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8章 初探龙潭(下):交织的情报与暗藏的危机
就在陆扬细致勘察东街头的同时,王磊也正一头扎在西街头的喧嚣里。他没有启智那样的超级AI辅助,但凭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和陆扬反复叮嘱的要点,也努力地东张西望,将所见所闻拼命往脑子里塞。
“乖乖,这边比扬哥那边好像还要热闹几分!”王磊抹了把额头渗出的汗,心里嘀咕着。西街头入口处,几个卖小吃的摊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尤其是那个炸油糕的,金黄的油糕在锅里翻滚,香气勾得人直咽口水。他牢记陆扬说的“特别热闹的地方要多看几眼”,便挤过去瞅了半天,估摸着那摊主一天少说也得赚个几十块。
他继续往里走,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一个卖“的确良”布料的摊位前,几个妇女正为了一毛钱的价格争得面红耳赤;不远处,一个卖二手自行车的汉子,唾沫横飞地吹嘘着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都响”的凤凰牌自行车。
“扬哥说要注意那些本地混混的聚集点……”王磊一边走,一边警惕地留意着。果然,在一个挂着“友谊商店”牌子(其实就是个卖烟酒零食的小卖部)的门口,几个穿着花衬衫、头发抹得油光锃亮的小青年正聚在一起抽烟打屁,不时有摊主路过,点头哈腰地递上一根烟。王磊心头一凛,赶紧低下头,快步走了过去,心里默默记下:“友谊商店门口,疑似一窝。”
他看到一个摊位前冷冷清清,摊主是个戴眼镜的瘦弱中年人,面前摆着几本翻得卷了边的旧书和一些发黄的旧画报。“这种地方,扬哥说也要注意……”王磊挠了挠头,实在想不通这种没人气的摊子有什么好注意的,但还是多看了两眼,那摊主似乎也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茫然地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去摆弄那些旧书。旁边不远,就是一个废品收购点,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一股铁锈味传出来。
一个多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王磊觉得自己两条腿都快跑细了,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杂七杂八的信息,好的坏的,有用的没用的,乱糟糟一团。他看了看手腕上那块老旧的“宝石花”手表,时间差不多了,便急匆匆地朝着街尾那棵歪脖子老槐树赶去。
老槐树下,陆扬已经等在那里了,正靠着树干,目光平静地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扬哥!”王磊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一屁股坐在树下的石墩上,“可算找着你了!你那边怎么样?”
陆扬微微一笑,递过一个水壶:“不急,先喝口水,喘口气再说。”这是他出门前特意准备的,用旧军用水壶装的凉白开。
王磊也不客气,接过来“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口,这才抹了把嘴,兴奋地说道:“扬哥,我跟你说,西街头那边可真是……真是五花八门!卖什么的都有!我看到好几个摊子生意特别火爆!”
“哦?具体说说看,哪些摊子生意好?卖的是什么?”陆扬不急不缓地问道,他的声音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西街口那个炸油糕的,还有卖的确良布料的,围着的人最多!尤其是那个的确良,好家伙,那些大婶大妈为了几尺布,差点没打起来!”王磊比划着,语气夸张。
陆扬点点头:“嗯,的确良现在确实是紧俏货,利润不低。还有呢?有没有注意到什么特别的商品,或者价格特别离谱的?”
“有有有!”王磊一拍大腿,“我看到好几个摊子卖那种带拉链的喇叭裤,就是港片里那种,一条要十几二十块呢!还有电子表,亮闪闪的,摊主说是进口货,一块要三十多!乖乖,比我爸一个月工资都高了!”
“喇叭裤,电子表……”陆扬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这些与他用启智观察到的东街情况基本吻合,看来这些商品在整个二道街都是热门。他看向王磊,继续问道:“除了这些,你有没有留意到一些……嗯,行为比较特别的人?”
王磊立刻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扬哥,你真是神了!西街头那边,靠近那个‘友谊商店’,我看到好几拨人,一看就不是正经做买卖的。他们也不摆摊,就在那一块儿晃悠,不少摊主见了他们都点头哈腰的,还主动递烟。”
“他们有没有向摊主索要东西或者钱财?”陆扬追问。
“那倒没亲眼看见他们要钱,”王磊摇摇头,有些不确定地说,“不过我瞅着那架势,那些摊主估计平时没少‘孝敬’他们。哦,对了,我还看到一个卖水果的,被一个黄毛小子顺手牵羊拿走了两个大鸭梨,那摊主屁都不敢放一个!”
陆扬的眼神微微一凝:“黄毛小子?大概多大年纪?几个人?”
