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章 天台国清寺
不管是被简称为轨道炮的摄影轨道车、摇臂伸缩炮,还是以外形命名,被称作天王狮蛮甲的武术护甲,最终想要有所成,无外乎‘效果’二字。
设备到位,张施两位导演,召集人手在剧组驻地汇合,准备开始实拍,想要看的就是设备最终的成像效果。
带着几十套天王面具为面甲,以传统狮蛮、兽头造型遮盖甲胄板甲痕迹的防护甲胄。
几百柄钢铝功力、道具刀剑进京的马显达,要的不仅是视觉效果,还有实战效果跟防护效果。
就跟测试武术护甲不能用破甲锥直接戳一样,电影试镜看效果,自然也不能直接上大制作。
陆扬在修械所设计制造铠甲、轨道炮这几天,富士公司给付国内的那些摄影机、胶片,也重新分配到了剧组。
四台西德阿莱三十五毫米胶片摄影机,足够拍四五部电影所需的三十五毫米胶片,以及五辆国产中巴,五辆国产五吨卡,就是最终的分配结果。
加上从港城带来的三台摄影机、胶片,拍摄器材方面,少林寺剧组也是空前的强大。
有了七台设备,陆扬在修械所的半月时间,分去三台设备的外景拍摄组也已经出发,在国内各地取景。
之所以说剧组空前强大,那就是三十五毫米胶片可不是什么影片都能用的。
在港城影视圈,以宽荧幕技术,采用三十五毫米胶片拍商业武侠片的可不多,胡金荃导演就是代表人物。
成本高昂、成片之后获奖无数,是胡导的成就,但许多影片不卖座,也是胡导的常态。
除了胡导一些影片的不卖座,少林寺剧组还有陈文一版不过、直接被付之一炬的胶片作为警醒。
因此在荧幕效果这一块,张鑫焱导演虽然也有相应的要求,但对比整部电影的故事性跟轻喜剧风格,荧幕效果只能排在更靠后的位置上。
没了对荧幕效果的极致要求,在试镜效果的要求上,自然是成本越低越好。
因此剧组人马到齐后,第一拍摄地就是天台国清寺。
陆扬在修械所这半月,也把剧组需要的铝制道具兵器基本打造齐全。
设备到位,剧组临行之前,修械所的崔常有,也接到了体委的议价电话。
但体委的动作,都在陆扬给崔常有的应答预案之中。
讲钱、压价不是不行,但幅度不会很大,觉着贵可以另行设计新款的防护甲胄。
为了给瞎扯淡弄出无规则、无保护比赛的那帮人一个难堪,陆扬在武术护甲的编织过程中也用了保密措施。
这种保密措施,对修械所而言不算太难,无非就是让编织铠甲的年轻女工,再给伞绳编织在一起,同时将这些伞绳连接点,压在绳扣下边。
修械所的年轻女工,虽说没有一个三十岁以下的,但也是技术最为巅峰的三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段。
有了简单的接绳技术作为保密手段,还有严重影响灵活度的甲胄重量。
陆扬估计,体委就是再找一家具有同样设备、材料、技术的厂家,仅是研发费用一项,就会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没了崔常有的超卓执行力跟理解力,圆润甲片的多次冲压模具,就得让许多机械厂专门成立技术攻坚小组。
甲片有了,编织就是另一套需要攻坚的工艺了,仅是甲胄需要从上往下编,还是从下往上编,就够他们研究几个月。
陆扬的上中下两侧六人同时作业,旁边还有专门接绳、压扣的女工,涉及的不仅是效率,还有保密手段。
掌握不好力度,甲胄要么松松垮垮,要么就达不到软扎甲关节灵活转动的效果。
除此之外,两胸的兽面护胸,腰间的狮蛮捍腰,两肘、两膝的兽面装饰,想要机械成型,也至少需要三次。
而修械所的成型模具高达十六组,这也是在设计这些纹样模具之初,陆扬跟崔常有就捎带给其他工厂设计的门槛。
