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血拉二胡到武林神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画师

大周神都非节庆日,严格执行宵禁政策。

歇憩一夜。

早起看了看纸上卡面誊画脂粉已干,看着那画面,忽然心生他念。

将那纸面收起。

再度摊开纸张,唤出“明月-倾城之恋”卡面开始誊画。

聂人王卡面想象中的颜盈身上穿的是雄霸给的精美华服,衣服细节繁复华美,映着卡中人太过美艳,神色过于有感染力,而且画工显然不是古典国画美人那种风格,是现代受过西方影响国画那种追求人物画。

卡面虽是仿古之风,但恐怕会被画师看出不是大周风格,且华服美人容易引起误会。

相较而言。

明月的卡虽然是白金卡,但卡面给人的惊艳程度要小。

明月的卡面是竹林中美人剑舞,含情脉脉,竹叶纷飞。

更有国画写意的意境,而且人物画风和颜盈那张卡类似。

陈青云打算先用明月的卡面试试水,找到合适画师,再把颜盈的卡面给出去。

大佛佛目慈悲、华服美人坠落。

考虑这是大周,陈青云还是有点政治敏感度的。

又忙碌一早上,等到敲钟开坊,陈青云换上新衣出门。

人靠衣装,从逆旅出来时,看起来不再是那脏兮兮模样,倒像个寒门士子。

没办法。

神都琴棋书画相关市集在北市,只洛水一河之隔,南北两市却是两片天地。

神都王公贵族,王侯将相住宅多在城西、城北两片挨着皇城的坊街,北市由此便成神都游学士子、才子佳人聚集之所。

不打扮一番,进那种“高端”场所,反而容易引起瞩目。

他在城中怕被认出,不敢过分招摇,等到街市人声鼎沸时,专往人多地方挤,混在人群中往北市去。

进入北市。

很快就在坊市找到画集。

神都的士子是真的多,女帝登基后广开科举,寒门士子和江湖人士有了一条通过科举、武举上升的通道。

但封建王朝冗官冗员始终是问题,实缺官就这么多。

大周勋贵子弟从出身就能通过门荫获得官身,另有沿袭开国军功制度大量战场立功的府兵、兵募等着勋位官身,加之下层吏员流外入流等待补缺,现在又加上科举武举的进士。

在神都有虚衔,没实缺的勋贵子弟、科举士子、武举人士和各地流外入京等待官缺录用的选官不要太多。

他们主要集中所在地,便是神都北市。

陈青云在画集转了一圈,集市上释道神像、人物、仕女、马、宫殿台阁、山水各色画像琳琅满目,看得眼花缭乱。

但一路看下来,大多画风不太对味。

好在大周神都是国都,最不缺各种各样画风的画师,他很快在集市上找到一个卖的画建筑偏写实风格的画师。

打眼一看,居然是个西域人。

陈青云看他挂着的好几张建筑画,发现对方建筑画非常匠气,线条冷峻,棱角分明,竟给他工科绘图之感,更古怪的是画图有透视,有大小视点。

可惜,他的仕女图看的陈青云直皱眉,潦草写意,线条简单,跟怪奇漫画似的。

本来都想走了,可又看到他的神像图,佛像,神像,又有那种冷峻匠气。

陈青云要的就是这种匠气,他就希望画师直接照着他誊画下来的卡面等比例描摹放大,不要有个人理解和风格。

陈青云开口:“这位先生,我有画作,欲雇你摹写,可否?”

这西域人一口洛阳官话比陈青云还麻溜:“摹写画?原画拿来我看。”

“这个。”陈青云从牛皮袋里,取出早上刚描摹的明月卡面。

那画师看宣纸缓缓铺开,空白一片,没等看完,就激动出声:“嗯?你这人,莫不是来消遣我?”

等陈青云铺开,露出纸上只不过巴掌大小的图画,他先是瞪大眼睛愤怒,继而发现那画作虽小,但细节非常丰富,线条分明,人物......

“人像怎么能这么画?”画师的愤怒很快变成讶然,惊异,“人像居然可以这么画?这是你画的?你怎么用工匠建筑的画法画人像?这是什么,炭粉,胭脂?你、你怎么用这些东西作画?”

陈青云看他对着画手碾、鼻闻,直皱眉头,却不回答他任何问题,只问:“你就说能不能给我摹写成正常画作大小?要多久?”

画师想了想:“两天。”

“我晚上就要。”

“你这个画这么小,画里的东西却不少,一天之内,怎么可能?”

“你照着画就行,可以不上色。画资尽管开口。”

画师瞪大眼睛,怒视陈青云:“你在羞辱我!”

“那算了,我找别人。”

“等等!阁下就这么急?”

陈青云默不作声。

画师一咬牙:“好,一天!你等我收拾东西,这里不方便作画,我带你到我住的地方去。”

“先说好多少钱?”

“二两!”

......

