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押司宋江,求见大当家
梁山,聚义厅。
“秦明兄弟,何不加入我梁山?”
“从此以后,你我兄弟,好并肩作战!”
听到林冲说这话,秦明脸上的欢快表情稍微敛了一敛,放下酒杯,没有说话,却摇了摇头。
“哥哥,我毕竟是官兵。”
说话的声音很涩。
林冲也不勉强,因为这一点,早就被大当家的考虑了进去。
早就猜测到,秦明可能不会这么轻易投降,毕竟,秦明是青州的兵马都统制。
是个还蛮大的武官。
脑子又没问题,怎么会轻易的放弃这个官,来投靠梁山贼寇呢?
一个是为朝廷效力,一个是给山寨效力。
那能一样嘛?
林冲不着急,继续和秦明喝酒聊天,等这一桌子菜吃了差不多了,林冲起身,笑道:“秦明兄弟,来我梁山也有几日了,可从来没让你看过梁山,是我这个做兄弟的失职。”
“今日,趁着酒兴,我带你转一转这梁山。”
“也让你看看哥哥我,平时住的地方怎么样?”
秦明吃了一惊,道:“哥哥,你莫非是喝醉了不成?我是阶下囚犯,如何能自由出入梁山?”
“哎,兄弟,此言差矣。”林冲道:“你是阶下囚犯不假,但做哥哥的我,还是有权利,让你看一眼梁山的。”
“除非你想要逃跑,陷哥哥我于不仁不义之中。”
“那怎么会!”秦明赶紧摆手,他才不会做这种事情呢。
林冲便让狱卒过来,给秦明的监牢,打开了枷锁,他带着秦明走了出来。
然后,在秦明越来越震惊的眼神中,林冲面色平静的,介绍着关于梁山的一切。
石宝路过时,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就知道,这个叫做霹雳火秦明的,完了!
因为眼前这副场景,他特么太熟悉了。
当初他和青面兽杨志一起上山后,就是这样子,就是这副表情……
现在,梁山比以前发展的更好了,看秦明,能抗多久!
想到这儿,石宝也不由的想起了青面兽杨志。
这个有过一面之交,一起上山的兄弟,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
却说青州府知府慕容彦达,弃了李师师秦明之后,一路狂奔而走。
他惶急如丧家之犬,一口气跑到了青州地界,仍不停歇,直到了青州城内,才算是微微松了口气,连日的奔波,让他疲累不堪。
立即就要回家休憩,这时,他的一个属下张统制一脸谄媚笑容,凑了过来。
“大人,恭喜恭喜啊。”
“何喜之有?”
“杨戬大人派了家里仆人,专程在府中等你。”
“我观那仆人,多是杨戬大人亲信,大人得杨戬大人这颗大树,自然大喜了!”
张统制这话说的满脸羡慕,又极尽拍马之能。
本以为要得慕容彦达一个口头奖赏,却不想慕容彦达一脚将他踹开,大骂道:“滚!”
张统制吓了一跳,瞬间满脸郁闷,不知道这记马屁,怎么就拍到了马腿上了?
却看到慕容彦达一脸踌躇,满脸都是焦灼,最后只能一咬牙一狠心,去找杨戬派来的仆人。
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他丢了李师师,杨戬肯定不会轻易的善罢甘休,但这事情,还是得和杨戬通一口气。
刚刚进府,入了厅堂,那等着的杨戬仆人,立即拱手道:“国舅爷,小人受杨大人之命,前来报信,先恭喜国舅爷,大功就在眼前了。”
慕容彦达却瞬间一阵头皮发麻,他现在最害怕听到的,就是“恭喜”这两个字。
可这人看似不起眼,却是杨戬的亲信,他不敢像对张统制那样,随口责骂,只好喏喏道:“什么功劳?”
