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幽默的人(4)

萧伯纳访问上海时有这样一段趣闻,上海那几天天气一直十分阴晦,林语堂先生陪着萧伯纳在花园里散步时,天气开晴了,清凉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林语堂先生说:“萧先生,您福气真大,可以在上海看见太阳。”萧伯纳却说:“不,这是太阳的福气,可以在上海看见萧伯纳。”

萧伯纳的另一个类似故事也很有趣。

有一次,一家美国大汽车公司举办有奖征文,目的是给他们的汽车做广告。征文启事中这样写着:参加征文的每人需寄不少于两页的稿件两份;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稿件一经选用,即寄稿酬,稿酬为每篇文章五美元。

萧伯纳于是也写了一份广告登载到报纸上:本人将在伦敦举办世界汽车大展,参展的公司至少要提供两种新型车;参展产品一律不退,请自留图纸;优秀车型一经选用,本人将发给五英镑奖金。

(10)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中国有句老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的就是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来对付那个人。把这种方法引入幽默,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餐馆里一位顾客叫住老板:“老板,这盘牛肉简直没法吃!”老板:“这关我什么事?你应该到公牛那里去抱怨。”顾客:“是呀,所以我才叫住你。”

顾客按照老板的荒谬逻辑,推论出老板即是“公牛”,让对方哭笑不得,自食其果。这位顾客所用的幽默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返还幽默。返还幽默,要善于抓住对方一句话,一个比喻、一个结论,然后把它接过来去针对对方,把他给自己的荒谬的逻辑的语言和行为、不愿接受的结论,用演绎的逻辑还给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1)抓住对方说话的矛盾之处

暴露出人物对同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矛盾态度,就是矛盾法。

抓住对方说话的自相矛盾,突出其可笑之处,就能产生很好的幽默。

韩非子的故事: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举起盾向人叫卖说,我的盾最牢固,无论怎样锋利的矛都戳不穿。他又举起矛向人叫卖说,我的矛最锋利,无论怎样牢固的盾都可以戳穿。旁边的人马上反问他:“那么,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怎样呢?”

他窘得答不上话来了,因为他的话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矛盾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喜剧作家们往往根据各种生活素材,有意识地造成幽默情节中不同人物之间性格的冲突,自我矛盾会使喜剧角色为掩饰自己的千疮百孔的矛盾疲于奔命,但却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经常处于万分狼狈的窘境中,从而不断迁造成新的笑料。从实际效果看,这种手法所造成的幽默效果是十分强烈的。

《笑得好》中有一则《长生药》:

一医生病危将死,在枕上喊道:“如果有好医生能治好我的病,我现有长生丹药作为酬劳,叫他吃了能活几百岁。”

需要提一下的是,矛盾法的操作运用,以发现或制造他人的自相矛盾加以讽喻居多,但也同样可以在一些场合自我暴露出自己的矛盾来。这种情况多是故作蠢言,自我调侃。这需要掌握好充分的度,过分装蒜会让人瞧不起或讨嫌,但如果运用得好,则可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制造点有惊无险的波澜,这就会格外增加生活的乐趣。

比如,纪晓岚一个朋友为母亲做八十大寿,请他当场写一寿联,以示庆贺。

纪晓岚提笔便是一句,人们看了无不大惊失色:

“八旬老母不是人。”

这不是骂人吗?大家正惊讶,纪晓岚又写了一句:

“却是仙女下凡尘。”

大家看了,心里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谁料下联又冒了一句:

“生来儿子都是贼。”

众人笑脸陡变,纪晓岚接着续道:

“偷来蟠桃献至亲。”

纪晓岚真是深得矛盾法精髓的幽默高手,把风筝放出去又收了回来,实在令人佩服。不过这故事也有说是唐伯虎的。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其中的幽默,只要你能把它化骨无痕地拿来使用,说是你的也没什么不行。但是必须注意,你放的风筝你一定要有本事收回来才行,不然可就乱套了。

