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在曹魏当细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大军出征,益州来商

徐庶遇刺之事在急速运作的大汉朝廷面前,并未溅起丝毫水花,而他当初定下的公文改革也因此搁置。

这次休沐结束,徐庶未能参与朝政,却也知晓夏侯惇大军开拔的消息。

十万大军自不可能从城内出发,抛开许都城内,参加誓师大会的几千精兵,据城十里外的曹军大营中,无数军阵林立,玄色烫金曹字旗被风鼓动宛若一张张恶鬼的面容。

伴随着阵阵鼓声,大军似是一条黑龙般顺大道蜿蜒几十里,即便是在许都内,仿佛都能听见那振奋的鼓声。

躲在家中安心养伤的徐庶难得安宁片刻,却不成想那荀彧之子荀恽却是日日来访,生怕他徐庶一不留意就死了一般。

自那日遇袭曹操来访后,便抽调了些许甲士驻守在徐府门外,加之那改革也被叫停,自是无人会注意徐庶死活,更别说这荀彧长子来访之事了。

“元直,近来可安否?”

躺在竹椅上的徐庶无奈瞥了一眼那一脸贱笑的荀恽,却也不能失了礼数怠慢这位救命恩人。

“长倩,我与你岁数相差颇多,你该叫我叔父为好!”

这是徐庶找到反制这荀恽的办法,按辈分他最多矮荀彧半个头,四舍五入那便是高这荀恽一个辈分。

不出徐庶所料,每每提及此处那荀恽便涨红着脸,也不好意思继续留坐徐府,气鼓鼓的跑了出去。

这荀恽年岁不过十八,又是曹操的女婿,为人自然是好面子的,老是被徐庶喊子侄哪里受得了。

若不是自己父亲让他多与徐庶交流,他又岂会来这降臣家中浪费时间。

但不得不说的是,徐庶府中美食颇多,也不知这人的脑子到底装着什么,初次为官小个改革便得罪了世家大族,回家修养又能研究出各类美食,当真是怪人!

徐庶哪知道这狗皮膏药是为了自己家中的吃食?汉代烹饪多以蒸煮面食、粟米为主,至于那些果蔬乱炖在一起着实难咽。

虽然后世很多蔬菜没有出现,但萝卜这类的还是有的,徐庶便指挥着下人每日按照他的需求变着花样做饭,如此便引来了荀恽这个二八小子吃穷老子的极饿之辈。

至于他所求的鸽子,目前倒是没有抓到活的,至于死的自然是不可能拿赏钱,按市价给了些许铜板,便打发了,让他们自己拿回家烹煮。

为此徐庶不得已还专门研究了个捕鸟陷阱丢出来,倒也断断续续抓来几只鸽子,奈何只有雄鸽徐庶如何能驯化,便也随手放了。

那日曹操的模样,确实是令徐庶差点动摇,若不是后来想起某人史书中的记载,屠城的时候可没他说的那般无奈,好像他曹操所为都是被世家所逼似的。

人刘皇叔不提个人印象,正史里面也没有发生一次屠杀平民的事迹吧,这曹孟德倒好,顶着个大白脸反过来忽悠他起来了。

就这般无趣过了十日,徐庶在家中都快躺倒发霉,才听闻了个好消息,益州商队听闻徐庶千金求思巢,按照徐庶所述抓了不少此类飞禽赶至许都贩卖。

不成想,除却徐庶,还有不少公子哥为了附庸风雅,竟也学那徐庶豪掷千金购买这所谓的思巢。

待到那商人将鸽子送到徐府,也不过剩下了两对,徐庶对此捶胸顿足,但也无奈。

当初自己没事提什么雅称,现在好了,就剩下两对鸽子,稍微不注意没驯化好,又该去何处寻找?

不过那商人却笑着解释,这些飞禽在南边已有士子豢养,倒是没有所谓的思巢雅称。

至于训练倒也不需,只用在家中圈养一些时日,便能放飞而归!

临走前,那商人还凑到徐庶耳边,道了句村夫所赠,不需在予酬金。

村夫是谁?徐庶完全想不起来自己会认识这么一号人,乃至于能让对方千里送鸽子?

南方......村夫......诸葛村夫!!!

