耶拉差色提的住所。当时华人多在河东沿岸居住,人口稠密,图中沿河排列的水上屋宇就是华人聚落所在。
湄南河东的护城河北起今国家剧院旁边的空廊磨港,南面河口在今拉栖尼学校边的北空哒叻,是1772年挖掘的。这条护城河民间称之为空律港。
拉玛一世登基后,改在河东建都,在湄南河东征地建皇宫,华人奉命迁往越三饭寺(Wat Sam Pleom)至越三聘寺之间居住,这就是今日的唐人街。
拉玛一世在河东建皇城时,重新挖掘护城河,即今空瓮昂港和空邦榄蒲港,并拆去沿旧护城河修建的城墙,改在新护城河边修建城墙。吞武里成为京都的一部分(见图2)。
图2 曼谷王朝初期王城地图
中央的Menam River是湄南河。东面长方形的范围,是郑王时期的东吞武里城。外层的河道是曼谷王朝初期修建的护城河。由此图可见,曼谷王朝初期,吞武里的重要性已降低了。
资料来源:《泰文与术语文化月刊》1990年7月号,第67页。
我们知道,大城王朝建立前后,湄南河河道蜿蜒曲折,通行不便,常常引起洪灾。1534—1537年间,大城王朝猜耶拉差王挖掘了今日郑王庙前的运河,这条运河起自曼谷耐河口至曼谷艾河口。自此以后,这条运河便成了湄南河的主河道。由于河水大都流向这条运河,自曼谷耐至曼谷艾之间旧河道的水流量减少了,速度放慢了,淤泥沉积十分快速,旧河道于是迅速淤塞。
如今,如果仔细观察湄南河及其周围的话,就可以发现:湄南河旧河道,特别是曼谷艾河炮台一侧的旧河岸,地势较高,沿岸有许多大城时期古老佛寺,从越争寺(郑王庙)起,直到越讪格哉寺,寺庙连绵。而其对面谷滴津一带,地势较低,是旧河道,后来才逐渐淤塞成为平地。因此,如今这一带河岸一侧没有古老寺庙。
“大城王朝时期,已有谷滴津(华人庙)聚落,其地靠近检查贸易船只出入的关卡。因此,载货的帆船在此停泊待查,再上大城。其停泊地点自谷滴津村至空讪,乃至下挽揽蒲(今三黎)一带。因此,自谷滴津聚落至空讪聚落都是中国商人聚居之地……华人庙原有华僧住锡,位于弥陀寺东面,名建安宫,村民称之为讪昭谷滴津(华人庙)。”
如上所述,“皇城城墙在黎明寺边”。也就是说,在吞武里时期,都城内没有华人寺庙,谷滴津也好,建安宫也好,都在都城外。
四 大老爷宫的建庙年代
上面提到,现存华人庙宇大都依靠现存的最早文物的纪年来确定其年代,往往很不准确。就拿哒叻仔的汉王庙为例。
汉王庙里有一块碑,刻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碑文是:
“盖以圣德宏敷,万姓庆安全之福,神恩永赖千秋隆报赛之文。如我客商,崇祀有汉王公康大保尊神,溯其香火来暹,历百余年矣。凡航海经营者,靡不共沐恩庥也。但庙门首左畔有茅屋地基一所,原业暹官丕耶三挖枇晚之旧址。每值三载,圣驾出巡之期,众人云集,苦无余地。屡欲求就,兹戊午冬董事等协力商议,共襄美举。是以亲到暹官处,恳求地基,幸蒙允诺逊让……”
碑末有董事经理人名单,上有刘乾兴、伍淼源等九人的名字。
这块碑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立碑于光绪十五年己丑,即1889年。这是购置福地后立碑的年份,不是汉王庙建庙的年份。