“国舅爷,杨大人将师师姑娘的画像,交给了当今官家。”
“官家看后一阵惊叹,极为满意,催促杨大人,快将师师姑娘送到京城。”
“杨大人不忘国舅爷辛苦之功,向官家举荐。”
“官家大感安慰,说国舅爷才是国之栋梁,真正肯为官家分忧之人。”
“已准备下旨,给国舅爷升官了。”
杨戬仆人说了这话后,也是满脸喜色,甚至都等着眼前这位国舅爷的封赏。
一般这等好消息,他这个传递消息之人,肯定要受到主人相当隆重的对待的。
到时候,给些银两绝对不在话下。
可没想到,他这边才刚刚说完,这国舅爷慕容彦达,居然“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旋即痛哭流涕了起来。
“我对不住皇上,对不住杨戬大人,对不住师师姑娘……”
慕容彦达哭的很伤心,绝对没有丝毫的伪装。
他是真的哭死啊。
好好一桩美事,让他给办砸了。
一番痛哭流涕之下,没什么注意的他,已经尽数将所有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了,他描述中,肯定不是他为了贪功,所以去惹了梁山军,而是被梁山军劫道了。
然后各种说梁山军如此如何厉害,什么人人神兵利器在手,什么人人都是锁子宝甲。
对这,无论是杨戬这仆人,还是跟着进来的张统制,都是不相信的。
一帮贼寇而已,怎么可能有这种装备?明显是这慕容彦达为了推卸责任,而故意夸大。
几人大眼瞪小眼,都没有办法。
慕容彦达因回到了青州而保住性命的喜悦,也彻底被冲散了。
抓着头皮开始想办法,后来又叫来了他的几个亲信,包括他的师爷,一起出主意。
师爷道:“大人,那李师师此时多半已经陷落在梁山,相信以她的容貌,梁山贼寇定然不至于加害,最多欺辱罢了。”
“但小人猜测,师师姑娘是完壁之身这条信息,官家应该是不知道的。”
“甚至,官家可能已经下意识认定,师师姑娘,并非完壁,毕竟,师师姑娘,出身勾栏之中。”
“所以,只要能救回师师姑娘,再由杨戬大人帮忙遮掩,师师姑娘多半也不会主动坦诚梁山之行的不堪遭遇,那时候,大人,仍旧是大功一件。”
这话让慕容彦达眼睛一亮,直叹高明,道:“你这般说,的确很有道理,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救回师师姑娘,就一切都好办了。”
“哈哈哈,果然天不亡我慕容彦达!”
张统制道:“大人,小人建议,不如寻一个梁山附近的人,最好和各路绿林好汉有些牵扯,道上有些名气,能够和梁山搭得上话的,说不定能将师师姑娘给赎回来。”
师爷立即道:“我听闻,郓城县有一个做押司的小吏,唤作宋江。”
“为人很是仗义疏财,平生不论谁来投奔,无论高低贵贱,他都必然诚心对待,在绿林中,闯下了好大的名气。”
“人称及时雨。”
“想那郓城县离梁山最近,宋江这帮人,去做这说客,最好不过了!”
张统制赶紧道:“我也听过这个宋江,听说是极有义气的。”
“他若出面,梁山肯定多少会给几分薄面。”
慕容彦达听罢,不由点了点头,道:“好,那就郓城县宋江。”
“派人持我名帖,去郓城县找他。”
“若宋江办成此事,我保举他做官!”
......
虽然习惯性称呼中,有官吏这个词,但在古代,尤其是北宋,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官是由朝廷任命的,所以叫做朝廷命官,是真正的国家干部。
有晋升空间,手中也有大权,要管理一方,需要有自己的施政理念。
但吏,从身份上来讲,其实就是官聘请的,属于官的助手之类。
靠的就是一些自己的专业知识,比如文书方面,比如巡捕治安方面等,来获得上官的信任和重用。
但是吏基本上,是没有晋升空间的。
所以,虽然时常说九品芝麻官,但九品官可不小,至少也是一县的父母官。
反倒是吏,比如宋江,朱仝,雷横这些人,无论干的多好,只要换了新的知县,知县不喜欢他们,他们就能被冷遇,甚至辞退,可以说,极其没有保障。
是以,对宋江这个官迷来说,当眼前摆了一条,可以成为官的路,那就是天降大喜。
宋江知道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是皇亲国戚,是国舅爷。
国舅爷的能力必然不小,是有机会保举他做官的。
所以,当慕容彦达派人持着名帖,联系了宋江后,宋江很开心就同意了。
这事情,无论他能做好,或者做不好,都要努力试一试。
旋即,留下送名帖之人,殷勤招待。
招待的地方,就是郓城县现在最出名的酒楼,龙门客栈。
把人送走后,宋江就开始琢磨,如何完成慕容大老爷的交代。
次日宋江就出发了,带着马车车队,还有十几个雇佣的仆从。
浩浩荡荡,往梁山而去。
不过,离梁山地界越近,宋江内心越是忍不住紧张。
上次,济州府知府派了厢军,又结合了郓城县县衙,
共两千官兵,又给予了十日的补给,去征缴梁山贼寇,却败的干干脆脆。
虽说绝大部分官兵,不是被梁山军给斩杀了,就是被俘虏了。
但终还是有一部分逃回了郓城县和济州府。
而这些士兵口中,梁山军个个如天神一番,威不可挡,才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这样的梁山军,这样的梁山,还是给了他极大压力的。
行路都有些畏畏缩缩,紧张不已。
这日,才到一处破落的村庄前,以宋江对梁山的了解,知道离梁山尚有一段距离,却看到,居然有人守着路口。
这些人足足有百人之多,都身披铠甲,手握锐利长枪,好不威风。
“站住,你是何人,何故来梁山地界?”
“莫非是来投靠的贫民?”
有人站出来,目光如电般,扫视着他们。
宋江愣了一下,暗想怎么此处就有兵丁?
梁山就算要派兵把守,不也应该把守山寨要道吗?
这可离梁山有着极远的距离啊。
但也不敢多问,恭敬道:“烦请禀告,小人是郓城县押司宋江,特奉了知府老爷命令,来和梁山大当家谈一桩生意,还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