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朱元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义军立威,忙碌的新年(求追读~)

从洪泽湖最南端的盱眙县,一直到长江北岸的六合城。

南北长二百里,东西长一百四十里的地域,如今都处在义军治下。

哪怕经过连年战乱天灾,这片湿润温热、适宜耕种的土地上,依然生活着超过三十万人!

大约有七万户百姓,定居于此。

李平安近几日,正忙于义军行政中枢的搭建,以及搬迁工作。

为了方便军事指挥,负责作战的花云、李文忠、邓友德等大将,驻扎在距离元军更近的天长县。

与高邮元军、扬州元军,距离皆不足八十里。

隔大运河相望。

行政中枢,则是暂时设置在六县偏中的来安县城。

“吴祯,昨日恶意抬高粮价的粮商,底细都查清楚了没有?”

李平安运笔飞快,在一份份公文上挥毫书写自己的处理意见,一边询问暂时给自己当秘书的吴祯。

“若是需要人手,我从亲卫营给你调拨。”

年幼的吴祯,拿起一摞写满粮商们黑历史的诉状,递给李平安道:

“都查清楚了,没有一个身家清白的。”

“人人皆可杀!”

“这些都是搜集到的他们残害人命、逼良为娼的证据!”

少年吴祯最是单纯,在听闻了李平安诉说的大义之后,立马将之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并且奋力去践行!

李平安让吴祯去调查城内粮商们的底细,也有这层考量在内。

义军飞速扩张之后,行政体系内混入了大量原先在元廷尸位素餐、贪腐成风的官吏。

他们碍于义军的屠刀,不得不为义军工作。

但指望他们有工作热情,会主动检举揭发大户们的黑料,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哼!”

“大灾之年,兵灾之下,他们竟还敢玩囤积居奇这一套!”

李平安飞速浏览过粮商们的黑料,冷笑道:

“咱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可惜他们自己不珍惜!”

“那就别怪咱,拿他们开刀祭旗!”

“也是时候,让他们知道知道义军的规矩了!”

李平安并非滥杀残暴之人,早在接管来安、滁州城之前,就已经约法三章。

寻常百姓所要遵守的不过就是三条。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叛降元廷者死。

而商人、官吏、军队的规矩要稍微多一些。

比如,商人不得强买强卖、不得囤积居奇,不得缺斤少两等等。

尤其是城内粮商,李平安还特地和他们强调过,不得涨价超过两成!

结果就在一天前,来安县城内的粮价,还是飞涨到了原先的三倍有余!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物价上涨,而是在挑战义军的权威!

一旦让他们成功,义军规矩的威严,将会荡然无存!

“吴祯,你跟咱走一趟!”

李平安起身穿上厚实的棉衣,向屋外走去:

“咱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脑袋硬,还是咱的刀子硬!”

吴祯小步快跑,跟上李平安的步伐,说道:

“老大,还有件事。”

“我哥那边来信,询问要不要去那边过年?”

“你说我要不要回去?”

李平安微微停顿后道:“新年毕竟是团圆的日子,你去和州和你哥一起过年也好。”

“那老大你呢?”吴祯问道:“你不去和州,与家人一起过年吗?”

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二,距离新春佳节不过只剩七日。

也正因紧邻新年,哪怕是穷苦百姓,吃糠咽菜了一整年,也想在年节吃点好的。

粮商们才会肆无忌惮的上涨粮价,不愁想过个好年的穷苦百姓们不花高价买粮!

李平安迟疑片刻道:“新年之际,各地尚有许多事务要去做。”

“我一时间,走不脱身。”

“也许过了正月十五,会回去一趟吧?”

临近过年,不仅仅是粮商们在作妖,各路牛鬼蛇神为了过个好年,也开始各显神通。

仅仅是这几日,发生在各地的抢劫、盗窃案子,就有上百起之多。

李平安不得不命令邓友德率民兵,在周边数县内来回扫荡,将大批的剪径盗匪清扫干净。

六县内劫掠的风气,这才被稍微打压下去一些。

吴祯低头道:“那咱也不回去了,留在这帮您吧。”

“否则您一个人,太辛苦了!”

李平安揉揉吴祯毛绒绒、尚未束发的脑袋道:

“你年纪还小,用不着这么操劳。”

“好好回去过完年,再来帮我。”

李平安点齐亲卫营的千余兵马,向着粮商们的老巢扑去。

亲卫营的兵马,并非是义军的老兵组成。

而是从邓友德军、郭子兴残部当中,挑选出来的兵马组成。

虽说军队避免不了山头主义、派别之分,但李平安还是希望能够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都混编到同一支部队当中。

粮商们的家丁、团练,连亲卫营老兵们一个回合的冲锋都没挡住,就溃散而逃。

李平安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来安县城内三家粮商,共计一百二十人。

随后便是熟悉的公审流程。

这年头的豪绅大户商人,没有屁股底下干净的。

全都禁不起细查,甚至吴祯查出来的黑料还仅仅是很小一部分。

公审大会上,聚集而来的百姓们,爆出了他们平日里更多为非作歹的恶行!

随后在百姓们一声声高呼要求将他们处死之中。

义军顺应民心、民意,将恶贯满盈之人,全都斩首,人头高挂城门之上。

“老大,和州来信,给你的!”

李平安刚刚在高台之上,和来安的百姓们讲完义军的规矩与大义,

并且承诺义军会平价向城内百姓定时定点供应粮食。

吴祯便找到了李平安,将一封信,交到李平安手上。

望着信封上熟悉的娟秀小楷,李平安微微愣住。

缓缓拆开马秀英从和州寄来的家信。

信中没有提及李平安最近在扬州路的所作所为。

仅有最为平淡、真切的关心,让李平安疲惫的心为之一暖。

随即取过纸笔,飞速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李平安没说自己正经历的种种辛苦,只是表示自己一切都好,让娘亲多保重身体,别太过操劳。

同时在信中写道,过了上元佳节,就去和州探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