第二,汉王公香火来暹,在立碑的1889年时已经“历百余年矣”,则其建庙时间当在曼谷王朝1782年建都曼谷后不久。
第三,这个事实说明,根据现存文物来确定庙宇的修建年份往往误差很大。
曼谷湄南河东岸的华人寺庙,笔者以为最早的应该是四枋厂大老爷宫(图3)。这间著名的玄天上帝庙,在离秋千棚不远的四枋厂,它所在的马路,泰语叫达瑙路。此寺庙华人称大老爷宫,泰名叫讪昭颇社,即虎神庙。
图3 四枋厂大老爷宫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提供。
此间华人神庙名气很大,每天前来膜拜求签的华、泰二族民众甚多。关于它的创建年份,有着种种说法。
下面笔者将着重探讨曼谷四枋厂大老爷宫的始创年份。
(一)1834年建庙说
四枋厂大老爷宫主祀玄天上帝,配祀的神有六个:左边依次是清水祖师、天后圣母、李公爷,右边是三宝佛公、诸位福神和关圣。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以及九月初九玄天上帝升天日,善男信女都会到庙里来拜神求签。
段立生说,此庙始建于清道光甲午年,即1834年,佛历2377年,现存有一口钟可以为证。钟上镌有铭文:“道光甲午年六月廿三日弟子叩敬”。此钟当铸于建庙之时。此后,该庙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佛历2411年)和1978年(佛历2521年)两度重修。
庙中有实物如下:
钟一口,铸于清道光甲午年,即道光十四年,1834年。
石刻:“帝德象天,丁卯年伍月吉旦全座重修”。
对联:
“庙宇重修威灵增光镇暹国,帝德广大显赫普照保唐民。
同治七年岁次戊辰菊月重修,众弟子同敬。”
木匾:
“通遂而感。佛历2531年戊辰全座重修,……”。
“德被生民。岁次戊辰菊月重修。众弟子同敬”。
重修的年份是同治六年和同治七年,即1867年和1868年;再修的年份是佛历2531年,即1988年。段氏说重修于1978年(佛历2521年),是个错误。
段氏主张此庙建于1834年,根据的是庙中的铜钟,他认为,此钟当铸于建庙之时。如今庙中年代最早的文物是铜钟,这没有问题。但说此钟铸于建庙之时,证据尚嫌不足。
1992年,何翠媚对曼谷玄天上帝庙的描述是:玄天上帝庙,为四邻管理,庙中最早铭文是1824年。她写道:“玄天上帝庙是目前唯一坐落在都城城墙内的华人庙宇,按照匾上的年代,该庙在1824年(注:作者1991年调查一览表中说是1824年)就已存在。问题是,为什么泰皇朝当时会容许建立玄天上帝庙,并任由它在都城内公开活动?”
她在文章备注中写道:“(1824年)这是调查中发现的铭文资料的最早年代,他们并不一定代表该寺庙的建筑年代。”
在庙中,笔者没有看到1824年的匾。看来何氏的1824年是1834年之误。
段氏说,大老爷宫建于1834年。何氏说,庙中最早的铭文是1824年,但“他们并不一定代表该寺庙的建筑年代”。哪一种说法正确呢?
