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登陆
当星舰逐渐靠近,整个星球的面貌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奥林匹斯山的轮廓刺破稀薄大气层浮现在舷窗前。
那是太阳系最高的山,高达27公里的火山犹如被时间凝固的泰坦神祇。
火山口边缘的玄武岩峭壁在斜射的夕阳下折射出赭红、钴蓝与硫磺黄交叠的色带,仿佛梵高用调色刀在宇宙画布上刮擦出的狂想曲。喜马拉雅山脉在其脚下不过是一粒被风化的砂岩碎屑。
“休斯敦,这里是猎户座四号,请求开启降落协议。重复一遍,请求开启降落协议。”
八分钟的漫长等待后。
“猎户座四号,这里是休斯敦,允许着陆。重复一遍,允许着陆,祝好运!”
AR界面的紫光涟漪般漫过三十二张面庞,领航员手指在触控屏划出彗尾状轨迹。星舰如芭蕾舞者般舒展太阳能帆板,真空猛禽引擎喷吐出蓝白色等离子流,舰体沿着计算机预设的黄金分割曲线切入大气层。
稀薄气体摩擦产生的电离辉光将舷窗染成翡翠色,星舰犹如自由落体般从天而降,在距离地面几十公里处,三台真空猛禽发动机二次点火,控制姿态、俯仰翻转,反推减速,同时展开着陆缓冲装置,以一如既往帅的掉渣方式缓缓降落在南极极冠附近。
这里是预先选定的投放点,也是这颗红色星球的最远端。在这里,层层叠叠的冰盖如同一片洁白的绒毯,覆盖着广阔的冰原,冰盖的表面时而映射出宛若宝石般的光辉,时而被深深的裂缝和崎岖的冰川所打破,在远离太阳的苍茫黑暗中显得格外宁静。
而在这片冰盖以下,覆盖着宽达1,400公里的水冰,其最厚处超过4公里,总体积更是达到1.6百万立方公里。这些冰层不仅是火星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也是未来火星移民计划中的关键资源,所以火星一号永久基地最终也被选址于此。
随着飞船着陆系统的精确运作,机舱内部先是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振动,那是飞船与火星大气层摩擦产生的微小震动,随后这些震动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标志着飞船已经稳稳地降落在了火星地表。
飞船的旋梯缓缓放下,触及到火星那覆盖着薄薄尘埃的地面,激起了一片细微的星际尘埃。
舱门打开,一道银色的光线划破了舱内外的界限,照亮了人类即将踏上的未知世界。在两侧三十余名船员的共同见证下,一个身着修身宇航服的高大身影从阴影中缓缓走了出来。
这一刻,舱内寂静的没有一点声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表情,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开口询问能否做第一个走出舱门的人。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只有一个人配得上这个荣誉——正是因为这个人和他亲手打造的星舰,才让他们在有生之年有幸赶上这场波澜壮阔的星际大航海时代,并亲眼见证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人当之无愧!
斯塔克深吸一口气,义无反顾的走了出去。头盔面罩倒映着铁锈色的大地,呼吸声在密闭舱内被放大成某种机械韵律。踏出舱门的瞬间,他突然感觉到身体一轻。
这时,才想起来,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3强,这意味着他在这里的重量仅是地球上体重的三分之一。同时,火星的直径也仅为地球的一半,这种尺度差异让他在此地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独特。
他迅速调整了一下步伐,以适应新的引力和环境。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丑,他暗暗告诫自己!双手紧握旋梯的扶手,以一种既谨慎又自信的姿态,一节节地往下跳跃,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轻盈而有力。
当跳到最后一节台阶的时候,看着近在咫尺的赤红色地面,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坚定的迈出了一只脚,稳稳地踩在了火星的风化岩层上。
当靴底真正陷入这片风化岩层时,斯塔克突然意识到脚下砂砾里嵌着的赤铁矿晶体,或许与地球寒武纪地层中的氧化铁沉积物同源——宇宙总在细节处显露它诡异的对称性。这一刻,脚下的坚实感,让他仿佛与火星在一瞬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这种联系跨越亿里,穿越万年!
同样是这一刻,也必然被整个人类文明所铭记——人类在登陆月球整整80年后,终于再次踏上了另一颗星球——火星,同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太阳系行星!
激动的看着自己留在火星地表上的第一个脚印,斯塔克眼眶湿润,泪水在头盔内悄然滑落——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比阿姆斯特朗更大的一大步!因为老子登陆的是太阳系的行星,而不是地球的卫星!
阿姆斯特朗,你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阿姆斯特朗是斯塔克儿时的偶像,却曾在公众场合公开反对斯塔克的私营太空计划,认为不可能成功,且当时正值StarkX最艰难的时刻,让斯塔克多次在拜访中潸然落泪。)
通讯器中传出阵阵掌声,那是呆在登陆仓里的人,“恭喜你,埃隆。你实现了前无古人的成就,现在,你是人类活着的英雄,超越压力山大、凯撒和拿破仑!”佩里•梅森的声音清晰的传了过来,让人觉得他也没有那么讨人厌。
“谢谢,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着的英雄,并必将被历史铭记!”斯塔克真诚的说道。
他俯身触摸岩层,指缝间滑落的氧化铁粉末在探照灯下闪烁,犹如散落的微型超新星。
抬头看向太空,暮色中的火卫一正掠过西侧天际,这颗形如陨铁的卫星以每秒2.1公里的速度切割着稀薄大气,边缘被摩擦出暗红色辉光。
它的阴影投在奥林匹斯山北麓,将那座太阳系最高峰切割成破碎的青铜浮雕。而火卫二此刻正从地平线另一侧升起,这颗被潮汐力撕扯得支离破碎的卫星,像团悬浮的星骸残片,在火星稀薄的二氧化碳大气中折射出青灰色光晕。
多么美丽而迷人的景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