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她,权臣步步诱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暗室藏机

裴府的清晨来得格外早。

沈知意天不亮就醒了,身上的伤还在隐隐作痛。她轻手轻脚地穿好那套粗布衣裙——比浣衣局的稍好些,但仍是下人打扮。

窗外,东方才泛起鱼肚白。她借着微光打量这个小小的房间:一床一桌一柜,简朴却干净。桌上甚至摆着一盏油灯和几本书,这在奴婢的住处是极为罕见的。

“姑娘醒了?“一个年约四十的妇人推门进来,手里端着铜盆,“老奴姓赵,是这院子的管事。大人吩咐了,姑娘伤好前不必干重活,先熟悉府中规矩。“

沈知意接过铜盆,水温刚好:“多谢赵嬷嬷。不知大人平日有何喜好忌讳?“

赵嬷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是没想到这罪女如此知礼:“大人寅时起身练剑,卯时用早膳,最爱龙井,不喜甜食。书房重地不许人擅入,衣物每日辰时送去浆洗房...“

沈知意仔细记下,末了问道:“奴婢的职责是?“

“负责大人贴身衣物搓洗,兼带整理书房。“赵嬷嬷顿了顿,“大人特意交代的。“

沈知意眸光一闪。整理书房?这可不是寻常婢女能接触的差事。裴砚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奴婢明白了。“

待赵嬷嬷离开,沈知意迅速洗漱完毕,将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她对着铜镜练习了几种表情:温顺的、惶恐的、感恩的...最后定格成一张平静无波的脸。

——在这龙潭虎穴里,任何情绪都是破绽。

辰时初,沈知意抱着裴砚换下的衣物走向浆洗房。裴府比想象中要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却处处透着冷清。仆从不多,见了她也只是远远行礼,无人敢上前搭话。

“你就是大人新带回来的丫头?“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

沈知意转身,看见一个穿着绸缎比甲的丫鬟,约莫二十出头,眉眼间透着精明。

“奴婢沈知意,见过姐姐。“

“谁是你姐姐!“那丫鬟冷笑,“我乃大人贴身婢女翠浓,伺候大人五年了。你一个罪奴,也配与我姐妹相称?“

沈知意低头:“奴婢失礼了。“

翠浓围着她转了一圈,目光如刀子般在她脸上刮过:“长得倒是有几分姿色。不过我警告你,别动什么歪心思。大人带你来不过是可怜你,若你敢...“

“翠浓。“一个低沉的男声打断了她。

沈知意抬头,看见裴砚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他今日换了身靛青色常服,腰间只悬了一块白玉佩,比昨日少了几分凌厉,却更显清贵。

“大人!“翠浓立刻变了脸色,笑容甜得发腻,“奴婢正教这新来的规矩呢。“

裴砚看都没看她一眼:“下去。“

翠浓脸色一白,不甘心地瞪了沈知意一眼,悻悻退下。

“过来。“裴砚对沈知意道。

沈知意抱着衣物走近,闻到一股淡淡的沉香味,混合着晨露的清新。她垂首而立,目光刚好落在他腰间——那块白玉佩上雕着繁复的纹样,像是某种家徽。

“伤如何?“裴砚问。

“谢大人关心,已无大碍。“

“今日起,你负责书房整理。“裴砚转身走向回廊,“跟上。“

沈知意心头一跳,快步跟上。两人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座独立的小院。院门上书“静观斋“三字,笔力遒劲,似出自裴砚本人之手。

推门而入,迎面是一排排檀木书架,上面整齐码放着各类典籍。正中一张黄花梨大案,上面堆满了奏折和文书。西侧设了一张矮榻,东面墙上挂着一幅《江山雪霁图》,气势磅礴。

“每日辰时三刻进来打扫,案上文书不得乱动,书籍按编号归位。“裴砚指向角落的一个小几,“那里备了茶点,你可用些。“

沈知意暗暗记下书房布局,尤其是那幅画——画轴略歪,像是经常被移动。

“奴婢记下了。“

裴砚忽然走近一步,居高临下地俯视她:“沈知意,你可知为何带你回来?“

沈知意呼吸微滞:“奴婢愚钝,不敢揣测大人心思。“

“因为你聪明。“裴砚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刀,“聪明人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该记,什么该忘。“

沈知意抬眸,对上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奴婢只记得大人的恩情。“

裴砚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笑了:“很好。“他转身走向书案,“今日我要入宫议事,午时前回来。希望到时书房已整理妥当。“