十六次压模成型的兽面纹样,精致程度堪比手工精雕细琢。
模具成本跟工艺设计成本,时间越长投入越高。
十年二十年之后,或许会有人琢磨清楚里面的门道,但决不是现在。
陆扬给了崔常有不会再有别的甲胄设计图的保证,才得以顺利上车。
送客送到火车站的崔常有,也提着一颗既紧张又兴奋的心,离开了火车站。
紧张是怕体委给陆扬施压,兴奋是因为体委那边谈的订单数量,已经从一百副,增加到了一千副。
按照陆扬给出的五千一副的最低价,一千副就是五百万,而成本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还是将前期制模费用,以及陆扬那边的原材料费用一起算的结果。
如果体委跟各省武术队的订单可以达到三千副,崔常有就能把成本压到二十分之一。
按照陆扬陆指导的说法,将来的武术护甲还是易损装备,差不多两三年就得换新。
那这买卖近期来看,可比那劳什子太空杯更有前景。
面对掌握核心技术的陆扬陆指导,送到火车站只是崔常有表示客气,随车而走的修械所保卫科精英班,才是他的保险。
体委如果南下施压,崔常有的应对很简单。
对这些砸满厂人饭碗的货,穿着便装照死里揍就是应对策略。
来一次揍一次,揍一次换一次人,出手的回来之后奖金翻倍。
崔常有的保险,虽说不怎么规矩,但陆扬却认可。
他顺手就让修械所的这批人,成了剧组的道具组成员,人来了不能白来不是?
坐在南下的车厢里,陆扬也没让运动员们闲着,后世的俯卧撑操,也是他在修械所半月整理出来的,旨在训练运动员们的核心力量。
将单手俯卧撑,换成对力量均衡要求更高的俄挺,还有就是反向俯卧撑、左右侧重俯卧撑,就是俯卧撑操的大致动作。
训练双手抓握力的弹簧握力器,修械所制作起来也很简单。
南下去天台国清寺这一路,运动员的车厢里,最多的声响,就是运动员们的核心力量不够,身体砸地板的声响。
“陆指导,可不能这么操练,白无瑕那小丫头都哭好多次了……”
车厢里,当着张施两位导演的面,主抓运动员训练的于塰老师,也带着担忧,皱着一双浓眉提出了不同意见。
自港城回来之后,剧组运动员们的训练,已经严重偏向传武在力量、体能上的诉求。
教练员这么练,于老师没意见,毕竟力量、体能的增加,可以增加教练员的威信。
但运动员们这么练却不成!
你要了核心力量跟体能,运动员就会变高、变壮。
身高体壮,一些高难度套路动作,就很难按照标准完成。
而这断的是运动员们的前路。
武术运动员,从各省武术队成立之初,对他们的要求就不是能打,而是要标准、准确的完成规则中的得分动作。
陆扬这么练,运动员是能打了,但过高过壮的身形,却会变的不再灵巧,没了套路演练中的灵动,运动员们还怎么得奖牌?
像剧中饰演觉远和尚的李小虎,人是京队的宝贝,体委不想放手的六冠王。
自驻地开始用中医、用药膳,到港城之旅结束,回来后又待在中牟驻地大半个月。
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小虎的身高长了三公分、体重增加小十斤。
剧组出发之前,于老师让运动员们各自展示过参赛套路,结果就是近乎全军覆没的动作不标准。
于老师的意见,张施两位导演不懂,只能看向了陆扬。
“于老师,武术界的后起之秀多了,不差他们几个,他们几个不退,新人怎么上位?张导,剧组预估的拍摄时间是多久?”
先说了一下剧组运动员退役,能给其他新人运动员带来的好处,陆扬又问起了张导拍摄时间。
“估计最少一年左右……”
张鑫焱导演给出的拍摄时间,也是少林寺二版重拍之初就确定好的。
避开前一版少林寺导演陈文遇到的气候问题,拍摄时间至少在一年左右。
“于老师,一年时间,足够后起之秀崛起了,您说呢?”
