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重生刘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不对吧

汉以孝治天下。

如果给这份‘孝’再修筑一座恢宏的宫殿供起来,使太后所在的长乐宫与天子所在的未央宫一样大,大到有实权,大到可抗衡天子之权。

孝,

就不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认知了。

它在道德的加持下,超越了虚无,将手伸向了现实,带着滚滚权力强势地伸进来!

天子面对太后,尚且是儿子面对母亲,刘彻现在面对太皇太后,他就是个孙子。

孙子在祖母面前,完全不占优势。

前一世。

尊儒改制匆匆施行,结果被太皇太后骤然打断,王、赵二人被逼入狱自杀,丞相、太尉被申斥罢免。

三公无一幸免,九卿陆续被换,一夜之间,满盘倾覆,朝堂站满了太皇太后的人。

这,就是东宫权柄!

礼法在前,刘彻也得退避三舍,今日暂缓改制,既是保住王、赵二人,也是积蓄力量。

只靠嘴皮子,

是成不了大事的。

“这……即便有太皇太后施压,陛下也无需全然退缩呐,封禅礼、改新历、易服色,总要试一件罢!”

眼见兴盛儒术的伟业即将功成,就差临门一脚,赵绾、王臧委实不甘心,廊下有劝谏声起。

“不必着急,朕说暂缓,却没说废弃,新政朕一定会施,但不是现在。”

“难道全都暂缓?”

“皆缓。”

皇帝态度坚决,赵绾、王臧二人本能想再劝,可无论怎样张口,都绕不开、避不了一座大山——

太皇太后。

赵绾似乎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心生忌惮。

最终无需天子发话,他与王臧各自行了一礼,愁容满面地离去了。

有些话,两人得私下说。

望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刘彻眉头微蹙,王、赵二人心向自己没错,但今日重新审视之下,实不堪用。

无谋又无胆……

不过,刘彻转念一想,这也是自己的过错,只会空想的君王,身边自然聚拢只会空谈的臣子。

念及此处。

他不由出声感叹:“朕盼卫美人亲眷,如盼日月呀。”刘彻现在满心都是有才干、能实干的人才。

卫子夫听得瞪大眼睛,她怎么感觉,相比起自己这个美人,陛下更在意美人的弟弟呢?

不对吧?

看出少女疑惑,刘彻笑了笑,“如刚才这两人,可添为羽翼,但不可视作支柱,你可知为何?”

“是因为……有些浮躁?”卫美人小声道。

“朕的美人猜对了一半。”

“请陛下教诲。”

“能力不足是其一,忠诚持疑是其二。”小皇帝脸上带笑,温暖和煦,嘴里说出来的话却没有半分温度:

“一位三公,一位九卿,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朕这个刚登基的小皇帝,是因为忠君吗?”

“不是。”

“是因为朕这个小皇帝,尊他们的儒啊。”

纵然王、赵二人中,有一位曾做过刘彻的少傅,他依旧这么认为!

小心递话的卫子夫不知如何应了,她不敢再接此类事关朝堂重臣的忠与非、情分与利益。

她不说,刘彻问,“重臣不可信,你说谁可信?”

卫子夫捏住衣角,直摇头。

她真的不敢再接话了。

“哈哈哈哈。”刘彻失笑出声,笑罢,他突然收声,目光锐利,语调缓慢,自问自答道:

“朕亲自拔于微末的人,才可信!”

一旁的卫美人恍然,她这个歌姬的亲眷,不正是一群卑微低贱之辈?

醒悟过后,卫美人紧忙屈膝施礼,带着三分惶恐、七分感激道:“陛下厚爱,妾愧不敢当!”

“当不当得,你说了不算,朕说了算。”刘彻扶起她,“朕现在要往东宫去,你先去拜见太后。”

“喏。”

太皇太后在,东宫,即长乐宫就是太皇太后的居所,刘彻的母亲王太后仍需住在未央宫。

遣了妃子去见母亲,他则去见祖母,天子仪仗从未央东阙出,又从长乐西门入。

后至长信殿。

女官引刘彻入内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先一步立在了殿中,“舅舅怎么在这儿?”

“我喊他来的。”

刘彻看见舅舅田蚡时,压低了声音问,可上首端坐的老太太眼睛不好,耳朵却灵得很,淡淡道:

“咱们的太尉惯会忠君体国,听闻天子喜爱歌姬,今日一早便领着群女子往未央宫送,我命人拦下了。”

“皇帝不会怪罪吧?”

刘彻听罢,神情怪异,斜眼望去,只见舅舅田蚡此时毕恭毕敬立在殿侧,脸色既尴尬又难堪。

收回目光。

一边往里走,刘彻一边说着岂敢怪罪祖母的话,老太太不置可否,只吩咐左右看座。

此刻。

太皇太后居中,小皇帝坐右,下首站着两人。

一人自是太尉田蚡,另一人则长眉阔脸、耳垂宽厚,同样与当朝太尉一起,恭恭敬敬站着。

正是当朝丞相,窦婴。

老太太视线偏移,看着左面,晾着两位三公,只对小皇帝来言:

“阿娇一大清早就到我这儿哭过一场,你来干什么,我也清楚,诺大的后宫,让你独宠一人太苛刻。”

“我与阿娇说过了,多个美人就多个美人。”

“不过你舅舅弄的那群货色,不管是不是皇帝授意的,我都不想看到第二次!”

说到这儿。

老太太在榻上重重敲了两下。

杵在下首的田蚡立刻躬身,请罪道:“臣谨记!”

送歌姬入宫一事,纯属当舅舅的主观能动性太强,刘彻受了无妄之灾。

不过。

这一件是受波及,下一件却是因他而起。

由刘彻主动挑破的话头,“孙儿今日前来,除了后宫事宜,还有一件国事。”

“说。”

“孙儿前些时日曾想尊儒改制,近期细细思量,发觉太过莽撞,特来问一问祖母的意见。”

刘彻临时起意,决定主动挑破尊儒一事,和场间另一人有关——

窦婴。

看见丞相窦婴的那一刹那,刘彻便心思百转。

昨天他刚对田蚡透露过暂缓尊儒的意向,今日一早王、赵二人就联袂入宫,期间消息转了几道手,不明。

有多少人得知此事,从而引发变动,又是否牵动了老太太,刘彻不知。

但与其赌,等责问临头。

不如自己挑破,占据一个主动。

事实上。

刘彻的谨慎是对的。

他话音落下后,殿内瞬时陷入安静,太尉田蚡缩了缩脚,丞相窦婴微微抬头,尽皆忧心望来。

“呵。”

老太太寡淡的脸皮动了动,嘴角下撇,虽说依旧冷清,但至少是多了份表情。

“亏得皇帝还记着来问问我的意见,还以为要继续瞒着我这个瞎眼老太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