(二)泰文献中的记述
这座玄天上帝庙,华人俗称大老爷宫,泰人称虎神庙(San Chaopo Sua)。
根据目前见到的泰文资料,虎神庙早在曼谷王朝拉玛一世皇时已经存在。泰国学者梭·派耐(So Plainoi)查阅泰方文献后,阐述虎神庙历史如下:
古时,从曼谷东面的坤西育或巴真带象进来,要从繁华桥过护城河,经城门进城后,沿城墙走到巴都皮,沿秋千棚路,在越素塔寺旁过桥,在今国防部后过昌廊西桥,往大皇宫走去。按照这样的路线看,那时马路显然并非笔直,房屋也参差不齐。
梭·派耐写道:
“挽仑曼路是曼谷早期的重要道路 [大概是初建都城时已有的道路,原名叫里路(椭圆路)和狂路(横路)。拉玛五世以为,‘里路和狂路不可能是别的路,只能是挽仑曼和枫那空路。'],这里路两侧店铺比别的地方多,而且是唯一的一条仍旧贩卖僧侣用品的地方。过去这里的饮食店也很有名气,很是繁荣。华人居住甚为稠密……”
曼谷朝拉玛一世时期,挽仑曼路是一条重要的街道。拉玛一世曾多次走过此街道。明确记载的一次是1808年5月9日,御驾亲自迎奉大佛往越素塔寺。
《曼谷王朝第一世皇纪年》云:“小历1170年(1808年),龙年,皇上在位27年,阴历六月白分十一日星期四,恭请素可泰城越玛哈塔佛寺大佛堂的大尊主佛下来,此佛像膝距六公尺,在宫前筏上供奉庆祝三天,于六月白分十四日奉请上岸,经由他象码头门至秋千棚路旁宝伞下。该码头由此称为他拍(佛码头),因为须把城门拆去,佛像才能通过。此佛像后来命名为拍室释迦牟尼佛。”
那时,沿途两旁有许多店铺人家,大部分是华人。有一座大神庙,叫作讪昭社(虎神庙)。这座神庙里有一尊华人神像,金质,重120铢,为歹徒所垂涎。拉玛二世时期,1817年3月间凌晨5时,歹徒破门而入,取走此神像。此神像从此下落不明。当时的县长坤沙瓦那卡林因此被笞30下,罪名是玩忽职守。
拉玛五世时期,1870年,因为要扩建道路和在两旁兴建新加坡式的排屋,此神庙必须拆迁。刘乾兴奉命执行此任务。那时刘乾兴任职左港务厅税务官,爵衔是拍披汶博他那功(Phra Phibunpatanakorn)伯爵,他与华人社会熟悉。华人社会不同意拆迁神庙,有人落神扶乩,说是若(神庙)迁离挽仑曼路将有种种不宁,弄得人心惶惶。后来说要游神,以取悦神尊。拉玛五世闻奏,允许华人所请,并御驾在素泰沙宛宫观礼。
昙隆亲王记载此事说:
“游行队伍是典型的华人形式,有笙旗、令牌。奇怪的是,有二三人作落神装扮,穿衣裤,头缚红布,坐在椅轿上,随游行队伍走。有人用铁针插穿面颊,让人看见,有人故意要抬轿的人摇摇晃晃,不朝直走。当走近御座时,圣谕叫警察去背轿夫,笔直走去。观众于是不再迷信。游行完毕后,谕令当局发公告,如果还敢散播妖言,落神者将获罪。不久,尊神又通过落神者云,这回同意迁庙,说迁庙重建是好事,神甚满意云云。”
从以上记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1808年,讪昭社(虎神庙)已经存在于挽仑曼路一带。
2.1870年拉玛五世时期扩建挽仑曼路,将此庙迁移新址,即今大老爷宫所在。
3.监督拆迁建庙的是大埔人后裔刘乾兴,他的泰文名字叫“天·初律沙天”或刘天·初律沙天。他原来在华民政务司任职。拉玛五世于1868年即位后,他受到信任,不久升任华民政务司长官,官名是披耶朱笃拉查色提侯爵,曾负责与清王朝打交道。
(三)大老爷宫的初建年代
前文提到,泰名叫讪昭社的虎神庙,即今大老爷宫玄天上帝庙,早在1808年已经存在于曼仑孟路。段立生的1834年说因此已站不住脚。那么,此庙最早兴建于什么时候呢?
