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家讲述丛书(套装共6册)
丰子恺 茅盾 钱君匋更新时间:2023-09-26 17:35:12
最新章节:附录:钱君匋自传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我们的美丽神话与童话》从茅盾先生《中国神话研究》《中国神话研究ABC》《北欧神话ABC》等神话研究著作中提炼基本观点,就中外神话理论展开论述,并选择中国、希腊、罗马及北欧诸国经典神话故事作探讨分析。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茅盾所作《童话第一集》中的二十余则童话故事。《在生活逆流中》以《茅盾全集》为蓝本,讲述茅盾在20世纪20至40年代这一时期与诸多故雨新知交往的故事。《看见绚丽的阳光》本书从茅盾所著中外文论中提炼其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精妙观点,细分阐述。《人生三层楼》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人生三层楼,即丰子恺认为人生包含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三个阶段,他是如何突破物质生活的枷锁,进入精神生活境界,进而进一步追求灵魂生活的。第二部分讲述世界名家与名曲,即丰子恺对世界名家人生经历的介绍和对世界名曲的理解,以及对名其创作意图和方法的探究。《人心的“趣味”》共分两大部分,以有生即有情、有梦、有艺术为主题。第一部分讲述绘画笑看世事,即丰子恺潜心绘画对自己人生产生的影响,纵然经历战乱、迫害、恶疾等无常变数,依然宠辱不惊、自得其乐。第二部分讲述西洋画的前世今生,即丰子恺在西洋美术方面的观点、品位和研究,以及他对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区别之见解,无论中西,都是人生的写照。《别出心裁》以钱君匋的个人著作为蓝本,按照不同的主题,为读者讲述钱君匋先生的“钱封面”设计,他的篆刻、书法艺术成就,以及对于收藏的热爱和自传说明。
品牌:凤凰壹力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凤凰壹力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大家讲述丛书(套装共6册)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附录:钱君匋自传
- 古今诗歌,赖富丽堂皇而传世者无几
- 银色用不好显得俗气,但与黑色相配,很厚重
- 只要出于真诚,说错了也不要紧
- 大师不是没有缺点,但超越他们却很难
- 富有现代感的诗集封面
- 洋味十足的《叛逆的女人》
- 很有神秘感
- 有的书原来设计便很好,可以恢复本来面目
- 书的内容没有价值,画得再好,也难以独立存在下去
丰子恺 茅盾 钱君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人生如逆旅
本书精选汪曾祺最为人所知的经典散文,合集而成,文内涉及“记人事、赏人间风物、书怀人生,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等不同的主题,文笔从容畅达,创作风格悠远空明,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描述出一种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他的散文流动着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真诚。本书将汪曾祺先生对于生活的赞美、细微的观察、童年的记忆、人物的怀念等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传达出十分动人的情感。文学16.8万字 - 会员
论人生(读典季羡林·轻收藏书系03)
《大家经典轻收藏系列·季羡林系列书》包括四个分册,主题分别为养猫记远行记论人生论读书与写作,选取对应主题之下季羡林老先生的经典散文篇目,集结成册。养猫记收录了季老关于养猫以及描写其他动物、植物等的文章,呈现季老与动物互动,以及季老眼中万物有灵皆可入笔的生活情趣。远行记收录进了季老在国内旅游文化胜地以及欧亚国家旅游的记录文字,跟随季老脚步,呈现不同地域的自然与人文风情。论人生收录季老关于人生主题的经文学9.1万字 - 会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知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障碍,考入哈佛大学拉务克利夫学院,成为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哑人;还通过自己的努力,终生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获得了代表美国公民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她一生与疾病做斗争、最终成功的传奇经历,以及她那永不言输、执著奋进的光辉人生,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海伦不仅用自己文学13.7万字 - 会员
人间悲喜
《人间悲喜》是梁晓声的散文精选集,也是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日子总在一剪清风里浅吟低唱,生命常在一缕清欢中淡定从容。忽然觉得,人生一世,似乎过客和归人都是同一个角色,苦也罢,喜也罢,生命的真谛就是简单素淡且知足快乐的活着,人生的意义就是真诚深情且温柔情趣的过着,无论怎样,都要尽力成为时光的有情人,生活的有心人,远方的有梦人,顺乎四时,温润情怀,随遇而安,且行且惜,既快乐自己,亦愉悦文学12.4万字 - 会员
月下清荷檐下猫
荷香清幽,雪猫扑影,生活闲趣,季羡林先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悟出了诗意,他用朴素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中令人欢喜、令人沉思的点点滴滴。文学8.5万字 - 会员