(12)妙语双关,一箭双雕

双关法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同音现象,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使词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者,指桑骂槐也。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词的多义、同音和同形的条件,用一个词语去关联两种不同的事物,使语句具有双重的意义。

比如,杰拉尔德·R·福特是美国第38任总统,他说话喜欢用双关语。有一次,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是一辆福特,不是林肯。”

众所周知,林肯既是美国很伟大的总统,又是一种最高级的名牌小汽车;福特则是当时普通、廉价而大众化的汽车。福特说这句话,一是表示谦虚,一是为了标榜自己是大众喜欢的总统。

(13)夸张法

夸张法是通过对生活中丑的因素的极力夸大、渲染,来揭示生活中某些不合理与不和谐的现象,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现象的嘲讽和规劝,从而产生幽默。

里根在竞选美国总统演讲时,抨击物价上涨说:“妇人们,你们都知道,最近,当你们站在超级市场卖芦笋的柜台前,你们就会感到,吃钞票比吃芦笋还便宜一些。你们还记得当初你们曾经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美元吗?而今天美元却真的几乎代替不了什么东西了!”

里根通过对美元贬值的夸张,激起了选民们对物价上涨的强烈不满,对当政者的不满,迎合了选民的心理,从而赢得了选票。

夸张法在操作过程中有几点应该注意。首先,运用夸张时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特性,主次分明,轻重得当;其次,夸张要有事物客观规律的内在依据和联系,也就是说,要合乎情理,给听众的跳跃性思维提供一块现实基础做跳板;再次,要掌握好夸张的分寸感,不是越邪乎越好。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他要改成“力拔地球气盖世”就不好玩儿了。最后一点,作为幽默手法的夸张不同于文学修辞,它必须或巧、或怪、或奇、或新,以产生不协调,形成明显的反差,从而引人发笑。

(14)“望文生义”法

“望文生义”的原意是: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不探求确切的含义。含有明显的贬义。但有些口才出众的人,常以“望文生义”之法,明知故错地只按照字面理解词义,得到与原解释截然不同的结果,使说话十分诙谐。

十年动乱中,有位姓张的干部在“批判会”上被诬为“两面派”,“这使我十分奇怪!请看我的脸:皮肤是这样黑,颧骨是这样高,两颊是这样瘦,鼻梁这样低,嘴唇却这样厚。双眼无神,两耳招风……”他指着自己的脸,风趣地说,“让革命群众一起评一评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是什么‘两面派’的话,我会用这张脸吗?!”一句俏皮话,引得听众哈哈大笑。诬陷老张的打手狼狈不堪,老张安度“批判”关。

这席话中,老张使用“望文生义”法,即从“两面派”的表面字义理解,明知故错地把它解释成“有两张面孔的人”,再郑重其事地“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并没有两张面孔。由于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老张却煞有介事地去论证,刻意费力,显得滑稽可笑,十分幽默。

有位同志主持会议,开宗明义地宣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故应明令禁止说普通话。”与会者不禁愕然:普通话是宪法规定的必须大力推广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为什么要禁止呢?望着众人困惑的目光,主持人又缓缓道来:“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种普普通通,平平庸庸,四平八稳,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听到这儿,全场大笑,鼓掌赞同。

“望文生义”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运用它,一要“望文”,即故作刻板地就字释义;二要“挂钩”,把“望文”而生的意思,挂到自己要说的另一个内容上去;三要“异变”,使“望文”所生之义“异变”得与这个词通常的意义大相径庭,在强烈的不协调中形成幽默感。因为所有幽默,从总体上说,都是来源于不协调。

(15)“贬词褒用”法

有些词语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如“顽固”“阴险”“麻木不仁”等,都属贬义,带有贬斥、厌恶等情感。在口语中,如果把贬义词的贬义成分临时去除,变成不带贬义的中性词或带有赞扬、肯定等情感的褒义词,就会获得很好的幽默效果,这就是“贬词褒用”法。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读书方法时这样说:“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形’,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得意忘形”“过河拆桥”原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这里临时变成不表贬义的中性成语。此种用法和它们原先的含义差异很大,幽默感自然产生。

