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前言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迎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的时代精神气象所氤氲而成的灿烂朝晖,从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形态化、时代化这两个重要方向和维度,本着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的基本理论立场和学术姿态,通过对于诸如马克思主义文论元典精神阐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阐释、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演进历程梳理和经验总结、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系列讲话的研究性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现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学科和话语体系建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文论研究等重要论域,展开丰富多样的理论学术话践,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推进和深化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增添了新的学术活力。从2012年至今的十余年里,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紧跟时代步伐,每年举办一次的年会和学术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的理事论坛学术研讨会,以及每个年度编辑出版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年刊”,都是围绕上述宗旨而进行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全体同仁为此而感到欣慰。

本次出版的“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题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实际上是于2022年12月17日至19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39届年会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辑。该届年会和学术研讨会由西北大学文学院承办,研讨会围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就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中的“两个结合”问题研究、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的守正创新及主体性和原创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思想研究与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题研究等五个方面的分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学者们报告了自己新的研究成果,并且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通过相互讨论和切磋,得到了思想启发,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由于年刊篇幅的限制,我们不能将参加会议的学者们所提交并且进行了学术交流的论文全部收入,而只能选择了其中的二十篇,结集为“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交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刊行,遗珠之憾,在所难免也。所收的这二十篇论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切入“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对其中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论析,提供了各自对这一中心议题的研究所得与学术见解,论文作者老、中、青三代都有,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分布状况,而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学术力量积极勇跃地参加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队伍中来,则无不意味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文明新形态方面,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与文化使命,以理论创新为追求,而以学术探求为本位,密切结合时代主题,深入学习、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拓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想和话语空间,则是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全体同仁的共同任务和使命职责。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中这样讲到:“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因此,致思于“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从“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思想之间存在的最佳“契合点”,通过敏感的问题意识、缜密的学理性思考和论析,探讨、阐扬两者之间在“相互契合”前提关系中的“有机结合”“互相成就”,便成为我们当下从事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体系研究与建构的研究者们首要的问题意识。我们认为,习近平在讲话中所提出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通过“两个结合”而“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一个中心任务。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强调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两个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标识性意义的思想文化共识,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发展创新21世纪中国形态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和学科话语体系,理应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和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在当下和今后长期坚持的时代任务和学术使命,成为我们的一个需要勇于承担的中心任务。

西北大学文学院和院长谷鹏飞教授及其团队为承办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39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付出了辛劳、做出了贡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责任编辑张湉副编审为学术年刊的出版也付出了诸多辛劳,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党圣元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