鲁迅选集·第二卷:杂文1918—1927(法文)
《鲁迅选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鲁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第一卷)和杂文(第二、三、四卷)。杂文是鲁迅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杂文融诗歌和政治批评为一体,反映了鲁迅深邃的思想,语言内涵丰富,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收录小说包括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诗《秋夜》《过客》等,收录杂文包括《华盖集》《华盖文学15.1万字 - 会员
鲁迅选集·第一卷:小说、散文、散文诗(法文)
《鲁迅选集》(法文版),共四卷,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鲁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散文诗(第一卷)和杂文(第二、三、四卷)。杂文是鲁迅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杂文融诗歌和政治批评为一体,反映了鲁迅深邃的思想,语言内涵丰富,风格辛辣讽刺,揭露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收录小说包括狂人日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散文《藤野先生》,散文诗《秋夜》《过客》等,收录杂文包括《华盖集》《华盖文学17.3万字 - 会员
读书与写作(读典季羡林·轻收藏书系02)
《读书与写作》收入了季羡林关于读书、写作两个话题的经典文章,读书篇部分通过季老对开卷有益的阐述,对丢书之深恶痛疾,对精华与糟粕之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体现季老对书的偏爱之情以及对阅读的推崇。写作篇部分则收录了季老关于写作的独特见地,包括文章的题目、结构、风格等,其对散文写作的阐述,尤其值得借鉴与参考。文学6.8万字 - 会员
莫问他乡与故乡
本书主要讲述了季羡林旅德十年和北京半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师友的追忆。京城半生,故乡真实可爱;旅德十年,他乡也成了第二故乡。故乡的一切融入骨血,他乡的风雨也印在心中,无论他乡故乡,大抵心安即是家,亦无需多问了。文学1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小说史略》校注
本书展现鲁迅鲜为人知的第二张面孔,文学家鲁迅背后,是学问家鲁迅没有学问家的根柢,文学家鲁迅也将光芒大减本书以鲁迅生前最后修订的《中国小说史略》版本,即1935年6月北新书局第十版再次修订本为底本,对各版本展开汇校,借此呈现鲁迅在文字、观点和体例方面的历次增删修改。本书不注基本知识,采用“以鲁注鲁”方式,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以外的各类著述,包括学术著述(专著、论文、演讲、辑校古籍序跋等)、杂文、名家作品35.4万字 - 会员
名家经典散文集(套装共4册)
《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记见闻、感情经历、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随感五部分内容。以人生过来人的姿态,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时间真好抚平了一切》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散文25篇,包含乡愁记忆、生活智慧、艺术欣赏、文学随笔、游记见闻五部分内容。我们终究在时间之中找到答案,在寂静中得到智慧。《游戏人间》平凹先生觉得,生命要有乐气,人活着就要学会自寻欢喜名家作品45.8万字 - 会员
大家讲述丛书(套装共6册)
《我们的美丽神话与童话》从茅盾先生《中国神话研究》《中国神话研究ABC》《北欧神话ABC》等神话研究著作中提炼基本观点,就中外神话理论展开论述,并选择中国、希腊、罗马及北欧诸国经典神话故事作探讨分析。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茅盾所作《童话第一集》中的二十余则童话故事。《在生活逆流中》以《茅盾全集》为蓝本,讲述茅盾在20世纪20至40年代这一时期与诸多故雨新知交往的故事。《看见绚丽的阳光》本书从茅盾所著中名家作品56.3万字 - 会员
都是可怜的人间
周作人说“幸得生而为人”,又说“许多的人看清楚了事实却又不能抛弃理想,于是唯有烦闷?”,然而尽管有所失望,但他依然认为“自知不是容易事,但也还想努力”。《都是可怜的人间》中所选的《自己所能做的》《梦想之一》《教训之无用》《无谓之感慨》等文章。人生在世,皆可怜。周作人是一个“怀有理想的悲观主义者”,但他依然坚信“若要做事,只有坚忍勤进这四个字便是一切的捷诀”。名家作品9.7万字 - 会员
鲁迅经典全集(全十卷)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民主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同志被誉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套丛书为《鲁迅经典全集》,套装共十卷,包括阿Q正传、朝花夕拾、故事新编、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呐喊、彷徨、野草、祝福。《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底,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名家作品113万字 - 会员
朝花夕拾(鲁迅经典全集)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名家作品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