“是。“

待裴砚离开,沈知意长舒一口气。她先按部就班地打扫起来,动作轻缓,不发出一点声响。一边打扫,一边暗中观察书房布局。

那幅《江山雪霁图》果然有问题——画框边缘有细微的磨损痕迹,像是经常被掀起。沈知意不动声色地擦拭着附近的书架,耳朵却竖起来听着外面的动静。

确认无人后,她轻轻掀起画卷一角——后面竟是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几本册子,最上面那本封皮上赫然写着“永和二年谋逆案“。

沈知意的手微微发抖。永和二年,正是她父亲获罪那年。她迅速翻开册子,里面详细记录了沈明堂一案的审理过程,还有一份名单——都是当年涉案的官员,大部分已被处决,少数流放。

翻到最后一页,她瞳孔骤缩——页角有一个小小的墨点,形状像是一只展翅的鸟。这与她在浣衣局库房发现的碎布上的徽记一模一样!

“果然有关联...“沈知意心跳如鼓,正想细看,忽听外面传来脚步声。

她迅速将册子放回原处,放下画卷,退到书案旁假装整理文书。刚站定,书房门就被推开。

“大人不是入宫了吗?“沈知意故作惊讶。

裴砚站在门口,目光如炬:“忘了拿奏折。“他缓步走向书案,视线却扫过那幅画,“整理得如何?“

“回大人,已经完成。“沈知意低头,掩饰眼中的慌乱。

裴砚拿起几本奏折,忽然道:“你动过那幅画。“

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沈知意心头狂跳,面上却不露分毫:“奴婢擦拭画框时不小心碰歪了,已重新挂正。请大人责罚。“

裴砚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伸手抬起她的下巴:“沈知意,你知道说谎的下场吗?“

沈知意被迫与他对视,在那双漆黑的眼睛里看到了危险的信号。但她不能退缩:“奴婢不敢欺瞒大人。“

“是吗?“裴砚拇指摩挲着她的下巴,力道不轻不重,却让人毛骨悚然,“那你告诉我,暗格里有什么?“

沈知意呼吸一滞。他知道了!是在试探,还是确有证据?

“奴婢不知什么暗格。“她决定赌一把,“若大人不信,可搜查奴婢。“

裴砚忽然笑了,松开手:“不必了。“他转身走向门口,“继续整理吧。记住,好奇心会害死猫。“

房门关上后,沈知意双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她深呼吸几次才平复心跳。裴砚到底看没看见?若是看见了,为何不拆穿?若是没看见,又为何突然提起暗格?

太多疑问,却找不到答案。

午时前,沈知意完成了书房整理。她按捺住再次查看暗格的冲动,规规矩矩地退出书房,回到自己的小屋。

刚关上门,她就从袖中抽出一张对折的纸——方才情急之下,她从那本册子里撕下了一页,正是名单的最后一页。

展开细看,上面记录着三个名字,均被朱笔勾画,表示已处决。但在最下方,还有一行小字:“飞鸟未尽,良弓需藏。“

沈知意蹙眉。这行字墨迹较新,应是后来添加的。什么意思?谁写的?与那个鸟形徽记有何关联?

正当她思索间,门外传来赵嬷嬷的声音:“沈姑娘,用午膳了。“

沈知意迅速将纸条藏入床板缝隙,应声出门。

膳房设在偏院,下人按等级分开用膳。沈知意作为新来的,被安排在角落。她刚坐下,就听见隔壁桌两个丫鬟的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礼部张大人昨晚暴毙了...“

“嘘...这月第三个了...“

“都说死状可怖,七窍流血...“

“据说裴大人奉旨查办...“

沈知意筷子一顿。礼部张大人?如果她没记错,这人曾是父亲的门生,后来在案发时倒戈,指证父亲谋反。

一连串暴毙,都是当年涉案官员...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喂,新来的!“翠浓不知何时站在她面前,趾高气扬地指着门外,“赵嬷嬷叫你去浆洗房帮忙!“

沈知意低头应是,起身时“不小心“碰翻了汤碗,汤汁溅在翠浓裙摆上。

“你!“翠浓气得脸色发青。

“奴婢该死!“沈知意慌忙掏出手帕去擦,却被翠浓一把推开。

“滚去浆洗房!回头再收拾你!“

沈知意唯唯诺诺地退下,转身时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翠浓这一闹,倒给了她名正言顺离开的理由。

浆洗房在后院最偏处,沈知意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两个婆子的对话。

“...又是那东西...“

“嘘...小心隔墙有耳...“

“...飞鸟令再现...大凶之兆...“

飞鸟令?沈知意心头一震。这与她发现的徽记和那行字是否有关联?