2003年2月初,曼谷华文报纸报道说:
“泰京神威显赫的四枋厂玄天上帝大老爷公古庙,与帝都同龄,具二百余个春秋……这座全侨尽人皆知的庄严神庙,于年前受回禄之灾,神殿损毁……该庙管理委员会,泰京玄友联谊社和众善信出钱出力,就在这座二百余龄古庙右旁,购地重建一座新庙,宏伟壮观,今已建竣,并詹吉于元月廿四日清晨五时,举行奉请玄天上帝大老爷公暨诸神佛菩萨圣像升殿安奉大典……”
这是庙方发布的新闻,说“玄天上帝大老爷公古庙与帝都同龄,具二百余个春秋”。此说法虽然比1834年建庙的说法好,认为建庙时间比1808年还要早,为1782年与曼谷同龄,但笔者认为还是不够准确。
前面提到,何翠媚怀疑说:“玄天上帝庙是目前唯一坐落在都城城墙内的华人庙宇。……为什么泰皇朝当时会容许建立玄天上帝庙,并任由它在都城内公开活动?”
笔者以为,要讨论这个问题,还得从吞武里时期说起。
梭·派耐写道:
“新皇宫所在地,自吞武里王时期以来,原来是披耶拉差色提(注:指华民政务司)和华人居住的地方。因此,上谕要这些人迁到越三饭寺(Wat Sam Pleom)港南到越三聘港北一带的园地建屋定居。”
郑王时期,有缅甸间谍潜入吞武里,画了一张地图。地图中吞武里都城分成河西和河东两部分。“湄南河东面城内,缅人注明是‘曼谷城主儿子的宫’,指的应是郑王子公摩坤因他拉披塔王子的宫邸。东面城内有一栋房子,缅人注明是‘华人头人住所’,指的应是华人领袖披耶拉差色提的住所,当时华人多在河东沿岸居住,人口稠密,图中沿河排列的水上屋宇就是华人社区所在。”
这张地图表明,今大皇宫所在地原是郑王之子和华人领袖及华人的居住地。郑王时期,湄南河东都城的护城河北起今国家剧院旁边的空廊磨港,南面河口在今拉栖尼学校的北空哒叻,是1772年挖掘的。这条护城河又称内护城河,民间称之为空律港。
拉玛一世后来征用这块土地建皇宫,华人奉命迁往越三饭寺至越三聘寺之间居住,这就是今日的唐人街。1785年,拉玛一世扩建皇城,再挖掘一条护城河,即今空瓮昂港(新开港)和空邦榄蒲港。
前面说过,挽仑曼路在拉玛一世时期就存在了。
梭·派耐写道:
“挽仑曼路是曼谷早期的重要道路 [大概是初建都城时已有的道路,原名叫里路(椭圆路)和狂路(横路)。拉玛五世以为,‘里路和狂路不可能是别的路,只能是挽仑曼和枫那空路。'],这里路两侧店铺比别的地方多,而且是唯一的一条仍旧贩卖僧侣用品的地方。过去这里的饮食店也很有名气,很是繁荣。华人居住甚为稠密……”
笔者推想:建立曼谷都城时,原来居住在今大皇宫的华人因为建立皇宫的需要,奉命迁居三聘。但是,1772年吞武里时期的护城河(内护城河,民间称空律港)外今挽仑曼路一带,因为和皇宫建筑无关,这里的华人和其他民族仍旧在原地居住,没有迁徙。也就是说,挽仑曼一带的华人社区比三聘华人社区年代更早。
这座玄天上帝庙在拉玛一世建都曼谷之前的郑王时期,已经存在。拉玛一世即位后,扩建都城,1785年挖掘新开港(空瓮昂港)为外护城河,玄天上帝庙于是被圈入皇城范围内。
(四)大老爷宫迁往四枋厂的年代
那么,大老爷宫是何时迁往四枋厂的呢?
笔者一再查对手头的资料。泰文资料明确记载,1870年10月6日,拉玛五世政府发布扩建挽仑曼路的公告,要扩建马路和建立新加坡式的排屋。虎神庙必须拆迁。刘乾兴奉命执行此任务。
可是,玄天上帝庙中的石刻“帝德象天”注明全座重修是同治六年丁卯年(1867年)五月。庙中的对联“庙宇重修威灵增光镇暹国;帝德广大显赫普照保唐民”,注明重修是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菊月。
为什么神庙在拉玛四世王时期的1867年和1868年重修,却在1870年拆迁。是重修后再拆迁,还是拆迁后才重修?
