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谁捡漏只捡国宝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名声在外了

王建国,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执掌国家顶级博物馆的馆长,此刻双手微微颤抖,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看向那两柄静静躺在锦盒中的古剑,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撼,有狂喜,有敬畏,甚至还有一丝……虚幻感。

秦明已经彻底石化了。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干将莫邪”四个字在反复回荡。

他之前觉得这剑是重大发现,但万万没想到,会“重大”到这种颠覆认知的程度!

老李和严肃脸专家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骇然和茫然。

青铜柄嵌铁剑已经是国宝级,现在铭文直接证实是干将莫邪……这已经超出了国宝的范畴,这简直是……活着的传说!

直播间此刻如同火山爆发。

“卧槽卧槽卧槽!干将莫邪?!真的假的?!”

“我没听错吧?语文课本里的那个干将莫邪???”

“主播!!!你到底是什么神仙啊!!!这都能让你捡到???”

“这已经不是捡漏了,这是把神话传说给刨出来了啊!”

“我的天,我现在相信主播之前说的,故宫都不一定够级别了……这玩意儿,谁敢估价?”

“我现在只想知道,主播,你把干将莫邪捐了,国家打算怎么奖励你?(星星眼)”

良久,王建国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

他转过身,郑重地看向周先文,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认真和感激。

“周先文同志,”他的声音依旧有些发飘,但语气无比诚恳。

“我……我代表国家历史博物馆,不,我代表国家,代表所有致力于研究和保护中华文明历史的同仁,向你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他深深地向周先文鞠了一躬。

秦明、老李、严肃脸专家,以及那几位修复师,也都同时向周先文深深鞠躬。

这一拜,拜的是周先文的慷慨无私,更是拜他对中华文明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

周先文连忙上前一步,虚扶起王建国:“王馆长,各位专家,使不得,使不得!我早就说过,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它们属于这个国家,属于全体人民。”

“我只是恰逢其会,做了个传递者而已。能让它们重现于世,得到最好的保护和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话不卑不亢,平静而真诚。

王建国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却有着如此胸襟和气度的年轻人,心中赞叹不已。

他知道,这份功劳,周先文当之无愧。

“好!说得好!”王建国拍了拍周先文的肩膀。

“周先文同志,你的高风亮节,我们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关于捐赠的后续事宜,我们会立刻启动最高规格的流程。请你放心,国家绝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他转向秦明:“秦明,立刻准备最高等级的捐赠证书和相关文件,所有手续,务必以最快、最严谨、最符合规定的方式办好!”

“同时,立刻上报,将这一重大发现通报给相关上级部门!”

“是!馆长!”秦明立正应道,激动得满脸通红。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在无数直播间观众的见证下,周先文配合着博物馆方面,完成了初步的捐赠手续。

虽然正式的鉴定、评估、定级还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干将莫邪双剑入藏国家历史博物馆,已成定局。

当周先文拿着那份印着国徽,由王建国亲笔签名的最高等级捐赠荣誉证书,走出国家历史博物馆时,已是夕阳西下。

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庄严的殿堂,嘴角微微上扬。

今天这波,稳了。

至于直播间里那些刷屏的“主播求嫁”、“主播大腿缺挂件吗”之类的弹幕,周先文只是淡定一笑。

“基操,勿六,皆坐。”

周先文手里攥着那份薄薄却分量十足的荣誉证书,纸张的触感细腻而坚韧,边角带着打印后的轻微毛糙,国徽的烫金在余晖下闪烁着内敛而庄严的光芒。

他没有打车,也没有挤地铁,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沿着人行道往回走。

这份证书,与其说是奖励,不如说更像是一个里程碑,一个他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时代深度链接的证明。

从默默无闻的毕业生,到震惊全国的国宝捐赠者,不过短短一天。

这种转变带来的冲击,若是换了旁人,怕是早已心潮澎湃,找不着北了。

但周先文只是觉得,嗯,还挺有意思的。

口袋里的手机从离开博物馆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没消停过,震得他大腿外侧都快麻了。

他掏出来瞥了一眼,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未读消息和未接来电的提示。

有大学同学发来的震惊表情包和一连串问号,有辅导员小心翼翼的求证信息,还有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发来的“小文啊,出息了啊”之类的感慨。

更多的则是陌生号码和社交软件上不断冒出的好友申请。

直播的影响力,比他预想的还要大。

他随手点开一个同学群,里面正以每秒十几条的速度刷新着。

“卧槽!周先文!真的是你小子?!”

“直播我看了!牛逼!给跪了!”

“文哥!你还缺腿部挂件吗?会喊666的那种!”

“所以,上次聚会你说你在‘研究历史’,就是研究这个???”

“国家给了多少奖励?透露一下呗?(坏笑)”

周先文挑了挑眉,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几个字,想了想又删掉,最后只发了个微笑的表情,然后默默将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

世界纷纷扰扰,他自岿然不动。

解释?

没必要。

炫耀?

更不需要。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说再多也是徒劳。

路过一个街边的小吃摊,炸串的香味勾得他肚子有点饿了。

他停下脚步,看着摊主大叔娴熟地翻动着铁板上的鱿鱼须,油星滋滋作响,孜然和辣椒粉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老板,来两串鱿鱼须,一串面筋,一串鱼豆腐,多放辣。”周先文声音平和。

“好嘞!”摊主大叔手脚麻利,很快将炸好的串刷上酱料,撒上调料,用一个小塑料袋装好递给他。

周先文扫码付了钱,捏着温热的塑料袋,一边慢慢吃着,一边继续往前走。

滚烫的鱼豆腐烫得他吸了口凉气,辣味直冲脑门,却异常过瘾。

这种感觉很奇妙。

几小时前,他还置身于国之重器的光环之下,与顶级专家学者谈笑风生;

而现在,他就像这座城市里任何一个普通的下班族一样,站在街头,吃着几块钱的炸串,感受着平凡生活的真实触感。

他并不觉得割裂,反而有种莫名的踏实感。

这时,脑海中那个许久没有动静的系统界面悄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