她故意加重脚步,里面的谈话立刻停止了。推门进去,两个婆子神色慌张地站在大木盆旁,盆中漂浮着几件衣物。

“嬷嬷让我来帮忙。“沈知意柔声道。

“啊...好,好。“其中一个婆子勉强笑道,“姑娘就帮着拧干这些衣裳吧。“

沈知意点头,挽起袖子开始干活。眼角余光却瞥见婆子们迅速收起了一件黑色衣物——那衣角上,似乎绣着什么图案。

傍晚时分,沈知意被唤去裴砚书房。推门进去,只见裴砚正在批阅奏折,烛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锋利的线条。

“大人。“她轻声唤道。

裴砚头也不抬:“研墨。“

沈知意轻步上前,跪坐在案边开始研墨。书房里只有墨条与砚台摩擦的细微声响,和裴砚偶尔翻动纸页的声音。

“今日宫中死了个官。“裴砚突然开口。

沈知意手腕一颤,墨汁溅出少许:“奴婢听下人们议论了。“

“礼部侍郎张承。“裴砚放下笔,抬眼看她,“你父亲的得意门生。“

沈知意低头:“奴婢与父亲已无瓜葛。“

“是吗?“裴砚轻笑,“那你可知,张承死前留下血书,称当年指证沈明堂是受人胁迫?“

沈知意猛地抬头,又迅速低下:“奴婢不知。“

“沈知意。“裴砚忽然凑近,呼吸几乎喷在她耳畔,“你想为沈家翻案,是不是?“

沈知意心跳如擂,却强自镇定:“奴婢只求苟活,不敢妄想。“

裴砚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伸手抚上她的脸颊:“你很像她。“

“她?“

“我妹妹。“裴砚的声音忽然变得遥远,“她也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沈知意愕然。裴砚有妹妹?为何从未听说过?

不等她询问,裴砚已收回手,恢复了那副冷峻模样:“退下吧。明日早些来书房。“

沈知意行礼退出,满腹疑问。回到小屋,她取出那张偷来的纸页反复查看,忽然在烛光下发现纸背有极淡的印记——像是曾被另一张纸压住,留下了些许墨迹。

她蘸水轻轻涂抹,渐渐显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一只展翅的鸟,与碎布上的徽记一模一样!

“飞鸟令...“沈知意喃喃自语。这到底是什么?与父亲的案子有何关联?裴砚又为何对她若即若离?

夜深了,府中渐渐安静下来。沈知意正欲熄灯就寝,忽听外面一阵骚动。

她推开一条窗缝,看见几个侍卫抬着裴砚匆匆进院。裴砚面色苍白,胸前一片血红,似是受了重伤。

“快请太医!“

“不行...大人吩咐...不能声张...“

“那怎么办?箭上有毒...“

沈知意心头一跳。裴砚遇刺?谁会对他下手?

她犹豫片刻,还是推门而出:“我会些医术,或许能帮上忙。“

侍卫们警惕地看着她,最终还是赵嬷嬷拍板:“让她试试!大人伤势耽搁不得!“

沈知意被带入裴砚卧房。床上的男人双目紧闭,额上冷汗涔涔,早已没了平日的凌厉。他的衣襟被撕开,露出左胸一处箭伤,周围皮肤已呈青紫色。

“准备热水、干净布条,再找些白酒来。“沈知意冷静吩咐,同时检查伤口,“箭头已取出?“

“取了,但毒未清。“一个侍卫答道。

沈知意点头,用白酒清洗伤口后,俯身将毒血吸出。一口又一口,直到血色转红。

“去厨房取些绿豆和甘草,熬成浓汁。“她边处理伤口边道,“再找找府中有无金银花或黄连。“

赵嬷嬷连忙派人去办。沈知意用热水擦拭裴砚的脸和手,发现他右臂内侧有一个小小的刺青——又是一只飞鸟!

这一夜,沈知意守在裴砚床前,定时喂药、换药。天蒙蒙亮时,裴砚的高烧终于退了。

“水...“他虚弱地唤道。

沈知意连忙扶起他,将水杯递到他唇边。裴砚喝了几口,忽然睁大眼睛:“是你...“

“大人伤势未愈,不宜多言。“

裴砚却抓住她的手腕:“为何救我?“

沈知意垂眸:“大人对奴婢有恩。“

“说谎。“裴砚声音虽弱,目光却依然锐利,“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沈知意沉默片刻,轻声道:“真相。“

裴砚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笑了:“你会后悔的。“说完又昏睡过去。

沈知意轻轻掰开他的手,替他掖好被角。转身时,她注意到床头小几上放着一封拆开的信,信纸一角露出半个鸟形印记。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抽出了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飞鸟归巢,旧债当偿。沈氏女在侧,慎之。“

沈知意手一抖,信纸飘落在地。

裴砚的伤、暴毙的官员、神秘的飞鸟令、与她父亲案子的关联...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而裴砚,在这盘棋中又扮演着什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