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消极
“我生来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是很多人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他们总是以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看待未来和生活。在他们眼中,窗外的明媚阳光显得格外刺眼,阵阵清风显得凄凉萧索;都市的繁华是喧嚣与吵闹的,房间中的静谧是孤独的。似乎,对他们来说,一切的美好都是奢侈的,而所有的阴暗仿佛都在身边。
心理学家认为,消极悲观是一种由于自我感觉失调而产生的不安情绪,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自我指责、安全感缺失、对未来不抱希望等。这种病态心理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个人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离异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在成长的过程中曾遭到他人的欺凌等。这种经历会使一个人的心理渐渐变得脆弱,最终形成不正常的思维模式。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心理容量相对有限,视野也就相对狭隘。一旦形成某种负面的思维模式,当某一个负面信息长期萦绕在心头,并在不断思考中放大到自身无法接受的程度,就会令人感到力所不逮,变得消极悲观。
而且,这类人大多数十分敏感,与其他人相比,他们要更容易感知到他人不易察觉的变化,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痛苦。就像是一次小小的挫折,有的人能够一如既往地生活,但消极的人经常会感受到这种微不足道的痛苦。当那些别人满不在乎,你却如临大敌的痛苦越来越多时,你就会变得越发消极悲观。
消极的心理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最大阻碍,因为他们往往会活在灰色的世界中,哀怨沉沦,丧失了斗志,看不到明天。然而,他们只是用自己悲观消极的眼光看待世界,而并非世界已经失去了色彩。罗伯特·斯库勒就曾为乐观者和悲观者划出了界限。悲观者会说:“我只有看见了才会相信。”乐观者会说:“只要我相信,我就能看见。”
雨婷最近正在节食减肥,有一天,同事邀请她去参加聚会,她在去之前明确地表示自己只喝一点酒,不能吃任何油腻的东西。但是,在聚会的过程中,气氛越来越高涨,她忍不住吃了一点烤肉。回到家之后,她失望地对自己说:“就是因为今天晚上没有控制住自己,之前做的努力都白费了。我真是太没用了,总是经受不住诱惑,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坚持。既然减肥计划失败,那我就干脆痛痛快快地吃一顿好了。”
消极悲观的人认为坏事的发生都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所以,对每一件事情的解释,他们都会倾向于不好的一面。就像案例中的雨婷一样,她将失控的原因归结为自制力差,而且通过一次失败就完全否定了自己。如果这种错误的认知得以延续,那么他们就会相信,生活中这些糟糕的事情,一直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他们还会将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就归因为侥幸。
但是,积极乐观的人不会陷入这种错误的认知,虽然他们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并不比悲观者少,然而,他们会认为这些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并不会束缚自己前进的脚步。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客栈里。在考试之前,他做了三个梦:第一次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次梦到自己在下雨天,戴着斗笠还打着伞;第三次梦到自己和心爱的女子背靠背躺在一起。
这三个梦似乎都有深意,于是,他找算命先生帮自己解梦。算命先生听说之后,便让他放弃科举,直接回家去吧。秀才心中不解,询问原因。算命先生解释说:“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和心爱的女子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决定收拾东西回家。客栈老板感觉非常奇怪,问道:“不是明天就考试了吗?怎么今天就回家了?”秀才将自己的梦和算命先生的话告知了老板,老板笑着说:“我觉得你应该留下来,你想想看,墙上种菜是‘高种’的意思;戴斗笠打伞说明你有备无患;和心爱的人背靠背躺在一起,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到了。”
秀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打起精神参加考试,最终居然高中了探花。其实,每个人都有悲观的情绪,但千万不要把悲观当成习惯。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在悲观的世界,他就会永远感受不到快乐。生活中的很多事,往往都是因为自己的心态改变而改变,如果你能够换一种心态,那你就会有更多的快乐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