“就一个,大概十七八岁,贼眉鼠眼的。不过他拿了梨之后,就往‘友谊商店’那边去了,估计跟那帮人是一伙的。”王磊回忆道。
“启智,”陆扬在心中默念,“将王磊描述的西街头‘友谊商店’附近人员特征,与东街头观察到的三组人员进行比对,分析其关联性。”
“数据比对中……根据衣着风格、行为模式及王磊描述的‘黄毛’特征,初步判断西街头‘友谊商店’附近人员与东街头标记的‘强哥’团伙(特征:黑背心,手臂纹身雏形)分属不同势力。二道街可能存在至少两股或以上非正规管理团伙,且各有大致的势力范围。”启智迅速给出了分析。
陆扬心中了然,看来这二道街的“水”,比他预想的还要混一些。他看着王磊,继续问道:“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发现什么比较偏僻,或者生意特别冷清,但又让你觉得有点奇怪的地方?”
王磊挠了挠头,努力回想着:“偏僻……冷清……哦!对了扬哥!在西街快到头的一个小巷子口,有个旧书摊,摆摊的是个戴眼镜的瘦老头,摊子上就那么几本书,破破烂烂的,半天都没人问一句。旁边就是个废品收购站,叮叮当当的,吵得要死,也不知道那老头怎么受得了。”
“旧书摊?废品收购站?”陆扬的眉梢微微挑了一下,这个组合让他心中一动。前世的记忆中,八十年代的旧书摊和废品站,偶尔能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宝贝”,比如一些被当做废纸处理的旧版珍稀图书、名人信札,甚至是一些被遗弃的技术资料。当然,这需要极好的眼光和运气。
“对啊,那旧书摊能有什么名堂?我看那老头都快睡着了。”王磊不以为然地说道。
陆扬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转而问道:“那你觉得,如果我们想在二道街做点小买卖,从哪里入手比较好?又有哪些地方最好别去招惹?”
王磊来了精神,掰着指头说道:“扬哥,我看啊,那些卖港衫、喇叭裤、电子表的,虽然贵,但买的人真不少,肯定赚钱!不过那些地方,好像都有那些混混盯着,咱们要是去摆摊,估计也得‘上供’。”
他顿了顿,又道:“要说别去招惹的地方,那肯定是‘友谊商店’门口那一片,还有东街中段那个菜市场入口,我听人说那边有个叫什么‘强哥’的,挺横的。咱们刚来,还是别跟他们硬碰硬。”
陆扬赞许地点点头:“嗯,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些信息非常重要。”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启智,综合我与王磊的侦察情报,生成二道街初步商业生态图谱及风险评估报告,重点标注高利润商品区、潜在空白市场区、以及各‘势力’疑似活动范围与核心据点。”
“报告生成中……已完成。根据综合情报分析:
1.高利润商品:的确良布料、港衫、喇叭裤、品牌运动鞋(如回力、双星)、进口电子表、流行磁带。主要集中在东西街头及中段人流密集区。
2.潜在空白/低竞争市场:个性化小饰品(如明星照片钥匙扣、自制手链)、某些特定类型的二手商品(需进一步甄别)、以及……信息服务类(如代写书信、简单翻译,但需求量待考证)。
3.风险区域:东街中段以‘强哥’为首的团伙,活动范围覆盖菜市场入口及周边约五十米摊位;西街头‘友谊商店’附近盘踞另一伙身份不明人员,势力范围延伸至西街中段部分区域。两股势力目前未见明显冲突,但均有向摊贩收取‘管理费’或索要物品的行为。
4.特别关注点:西街尾巷口的旧书摊与废品收购站,其商业价值不明,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可能存在未被发掘的特殊价值或成为隐蔽操作的潜在地点。”
陆扬听着启智的汇报,脑海中那副二道街的地图变得更加立体和清晰。机遇与风险,像光与影一样交织在这片土地上。
“王磊,今天辛苦你了。”陆扬看着一脸期待的王磊,说道,“我们今天收集到的情报非常关键。二道街的确是个‘龙潭’,但也不是没有我们下手的机会。”
王磊眼睛一亮:“扬哥,那我们接下来……干票大的?”
陆扬笑了笑,摇摇头:“大的暂时还干不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过,我已经有几个初步的想法了。”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喧嚣的二道街,眼神深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摊位,那些游走在灰色边缘的人,以及那个被王磊忽略的旧书摊和废品收购站,都在他脑海中盘旋,逐渐勾勒出一条若隐若现的路径。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更长。二道街的喧嚣依旧,但对于陆扬和王磊而言,这片曾经迷雾笼罩的“龙潭”,已经开始显露出它复杂而真实的面貌。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