上面记载和文物的年代显然正确无误,但相互矛盾。要怎么解释这个矛盾呢?
泰文资料告诉我们,挽仑曼路在曼谷建都前就已经存在,那时是一条泥路,宽度和今日的三聘街差不多。到了1863年拉玛四世时期,谕令重修挽仑曼路,从沙南猜路起,经秋千棚、巴都皮、越色局寺,一直修建到育社桥。全长29线14哇3索(1188米半。一线为40米,一哇2米,一索半米。)
笔者以为,1863年那一次重修挽仑曼路,波及玄天上帝庙,整个庙宇因此需要重修。庙中文物记载1867年和1868年重修,反映的正是拉玛四世重修挽仑曼路时庙宇不得不重修的事实。
出乎华人社区意外的是,庙宇重修刚刚竣工,拉玛五世政府却宣布挽仑曼路扩建,玄天上帝庙要搬迁。华人社会于是表现不满,不同意拆迁神庙。流言四起,说是若神庙迁离曼仑孟路将有种种不宁。虽然有华人领袖刘乾兴出来做工作,但还是不能说服众人。几经争执,经过若干争斗与妥协,才搬迁到现在的地点。
令人诧异的是,1870年的拆迁,在庙中竟无丝毫痕迹可寻,没有一件文物铭记其事。可见,拆迁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进行的。
(五)几点结论
根据以上的讨论,笔者的初步结论是:
第一,四枋厂大老爷宫或玄天上帝庙在曼谷王朝建立以前就存在于今挽仑曼路一带,在当时吞武里都城城墙外。拉玛一世建都曼谷时,“逐地建宫”,挽仑曼路一带在都城城墙之外,因此大老爷宫未受影响。拉玛一世建都后,1785年扩建都城,挖掘新护城河新开港,大老爷宫于是被圈入新都城范围内。
第二,1863年拉玛四世时期,重修挽仑曼路,波及此神庙,于是出现1867和1868年的第一次重修。
第三,1870年拉玛五世时期,扩建挽仑曼路,大老爷宫不得不迁徙到四枋厂今址。
五 吞武里区的早年神庙
我们仔细察看今日华人庙宇的所在就会发现,在曼谷东岸,坐落在新护城河以内京畿区(都城区)新旧护城河之间的华人神庙,并不是只有玄天上帝庙一处。
三聘城门天后圣母宫,原名福兴宫,据说是建于清道光年间,具体时间不详。笔者认为,它既然地处皇城,便不可能是曼谷王朝时期新建的庙宇。
还有,主祀本头公的万望古庙。现在的说法是建于1816年,但该庙也是在皇城内,应该是曼谷王朝以前的庙宇。
在吞武里一侧,前面提到,吞武里区有神庙9处,曼谷耐有神庙8处,空讪有神庙5处。除了上述建安宫外,坐落在空讪区祭祀关帝的武圣庙也有一些痕迹。庙内有一匾额,题记是1781年,但庙祝说,据前辈言,此庙建于1736年,是福建人所建。如今庙祝已是潮州人。传说郑王出征前曾来此参拜过。
另一处是坐落于现在大罗斗圈火车站后面祭祀本头公的暨南庙,庙中柱上铭文有1786年字样,估计此庙应建于吞武里时期或大城时期。
Studies on the Chinese Shrines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Taksin—A Case Study of Shrine San Chaoposue in Danao Road, Bangkok
(The Institute for Thai-China Relations Studies)
Abstract: Shrine San Chaoposue or Da Laoye Gong(Xuantian Shangdi Shrine)in Bangkok is a shrine that was built in the outskirt area of the East Thonburi city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Taksin. When Bangkok was expanded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Rama I in the year 1785, it was then inside the city wall up to this date.
Keywords: Chinese Shrines; Capital of King Taksin; Shrine San Chaoposue
(责任编辑: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