徐庶哪里知道,十几年后王朗谩骂诸葛亮的称呼,实际上早就被喊了出来,而能知道这个村夫外号的,大多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时的好友。

心中有此猜测,徐庶却不敢轻易试探,反倒是怕那曹操又一次试探,本欲让人取下的告示便又摆在府外。

不过其上的价格却改成一贯,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也属实是高价了。

本以为徐庶有了那甚鸟儿也要轻松些许的城门令,在得知徐庶仍挂着那寻鸟的告示,虽气的跳脚大骂却也无可奈何。

送走大军的曹操听闻徐庶如愿求得爱鸟,便也动了心思,命人暗中观察徐庶的动作。

得到的也只是徐庶每日喂鸟看书这类日常琐事,至于许都内那些公子哥的思巢,也有不少不听劝的放飞不见归来的。

这思巢的名讳,也令不少人怀疑,曹操见此也便没有继续盯着,相较于徐庶,他手中的一堆朝政才是当务之急。

近些时日徐庶着手练习起笔墨,长久地学习他对小篆的理解更为深厚,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加之自己的字迹的确丑陋。

作为文人这字若是上不来台面,必然被人笑话,但徐庶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书信时不必假借他人之手。

原本石韬在此还可代笔,而今不论是官场需要还是自己的谋划,他都必须学会写好小篆,鸽子寻到了,至于是不是诸葛亮送来的他都需要提前规划。

唯一烦忧的,便是狗皮膏药荀恽,堂堂许都东部尉整日似无所事事般,没事就溜达过来。

按对方口中所述,东部皆为官员居住,城北乃皇亲国戚,基本这两部最为闲散,但出了事也最为致命。

他作为荀家长子,各部官员还是需要给他些许面子的,自然不会闹事,而那些小官别说惹事了,不被他登门问罪就算是万事大吉。

“元直这字的确该练习了,你们寒门子弟日子不好过啊,我以前还以为你们寒门好歹只是落魄了。”

“却没想到你们落魄到习字需要用沙盘树枝写字,那玩意儿练的出好字嘛!”

荀恽在一旁喋喋不休,好在这位荀家长子虽是武官职位,但腹中笔墨却是不少,时不时指点也令徐庶受益匪浅。

但这碎嘴的毛病是半点没有遗传他老子,人荀彧在朝堂上徐庶可没少观察,那叫一个稳重,怎么到这第二代生出个这样的玩意?

不过有这么个碎嘴的在身旁,徐庶确实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荀彧作为曹操手下第一人,接触的事物多为朝中关键,荀恽将这些事情当作是谈资,顺道便讲了出来。

例如那粮草运输行军路线、夏侯惇出征需一月才能抵达宛城什么的、还有曹操私下找人寻那些公子哥的思巢,放飞后不复回转的消息。

本还在怀疑这鸽子是曹操拿来试探自己的,却不成想不过是他徐庶疑心太重,好在如今曹军出征不过多久,他自己放飞鸽子不复归还曹操也挑不出毛病!

“长倩侄儿,你说丞相也喜好思巢亲自放飞却不见回还?”

荀恽对徐庶口中的侄儿已经免疫,但也不由觉得恶寒,不过为了徐府的美食他也不会逃跑,顺着徐庶的话回答起来。

“也算不上什么事情,城中购鸟的公子哥也有不少人试过。”

“结果放飞后果如那商人告诫的,若是圈养不熟那思巢定不会归还。”

“不少人忘了那商人的话,还在背后骂你徐庶胡扯什么思巢呢?”

幸福来得太突然,徐庶恨不得现在就飞回新野抱着诸葛亮亲上几口,他在这许都胆战心惊这么久,总算是听到一点好消息了。

同时也不得不惊叹诸葛亮之机敏,自己当初放出消息便是希望对方能知晓什么而警醒。

却不成想这诸葛亮不仅仅是警醒,反倒是顺着他的消息给他送来了个大大的惊喜。

若能与这等人杰匡扶山河,又该是何等荣幸?至于曹操,徐庶嫌弃的将某人抛开脑后,却见闻到饭食香味的荀恽一溜烟窜了出去。

“元直,饭好了我去帮忙......”

“君子远庖厨,要你帮个锤子的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