在练功这一项上,武术套路跟真传倒是差不多,都讲究日日练日日功,一日不练自己知,一月不练看客知。
十日不练百日空,一年不练功,再好的运动员,竞技水平也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于很难再攀巅峰。
“陆指导,咱们剧组现在都是各省武术队的金牌运动员,给人练的膀大腰圆,基本等同于废了,体委如果知道,只怕会把运动员们召回去。”
看着日渐强壮的运动员们,作为主抓训练的教练员,于塰自然不能表现出满意这类态度。
但作为传武真传的过来人,对于运动员们的伤痛被祛除,功力一日高过一日,于老师又是极为欣慰的。
陆扬给运动员们设计了真正有用的基础训练科目,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京队跟体委了。
只因少林寺剧组的京队运动员,不止有冠军,还有冠军的苗子,都给练废了,京队就会出现人材上的断档。
“于老师,马先生进京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办,体委、京队现在也无暇顾及咱们。”
“等他们知道了,我觉着咱们剧组这批运动员,倒是可以成为甲斗项目的第一批冠军选手!”
欺上瞒下这话,当着张施两位导演的面,陆扬不能说,只是稍稍的一带而过。
他要说的是马显达带甲胄进京的结果,与武术套路相比,在陆扬看来,带甲实战,更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
“陆指导,如果这么说,我觉着运动员们不仅要加练,而且要继续加餐,经过前段时间的体能训练,运动员们的饭量大了,但供给却没变,有点不够吃。”
也不知道于老师听没听懂陆扬的暗示,反正他只提了一个看似不相干,但又密切相关的建议。
运动员的饭量,按照京队的标准必须有定量,这不是因为不够吃,而是怕运动员们吃胖。
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就意味着热量的高消耗,运动员们还好点,餐餐都有牛羊肉。
正在节食修身的白无瑕老是哭,那可不是累的,而是饿的。
在火车上定好了运动员的饮食标准,剧组增资之前,张施两位导演肯定会犹豫。
但有了千万港币注资,三十多位运动员、教练员的所谓高标准饮食,两位导演也有些看不上眼。
比起港城俞先生请的鱼翅捞饭、海参捞饭,当初长城片场的人吃的一顿,足够这些人吃一年。
火车到站,剧组汇合了近百位港城演职人员,但从中牟驻地出发的剧组车队,却还没有到位。
铁路跟地方双方协调,剧组一行人才住进了新近修缮过的天台国清寺。
天台国清寺是七二年建交,专门拨款拨文物修缮一新的寺院,也是历经洪流之后,国内最完整的一座寺院。
古木参天的国清寺外,随港方剧组而来的关德兴老爷子,在张施两位导演、于塰老师、陆扬的陪同下也摘掉瓜皮帽发出了感慨。
“小友,我这一生,本不打算在荧幕上饰演僧道,若不是你让我为少林十形拳传法,我是不会来参演的,这种寺庙要好好保护,我此次片酬,就捐给少林吧……”
在国清寺前,言说片酬捐给少林,陆扬轻轻一叹,这也就是所谓的根深蒂固了。
只是看了看关老爷子锃亮的秃头,再看了看于老师满是细碎毛茬的秃头,陆扬便对张施两位导演说道:
“还是老爷子细致,咱们剧组的剃头匠可不合格,老爷子,此次拍摄,可否入乡随俗?”
中牟驻地的少林寺剧组,剃头匠就是运动员、教练员们自己。
陆扬点出两人光头的差别,关老爷子竖手为礼,向于老师宣了一声佛号,显然前期的功课没少做。
“何为入乡随俗?”
老爷子一声佛号,倒不是给于老师听的,而是给他自己听的。
进入剧组之初,陆扬就对他说过自己的拍摄理念,真东西不是给大众看的,而且大众喜欢的是荧幕上的假打,而不是真打。
这与老爷子的一生坚持相左,那声佛号其实就是老爷子劝服了自己。
“拍摄以北派快打为主,剧中本没有老爷子的打戏,但我认为,老爷子不能白来,来了就要给大众展现一下一生所学,这里面或许有假,但真真假假,谁又说的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