画师收拾摊位很快,背着画篓在前领路。

一路向西。

陈青云越走越皱眉。

等一路过洛水,行至百工坊,遥遥可见洛水河畔皇宫那里即将竣工的皇城地标性奇观,朝廷聚铜钱百万亿熔铸铜铁,高耸入云的天枢铜柱。

在大多建筑大多木石结构,看起来生产力不高的大周,乍见这样一个铜筑奇观,金光灿灿,如定海神针般顶立皇城,饶是陈青云也暗暗咋舌。

这样的奇观在神都皇城原本有三个,原本还有号曰万象神宫的明堂、天堂两个佛塔形建筑,塔高三十丈,外五层内九层,庄严肃穆,尽显威严。

可惜在陈青云穿越前上个月,万象神宫失火烧塌了,如果陈青云推测没错,烧毁万象神宫的,便是此身旧主。

如今,万象神宫正在重建。

洛水河上货船不息,无数徭役如蚂蚁般忙碌,从皇宫侧洛水渡口搬运巨木砖石,往天枢后皇城明堂、天堂上元节被烧塌废墟空地移动。

没来由的,陈青云浮出一个念头:奇观误国。

陈青云已经猜到,他找的这个西域画师,应是大周朝廷工部下属应募而来,即将参与重建万象神宫的百工匠人之一。

原来真是搞建筑设计的工画匠,难怪画作那么“匠气”。

好在正如所料,画匠不是要带陈青云往皇宫那边去,而是转道南方,往百工坊住宅区去。

很快,在名为于跋乎的西域画匠带领下,二人进入百工坊一个看起来颇为破落的宅院里。

某种意义算大周帝都合租房,画匠只住在宅院内其中一间窄间。

“于先生原来是工部吏署?”

“怎么,看不起工画匠?”

陈青云不太想跟他说话:“...于先生,还是请赶快动笔吧。”

陈青云临摹卡面一笔一划都是工程绘图线条,出于匠人思维,于跋乎很快理解了陈青云想要的是等比例放大,且很快弄懂画中人物的绘画方式,线条、阴影、轮廓,尽是匠气线条,全无意境写意。

于跋乎在画桌上一路描摹,越摹画越兴奋。

画像明明充满匠气,可整体却又能隐约透出写意意境来。

他很快理解了这画作的构图巧思,场景人物结合方式。

他忍不住看向陈青云:“这真是你画的?”

陈青云不搭腔,眯眼好似睡着。

他自问自答:“不是。要是你自己画的,你应该将它投册公府,而不是来找我。此画亦是描摹尔,用炭笔胭脂作图,倒是巧思。”

陈青云就是不搭话。

画匠自讨没趣,干脆住嘴,继续描摹不停。

就这么沉默坐等大半天。

于跋乎画完,点色完毕,停笔。

陈青云这才起身看画:“好。”他随手将碎银两放在画桌,“这画我很满意。”

“唉,还不能收,等墨干还要一时三刻,墨干还要补色。你是真不懂?”

“...这眼看就关坊闭市了,我带回去晾干。”

“你!我宁愿毁此画作,也不愿你这般作践它!说好一天画完,若你开坊时来找我,闭坊前就能带走,正好一天!”

陈青云皱起眉头,一时不知这画匠究竟是性子轴,还是别有企图。

沉默上前,右手拍桌,散碎银两忽地飞起,落入手中。

而桌上其余事物却竟纹丝不动。

这一手给于跋乎看傻了:“你、你、你想干什么?”

陈青云从他面前镇纸拿起自己那张草图收卷塞进牛皮袋中,慢条斯理说道:“这地方不难找,我明天再来,找你拿画。”

说完,登时转身。

行至门前。

隔空一拉,门扉自开。

目送陈青云迈步而去,于跋乎摸了摸额头冷汗,一时间龇牙咧嘴。

往门口看了看。

确认陈青云走出宅院,他呆愣片刻,摇头关门。

门一关。

于跋乎脸色沉下,似乎在做某种挣扎。

不一会儿,下定某种决心,他整个人行动迅速,立刻从床下拉出炭盆,点火烧炭。

上元节刚过去没多久,二月春寒料峭,烧炭取暖本不足为奇,只是这于跋乎烧炭不为取暖,而将炭火移至画作边,加速墨干、焦急补色。

只一刻多时间过去。

画上墨迹尽干。

他二话不说,将画作卷起,熄灭炭火,简单收拾行囊。

将那画作打包塞进画轴,快步出门,直奔馆驿租借马匹,往城门方向而去。

陈青云躲在暗处,给看愣了:“这家伙,是要出城去?离闭市关坊不到一刻,离都城关门也只两刻,他这么拼,到底是在干嘛?”

紧皱眉头。

回头望了望实际穿越后,只真正在城里逛了不到一天的大周神都。

心中莫名:“既然被我选中的画师都出城了,那便不如就此拜别这大周神都,远离纷争。等练就盖世武功,再回来看看此世都城繁华。”

如此想着,便不再犹豫,快步跟上那牵马直奔城门方向、不敢在西城区骑行的画师而去。

不多时。

神都西南角,厚载门。

目送画师出城。

陈青云默默跟上。

和别的城门一样,守军并不严格检查出城百姓的官凭路引。

陈青云此刻平民士子打扮,出城格外的轻松。

但意外总是突然而至。

出城门外,还没等他快步去追已经策马西去的画师,路过一个正在收摊的茶摊时,忽然就感觉有视线在他身上停留。

陈青云没有去看落在身上的视线来自何人,只暗暗吸了口凉气。

“好家伙,搁这等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