“贬词褒用”法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表达需要,临时采取的手段,主要目的是使词语产生与常规用法相悖谬的巨大差异,使听者惊奇,在稍一思考后恍然大悟,发出会心的微笑,叹服说话者的幽默技巧。

(16)衬跌法

衬跌法是幽默形成手法中最基本的一种,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幽默之中。这种衬跌比诗词创作上的衬跌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衬”起来也不受次数上的限制,可以是一“衬”,但更多时候是“多衬”,即把相关联的多种事物渐次地罗列起来,形成一种有明确方向感的动势,等受众抓到了方向感,带上了前进的“惯性”,猛然一“跌”,才能产生谐趣的效果。这种“衬”可以是同类事物分量、数量、程度、频率的加强,也可以是同一空间中类似行为的铺陈和渲染,还可以是时间形态上的鱼贯递进,有时候还有意把一种简单的推理模式凝固化、机械化,从而在一帆风顺、所向披靡的推演中突然露出破绽,猛地翻车。

比如:

甲:“我为去年的艺术展览油漆了一件作品。”

乙:“挂出来展览了吗?”

甲:“是的,在入口附近,极显眼的,每个人都能看到。”

乙:“那得祝贺你了。不知是什么作品呢?”

甲:“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向左走’。”

这个小幽默“衬”了两次,先是介绍自己的作品参展,让人下意识地以为是参展的艺术品,接着强调展览位置的重要,人人都看见了。最后才跌底:原来是一块路标!

“衬跌法”是幽默手段中最常用、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但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衬”的级数应该是越升越高,以形成明确的方向动势,也才能“跌”出效果来;二是在“衬”的进程中要严守秘密,维持假象,要一本正经,这样才便于“跌”产生突然爆发的效果;三是“跌”时要干净利落,语言明确、简洁,便于受众迅速把握这急剧出现的变化,并发现这变化的奇妙或者荒唐,从而引发笑声。如果像母猪尾巴拖泥带水,就会让人不得要领,或迟滞了受众的情绪的流动,使他们耽误了一起哄堂大笑的机会。

(17)岔断

一位空中小姐用悦耳的声音命令道:“把烟灭掉,把安全带系好。”

所有旅客都按空中小姐的吩咐做了。过了5分钟,空中小姐用比前次更优美的声音又命令道:“请把安全带系紧一些,很不幸,我们飞机忘了带食品。”

按常规,空姐要人们再次系紧安全带,显然是飞机出现了某些不安全的因素。然而,答案却一反常态,岔入了并非预期的轨道——“忘带食品”,这自然产生了十分幽默的味道。

(18)运用逻辑方法构造幽默

在业务谈判中,幽默也是一种制胜的武器。它能使紧张的谈判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在业务谈判中,人们常常或运用逻辑方法构造幽默,或故意违反逻辑,利用逻辑错误来提高幽默的表达效果。

幽默还可以通过不正确的推理来表现。

例如,有一位顾客想买一件兔皮袄,他问:“这件皮袄我很喜欢,但它怕雨水吗?”“当然不怕啦”,售货员说,“难道您见过打雨伞的兔子吗?”

有时候,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语句可以提供它本身没能提供的信息,这种信息一般称为“言外之意”。恰当地运用言外之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能收到极佳的幽默效果。

一个售货员向顾客推销鞋子,他说:“请拿这一双吧,先生。它的寿命和你的寿命一样长。”顾客一听,微笑着说:“我不相信我这么快就会死。”

(19)趣味思考法

某大公司的董事长和财税局长有矛盾,双方很难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可是又必须把他们都请来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他们不得不来了,但是双方都视而不见。这时会议主持人抓住他们的矛盾,进行了一瞬间的趣味思考。他向人们介绍这位董事长时,说:“下一位演讲的先生不用我介绍,但是他的确需要一个好的税务律师。”听众爆发出一阵大笑。董事长和财税局长也都笑了。

这就是“趣味思考法”——不要正面揭示或回答问题,而是用愉悦的、迂回的方式揭示或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