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甘肃文化的传承·甘肃始祖文化(第一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始祖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开化肇始之时的本源文化,是炎黄子孙的生命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从远古的传说到有文字记载的三皇五帝等是中华民族及全球华人公认的人文初祖,这些中华民族共同始祖是经炎黄子孙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代表,是一种神圣血缘观念的表达。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始祖文化不仅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更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与始祖文化的萌芽相辅相成。从时间的维度来看,中华始祖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远古时就已形成,后经上古、中古、近古以及近现代发展与凝练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故中华始祖文化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精英领袖人物优秀品质的反映和忠实记录,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基因[1],因此始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空间上看,始祖文化在华夏大地分布范围较广,但其在黄河流域则相对密集,因此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始祖文化的核心区。其中黄河上游及其毗邻地区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在地域上涵盖了陇右地区(大致包括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甘肃东南部地区)。在这一地域华胥氏、伏羲、女娲、黄帝、岐伯、西王母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传说;黄河中游及其毗邻地区则集中分布着包括关中——河洛以及以晋南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传统的核心区,地域上涵盖了今天陕西、河南、山西三省,在这一地域分布着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等人文始祖的故事传说和历史遗迹;黄河下游地区及其毗邻地区的齐鲁文化区,在地域上涵盖了今天山东省的大部分,是以太昊、黄帝、尧、舜等始祖文化为主。值得指出的是,在黄河流域始祖文化集中留存的三个主要区域中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地位举足轻重。甘肃东部的“陇右”地区,不仅与关中同属黄土高原地区,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不仅是华夏文明发源的重要渊薮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甘肃历史文化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较而言,有许多优势与特色,源流性是甘肃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华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肃具有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的深刻表征,在河陇这个文化区域中,甘肃东部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与中华文化起源的“地域原点”之一,集中分布着大量的始祖文化遗存。为数众多的与始祖文化有关遗址、遗迹和民俗与传说,交相印证了甘肃地区不仅是羲里娲乡、始祖故里,而且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在文化强国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甘肃依托始祖文化做好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不仅是依托自身文化优势实现文旅强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对甘肃省未来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和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始祖文化塑造出独特的文化灵魂,赋予了甘肃省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甘肃丰富的始祖文化资源禀赋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互动融合,不仅有利于其实现时代价值,而且也为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但文化相对富集区域的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全书以甘肃始祖文化为主线,在对区域内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岐黄文化、秦祖文化等“祖脉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地探究了甘肃始祖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并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甘肃文旅强省、陇东南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实际,对甘肃始祖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产业实践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希望能为甘肃文化旅游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 李泽生:《中华民族始祖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