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幽默的人(5)

著名足球教练罗克尼,是个善于进行趣味思考的人。有一次球赛,罗克尼的诺特丹足球队在上半场输给威斯康星队7分。可是他在休息室中一直与队员们开玩笑,直到要上场进行下半场比赛时,他才大喊:“听着!”队员们惊惶失措地望着他,以为他要把每一个人都大骂一通。但是罗克尼接下去说:“好吧。小姐们,走吧。”没有责备,没有放马后炮,也没有指手画脚强调下半场如何踢球。罗克尼的乐观、豁达,克服了队员们心理上的障碍,帮助他们忘掉艰难的处境。他的队在下半场创造了奇迹,踢出了一连串漂亮的、近乎幽默的球。后来罗克尼对采访他的人说:“不是我赢了。而是我的趣味思考法赢了。因为我知道我们精神上赢了,那么球也赢了。”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中谦虚地谈到他花了15年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结果一位读者来信对他说:“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班奇利回信说:“亲爱的,来不及了。我已无法放弃写作了,因为我太有名了。”

这封信后来被刊登在报纸上,人们为之笑了很长时间。事实是班奇利的幽默作品闻名遐迩,但他没有指责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读者,他以令人愉悦的、迂回的方式回答了问题,既保护了读者可爱的自尊心,也保护了自己的荣誉。

(20)装傻充痴

“谎言”被当场识破是很难堪的,有人采用“装傻充痴”的办法常常能顺利“过关”。

一个人常向人们吹嘘自己是位好猎手,沾沾自喜地谈论自己高明的枪法。

一天,他同朋友去打猎,朋友指着河里一只野鸭请他开枪,他瞄了一下扣动扳机,但没有打中,野鸭飞走了。

朋友为他难为情,他却毫不介意,对朋友说:

“真怪!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死鸭子能飞呢!”

朋友听了捧腹大笑。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死鸭子能飞”是“荒唐无比”的“痴言呆语”。正是这句“痴言呆语”,才给自己解脱了窘境,多么巧妙,多么有趣,多么可笑的回答,是痴呆非痴呆。

有时最高的社交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不必真是白痴,看来像就可以了。你懂得装蠢,你就并不蠢了。这种技巧最为简单:把你的聪明放在冰山下面,跟没有任何智力一样。言语交际中,故意说“痴言呆语”,会使你的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创造轻松、活泼、诙谐的交际氛围。故作“痴言呆语”会让人诧异,感到“荒唐至极”,瞬间思考后便恍然大悟,觉得巧妙绝伦,谐趣无穷,发出会心的微笑,赞美说话者超人的智慧和高雅的幽默。

故作“痴言呆语”是高超的社交幽默技法,具有是痴非痴的特点。在具体运用时,必须注意3点:

第一,扮演痴呆人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产生疑问,继而加以思索,随之理解用意,捧腹大笑。

第二,让人明白你的用意。如果别人不理解你“痴言呆语”背后隐藏的真实用意,幽默感就不会产生。

第三,打破生活常规。顺着生活中固有的逻辑思考便不可能幽默。

(21)比拟法

拟人幽默术,是创作童话、动画和寓言的常用手法。我们所说的拟人幽默法,是从童话王国、动画世界里寻找幽默感。

生活中,有些东西是没有情感的,缺乏动机、目的和手段的。而拟人则是赋予这些东西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某种动机,把某些无意识的结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幽默往往由此而产生。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有一次他和一个批评家相遇,批评家是个秃子。秃子一见面除批评苏格拉底外,还对苏格拉底进行谩骂,可是苏格拉底一声不吭。批评家余怒未消地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气势咄咄逼人。苏格拉底只是淡淡地说:“没有,没有,我只是羡慕你。”批评家奇怪地问:“你羡慕我什么?”苏格拉底回答:“我羡慕你的头发,它真聪明,早早就离开你的脑袋了。”批评家哑口无言。

苏格拉底把头发拟人化,并以其聪明,自动离开,来表示对此人的厌恶。说明你的头发都厌恶你,别人就不用提了。

比拟法同比喻法并不一样。比喻法是在以彼物来喻此物,不管是明喻也好,暗喻也好,总是在打比方,总有个甲像乙或乙像甲的模式。比拟法不存在谁像谁的问题,它一上来便把表述的人或物对象化了。如果是将人拟为物,那么出场的就是物,如果是将物拟为人,那么讲述的物必须是作为人来活动。一般修辞意义上的比拟法,并不一定会产生幽默效果。为了降格的需要,这里的比拟法必须在言语中把人拟成鄙俗之物,或将鄙俗之物煞有其事地拟成人或其他高贵的形象,从而凸现出事物滑稽可笑的一面。审美主体在欣赏这个幽默对象的过程中发现乖谬、错误或毛病,从而强化自己的优越感,表现出由衷的喜悦。

(22)婉曲释义法

根据特定场合的需要,对某些概念、语词的内涵、外延作巧妙或歪曲的解释,即可形成独特风味的幽默艺术。美国艺术幽默作家安彼罗斯·迪尔斯即利用释义这一手法编纂了一本不同凡响的《幽默词典》,对一些原先枯燥乏味的名词作了新的解释,使人读后,对事物的本质有豁然顿悟之感,而且引人入胜,别有一番情趣和风采。比如,“政治”:指谋求利益而从事的公务;“外交”:指为本国而撒谎的活动;“和平”:指两次战争中的一段间隔;“坦克”:指超级大国用来拜访朋友的交通工具,等等。国内有一位班主任就很注意在教学中使用经婉曲处理的幽默语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找早恋学生谈话,用“男女间情感过近了”;说“偷东西”,是“没经主人允许拿东西”;说“骂人”,是“语言不文明”;说“打架”,是“武力解决矛盾”;说“考试作弊”,是“借助别人记忆材料”;说“旷课”,是“失去一堂学习良机”;说“吸烟”,是“慢性自我摧残”;说“随地吐痰”,是“施放微型生物病菌弹”;说“上课随便说话”,是“语言失控”等,婉曲释义法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一次宴会上,有人问鲁迅:“先生,你的鼻子为什么塌?”

