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词》选注·心解·集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早年居家及初试落第前后(公元1069—1078年)

秦少游虽自称为“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但这种值得夸耀的门第,早已离他很远,就连作为秦氏一家之长的、秦少游的祖父,人们早已只知其姓甚,而不知其名谁,只能根据“承议郎”的官衔,尊称为“承议公”,充其量是个略大于“芝麻”的六品小吏。公元1049年,少游出生在祖父前往江西赴任的客栈中。五岁时,随“秩满”的祖父回到高邮武宁乡左厢里。十五岁丧父,十九岁迎娶了高邮同乡、时任潭州宁乡主簿的徐成甫之女徐文美为妻。但是伴随秦少游“洞房花烛夜”的远非“金榜题名时”,而是连续数年的自然灾害,这从其所作《浮山堰赋》中,可以得窥端倪。少游作赋颇具“童子功”,这一本来有利于科举考试的功底,却在他二十一岁时,朝廷下令,诗赋,明经诸科悉罢,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这为少游的仕途增添了不小的周折,直到三十七岁得中进士后,旋即返乡将老母家人接至蔡州任所。从此秦观再也没有回到里下河这片文化热土,此系后话。这里选取的六首词,是从词人三十岁之前所创作的现存约二十首词中选取的,其中只有《迎春乐》一首属于帷薄不修之类。其他数首,或是方言土语词,或是打情骂俏之作,均未予选取,只作为附录一以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