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她的婚事被提上日程
休憩时,纪昭依信中的指示到了寺后的一处小院子。
小院很雅致,青松为墙,白石铺地,正中是一株长得十分葱翠的菩提树。不知道是哪位贵人在此地清修,一进去心便静了下来。
纪昭一眼就看见了萧烨。
他拄着手杖出神看着菩提落叶缓缓落在自己的跟前。
彼时天光已盛,日光一道道从树叶缝隙中落下,打在他的肩上。
他回头,目光沉沉看向前来的纪昭。
“你是怎么让蝴蝶和鸟儿落到你身上的?”
纪昭哑然失笑:“殿下大费周章寻小女来,就只是为了问这个?”
萧烨皱眉:“你说不说?”
纪昭歪了歪头:“说了有什么好处?”
萧烨不语。
这问题倒难倒了他。
他蹙眉:“你缺什么?银子?”
纪昭摇了摇头:“目前不缺。”
萧烨却聪明:“这么说从前很缺?”
纪昭点了点头。
这点她不掩饰。
缺钱又不是什么很不体面的事,再说她以后要做的事离不开银子。
萧烨摆了摆手,一位长相十分普通的管事突然出现,躬身递过一叠银票。
纪昭讶然。
萧烨问:“不够吗?”
“够了够了。”
纪昭接过,一摸足足有万两之多。
萧烨见她收了,问:“可以说了吗?”
纪昭摇头:“还不能说。”
萧烨脸黑了。那管事脸颊抽了抽,佯装没听见。
“你到底还要什么才肯说?”
纪昭嫣然一笑。
面前的萧烨与上辈子自己所见的完全不一样。
前世她见到他时,郁郁寡欢,不苟言笑。哪像现在为了一件小事刨根问底的。
有点憨。
她伸手:“小女想要殿下的扳指。”
萧烨皱眉,摸上手指上那枚古朴的玄玉扳指。
这扳指又黑又沉,以前是用来拉弓引箭的,他贴身用了近十年。
他皱眉,不语。
有点不舍。
纪昭笑了笑:“殿下不给的话,万一小女说了自己的秘密,被殿下秋后算账怎么办?”
“这东西可是免死金牌。”
萧烨面无表情撸下扳指递给她,但眼神看得出生气了。
“说吧。”
纪昭伸手挥了挥,突然不远处有鸟雀鸣叫。接着便有几只喜鹊停在菩提树上。
神乎其神。
萧烨长眉一挑,目光严厉了些许。
“你这邪门功夫哪学的?!”
纪昭不惧他的目光,迎了上去:“殿下不听小女解释,就怎么能断言是邪门功夫?”
萧烨冷冷道:“说。”
纪昭突然将袖子伸到他面前:“殿下闻闻。”
萧烨脸色沉了下来:“孤为什么要闻,闻你的袖子?不知羞。”
他说完,耳尖悄悄红了。
纪昭失笑:“啊,对不起。我忘了男女授受不亲。”
她掏了袖子一会,掏出一个小香囊。
“这里面是引蝶的东西,寻常人闻不到的。”
萧烨半信半疑接过闻了闻,脸又红了。
香囊是没有奇怪的气味,但有少女身上淡淡的馨香。
这女人,真是不知羞。
他把香囊丢给纪昭,冷着脸:“奇淫技巧!以后不可以再用。”
好凶。
纪昭把香囊收好了。
这香囊里面的香粉可不好做。
她要不是在黄泉地狱做了十几年的孤魂野鬼,利用虚妄台的便利到处偷窥江湖上奇能异士的私生活。也找不到这香粉秘方。
收好香囊,萧烨拧着眉问:“那鸟雀呢?”
纪昭问:“招鸟术,殿下听说过吗?”
萧烨点头:“听过,不过必须用雌鸟吸引雄鸟。你身上又没有雌鸟,而且还不到春季,鸟儿没……”
没,发,情。
三个字被他硬生生吞了回去。
耳尖又热了,他生气盯着纪昭,脸黑沉沉。
纪昭没注意他的异样。
“可以用口技。小女刚好无聊学了吸引鸟雀的口技。”
她站着一动不动,一声悦耳的鸟鸣突然传出。
萧烨挑眉。
他内力不错,能听出这声音的确是从纪昭身体里传出来的。
还以为是什么祥瑞,原来都是奇淫技巧。
他薄唇勾起,扯出一抹“不过如此”的不屑冷笑,转身就要走了。
他走了几步,又回头。
纪昭正逗弄飞到肩膀上的喜鹊,日光照在她白皙脸上。
少女的圣洁与柔美,尽在眼前。
萧烨皱了皱眉。
“那个,你,还要什么谢礼?”
纪昭反问:“殿下准备好了吗?”
萧烨“嗯”了一声。
纪昭吐出一口气,像是卸去重担。
“那就好。”
“你所图什么?”
萧烨眸色沉沉。
纪昭十分认真:“一无所图。”
“小女此生惟愿殿下身体康健,无病无灾过一生。”
萧烨摩挲手杖上的龙头,慢慢摇头。
“罢了,承你吉言。但愿能无病无灾吧。”
纪昭突然又问:“殿下有什么心愿吗?”
萧烨已有了不耐烦。
“孤说出来你能帮?别不自量力。”
他冷淡道:“你先顾好自己吧。今日之事过后,贵妃必然盯上你,世家门阀权贵统统都将你视为案板上的鱼肉。”
“所以殿下要做昭儿的靠山。”
纪昭扬了扬手中的扳指,笑得狡黠。
萧烨:“……”
原来是留在这里等着他呢。
“反正,好自为之。”
萧烨走了。
纪昭笑了笑,小心收好了扳指。
这东西她很熟。
前世萧烨为她埋骨时,也不知道是不是物伤其类,对她遭遇产生同情。
又或者是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他随手将陪伴自己二十几年的扳指脱了下来,让人埋到她坟上。
“生前勇猛,死后凄凉。朕的扳指当你的陪葬品,黄泉路上不至于被鬼怪欺负。”
所以黄泉地狱中,那些鬼怪果然不敢轻易近她身,更不敢欺负她。
也因这枚扳指她的魂魄聚拢不散,戴了护身符似的,能在虚妄台一坐十几年。
他,是她两世的恩人。
……
皇后回到了宫中,见了皇帝。
皇帝心情很好非常好。
佛光诞有了祥瑞异相,昭示着他是明君行的是仁政。
那些每天骂骂咧咧的御史大夫们看来要消停一阵子,还得写不少夸他的奏章。
想想,有点爽。
皇帝高兴,决定要再次嘉奖纪昭,还想封她个郡主当当。
皇后笑容满面:“皇上,其实还有更好的嘉奖。”
“是什么?”
皇后道:“让她做老十四的王妃怎么样?我瞧着她和老十四聊的很投缘。”
皇帝摸了摸胡子:“老十四能答应吗?”
他隐约有点头疼。
自己这个幼弟心高气傲,性子倔强得很。
婚姻之事和他说了几年,每次都不给面子断然拒绝。
皇后:“老十四都二十八了,算算今年虚二十九了,明年就三十了。”
“年近三十了。”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