鲁迅笑着回答说:“碰壁碰的。”

这个回答,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自己生活坎坷经历的嘲讽,并与这样一个具有丑的因素的自然生理特征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幽默感。

(23)巧用方言

新中国成立前,陈毅同志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可以预见,解放全中国已经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了!解放上海,更是指日可待!(台下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过不了几天(用生硬的上海话)阿拉这些土八路可以到上海白相相了!”

这样的话在那个社会环境和具体场合显得十分得体,而且出语幽默,又鼓舞人心。

(24)先故意把话说错

当年在美国主办《中西日报》的伍磬昭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袁世凯,他说:“袁世凯生平只做了一件有益于中国的事。”听者愕然,急想知道是何事。他这才回答说这件有益于中国的事:“即是他死了——绝对死了,很合时宜地死了。”“很合适地死了。”这一妙语,使在座的人都会意地笑了。

故意把话说错,有时是为了蓄势布阵,待对方批评指正时,再借题发挥,给予回击。

过去有个药铺老板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点上香向菩萨祷告:“大慈大悲的菩萨,愿您保佑男女老少都多病多灾,我好发一笔大财!”这话被店里的一个小伙计听到了。不久,老板的母亲得到了痨病,躺在床上哼哼叽叽的,小伙计对老板说:“这下老太太病得不轻,这全是托菩萨的洪福!”老板听了大怒。小伙计说:“老板息怒,您不是求菩萨保佑男女老少都得病吗?这下菩萨显灵了。”老板哑口无言。

一个小伙子向一老人问路:“喂,离城还有多远?”“500拐杖。”“距离应该论里呀,怎能论拐杖呢?”老人答:“论理你得喊我大爷!”

一位教师给学生讲“灾梨祸枣”一词,首先用望文生义的方式曲解示错:“看来梨、枣都有毒,吃了会生灾招祸。”稍有生活常识的学生都会感到此话不合情理,但一时也说不清楚它们的确切含义。到了学生急欲求知的时刻,教师再揭开谜底:“这个成语说的是滥刻无用之书,使用来做雕版的梨树枣树都跟着遭殃。”如此一来,学生豁然开朗。

(25)谐音法

宋朝时有个人喜欢咬文嚼字,动不动还咏诗作赋,后来,他听说欧阳修擅长作诗,心中很不服气,就想去看个究竟。走到半路上,他看见一棵死树,诗兴大发,吟了两句:

“门前一古树,两股大丫杈。”想再吟下去,却再也想不出词儿来了。

正巧,欧阳修从后面来了,就替他续了两句: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这人回头一看,是个老头,就说:“老伙计,想不到你也会做诗,那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欧阳修,看他有多大能耐。”

于是他们便一同上了路,在一条河堤边正好有一群鸭子跳进水里,那人便吟道:

“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欧阳修听了,便又续了两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后来他们一同渡河,这人在舱里又做起诗来:

“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便又帮他续上了两句: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26)巧换概念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自身必须保持同一性,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某一概念是什么内容就是什么内容,不能任意变换。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有时却故意转移概念,从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这种故意的“转移”,可称之为“巧换”,它不但不违反同一律,相反,正是语言表达所追求的效果之一。

甲向他的朋友们朗诵了一首诗,宣称这是他的“新作”。他问大家:“你们认为怎么样?”有个朋友乙说:“很好。但可惜是从一本书上偷来的。”甲听了很生气,非要他的朋友乙赔礼道歉不可。朋友乙怎么办呢?他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来,说:“刚才我说那首诗是从一本书上偷来的,这不对。因为我又翻看了这本书。发现它还在这里。”

朋友乙向甲道了歉,好像承认了错误。而实际上他并没有修正自己讲过的话。这是怎么回事呢?显然,他是把“偷”的概念“巧换”了。开始说“可惜是从一本书上偷来的”,这个“偷”是抄袭的意思;后来说“发现它还在这里”,言外之意是它不是“偷”的,这个“偷”是“趁人不知道拿人东西”的意思。这位朋友用“巧换”概念的手法,既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又搪塞了某甲的责难,保全了甲的面子,一箭三雕,堪称妙矣!

“巧换”也要有一定的条件,不能想怎么换就怎么换。“巧换”应当凭借怎样的条件呢?

其一,利用语词的多义性。

语词除少数是单义的之外,大都是多义的,即同一个语词同时具有互相联系的几个意义。这种语词叫多义词。在一般情况下,多义词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是用其单义;但如果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故意用其多义,这样就可以达到“巧换”的目的。如上面例子中的“偷”,就是用其两个意义。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甲:“上星期,一粒沙子落入了我妻子的眼睛里,她只好去医院,结果花了3块钱。”

乙:“那不算什么。上星期,一件皮大衣落入我妻子的眼睛里,结果我花了3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