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少女的烦恼
方冬升也没想到小台妹居然撤的这么快。
有的时候人生就是这样,还没好好告别,有些人就再也不会遇见。
虽然女主角撤场了,但剧组的工作人员还在。
老古在羊城大酒店摆了一桌酒席,要好好犒劳大家。
说是剧组,所有人加起来也就12个人。
毕竟这年头拍摄唱片MV的规格不算高。
像《大拜年》剧组的配置,在同行业内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
“方导,这段时间辛苦了,我敬你,后期制作方面还需要你再盯一盯,站好最后一班岗。”
老古拿起酒杯对着方冬升说道。
“没问题的古总。”
方冬升笑了笑,前期严格按照分镜头脚本拍摄,后期工作基本上不用费心。
现在的后期剪辑无论是工具还是效率都太低,留给方冬升发挥的空间不多。
有些他想要的效果,现有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撑。
……
宴会的持续时间有时候跟出席人的酒量有关。
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粤省作为酒水销量大户。
在后世,一年能喝掉几百亿,排名全国前三位。
但人均酒量却是在全国垫底。
究其原因,还是跟经济发展有关。
粤省经济发达,商务活动频繁。
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合作伙伴之间的聚会,酒水都是必备的饮品之一。
此外,粤省的夜生活也很丰富,这些因素都促使酒水销量不断上升……
在郭雷和方冬升的带动下,张淦仁的酒量拔高到了半斤白酒。
杀青宴上没喝痛快,三人又趁着夜色去练地摊。
“东升,明天我就带雷子回莞市,你那边大概什么时候能结束?”
大排档里,张淦仁闷了一口白酒,辣的他脸色涨红,嘴里却直呼痛快。
“永声唱片这边配了两个剪辑师傅,大概一个月就能全部结束。”
方冬升抿了口白酒,他喜欢喝慢酒,稳步推进,慢慢品味。
“冬升哥,我决定了,以后就跟淦哥混了,经过这几次的拍摄,我发现我挺喜欢这一行的。”
郭雷在旁边给两人各倒一杯酒,自己则拿着啤酒对瓶吹。
他属于喝了白酒不罢休的那种,在方冬升的老家,这类人被称为酒蒙子。
所以,在外面喝酒时,不到万不得已方冬升不让他喝白酒。
啤酒刚刚好,既解渴还能尝到酒味,懵逼不上头。
“行,你好好跟着淦哥学习,等羊城这边的事儿了,咱哥仨去京城搞个大动作。”
方冬升点头,早期的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是野路子出身。
尤其是国内那些知名导演、摄像、武指,没几个是科班出身。
毕竟那么庞大的产业,需求量摆在那儿,现在正儿八经的科班学院才几所?
入这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有人带,带技术,带人脉。
张淦仁珠影厂老法师,以前跟着剧组走南闯北正儿八经拍电影的。
他愿意带郭雷,这就已经是天降馅饼。
至于人脉……方冬升会去建立。
“大动作,你要拍电影?”
张淦仁放下筷子,疑惑的看着他。
“算不上电影,还在筹划中,到时候我再联系你。”
方冬升笑了笑,这个节骨眼拍电影,还是太麻烦。
光有钱还不行,你得有标。
民营企业或者私人想拍摄电影,必须通过合作或购买厂标的方式获得合法身份。
最后渐渐的就演变成,部分省级制片厂因缺乏制作能力,将“卖厂标”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国产电影想要获得高票房,至少在2002年……往后再倒腾几年,2006年以前不现实。
除非你圈内有人,身后有钱。
比如韩山平、冯裤子、华艺兄弟的铁三角组合。
或者像于胖子带着媳妇和韩山平的提携,用着港资的资源掺和进来。
“行,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说一声。”
张淦仁夹了一颗花生米笑呵呵的说道。
……
“这个镜头不要,表情不好,这个也是,换。”
“动作太僵硬了,嗯,保留这个特写镜头,再增加一些特效……”
机房里,方冬升正在指导剪辑师傅工作。
事实说明,并不是所有剪辑师都像张淦仁那样能够准确理解方冬升的需求。
眼前这俩师傅也不能说他们技术不行,但就是在剪辑思路方面理不清楚。
跟张淦仁一对比,相形见绌。
有时候方冬升都怀疑珠影厂当初辞退张淦仁是不是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这里也不对,按照分镜头……”
方冬升的话还没说完,腰间别着的BB机突然响了。
“你们先忙,我出去打个电话。”
方冬升出门找到公共电话亭之后将号码回拨过去。
“葛格,你在干嘛啊?”
对方显然就在手机旁守着,电话刚拨通她就接了。
“是依亭么?我在剪辑你的视频呢。”
方冬升没想到会是卓依亭给他打电话。
这姑娘好像是有手机,只不过平时放在波波姐那里保存。
“那你要找一些我好看的角度剪辑哦,我上镜太胖,脸太大了,而且还太成熟。”
果然,每个年代的女孩无论年纪大小,高矮胖瘦,永远都觉得自己上镜不好看。
想想后世那些给女朋友当摄影师,结果被折磨到变形的男人就知道了。
卓依亭本人身材很好,正值十六岁花一般的年纪,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
以往摄像师拍摄她的时候,喜欢展现她脸上的纯真笑容,往往都是大特写怼脸拍。
就算是把刘天仙拉过来,一直怼脸拍也会暴露缺点。
至于显成熟,那就纯属是化妆师的锅了。
当然,九十年代的上镜装整体都偏成熟化,行业如此。
所以,方冬升接手卓依亭的拍摄后,第一个就是对她的妆造进行修改。
让青春回归到青春少女身上。
“你在那边还好么?”
方冬升笑着问道。
“还好哦,这边的拍摄进度一样也非常赶,就是导演先生不太和气。
虽然他还没有骂过我,但是我总担心哪一天我惹他不开心。
还有哦,上次你跟我说的辣条我还没有吃到,好想吃啊,好想你啊。
还有还有,就是我最近好像又长高了哎……”
电话那头的女孩像个碎碎念的小雷达,糯米糍式的小唠叨。
方冬升站在电话亭里耐心的倾听少女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