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士族的暗箭
张怀瑾站在破屋门口,手里捏着那封字迹潦草的信,耳边还能听到远处县衙方向传来的喧嚣。火光虽已渐熄,但夜风中仍夹杂着焦糊味。他低头再看那句“士族已定你为眼中钉”,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士族……”他喃喃自语。作为一个现代金融分析师,他对明朝的士绅阶层并不陌生——这些人靠科举特权和土地兼并,掌控着地方经济命脉,堪称大明朝的“隐形贵族”。可他一个刚穿越来的落魄童生,怎么就惹上了这种庞然大物?
“怀瑾,你到底在想啥?”那青袍中年男子——张怀瑾从原主记忆里挖出他的名字,叫李长青,是县学里的老书生,平日里与原主交好——见他发愣,忍不住催促道,“这信可是我冒着风险偷拿来的,你赶紧想想办法!”
张怀瑾回过神,强压下心头的疑惑,挤出一个笑容:“长青兄,多谢你提醒。不过,这事还没到绝路,我得先弄清楚他们为何针对我。”
李长青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我听县学里的伙计说,是你昨天交‘拜师费’的事传出去了。有人觉得你一个小穷酸,居然能拿出五十两银子,太不寻常,怀疑你背后有靠山。”
张怀瑾心里一沉,暗骂自己大意。他用系统兑换银子时,只想着脱困,却忘了在这个穷乡僻壤,五十两对一个童生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难怪会引人注目。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他深吸一口气,拍了拍李长青的肩膀,“长青兄,院试提前的事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李长青点头,“县衙失火,档案烧了大半,听说知县急着重整秩序,院试就定在三天后。”
三天?张怀瑾眼神一凝,这时间紧得让人喘不过气。他知道,自己要想翻身,科举是第一道门槛,可现在士族盯上了他,这场考试恐怕不会太平。
回到破屋,张怀瑾点起一盏昏黄的油灯,摊开原主留下的几本旧书——《四书集注》《诗经》《大学衍义》,全是科举必备的八股文教材。他翻了几页,眉头皱得更紧。这些书里的内容对他来说如同天书,晦涩的古文加上繁琐的格式,简直比金融报表的K线图还难懂。
“靠这些玩意儿考功名,难怪大明亡了……”他自嘲一笑,随手拿起毛笔,却发现笔尖已经秃了,连墨都没剩多少。
就在这时,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叮!检测到宿主备考需求,是否兑换基础算术书籍?当前余额:白银五十两。”
张怀瑾一愣,想起昨晚触发任务时系统提到的奖励还没领取。他立刻在心里默念:“领取任务奖励!”
“叮!任务奖励已发放:白银一百两,基础算术书籍《算法统宗》一本,已存入系统空间。”
他伸手一掏,一本崭新的《算法统宗》出现在手中。这本书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代表作,里面全是珠算和实用算术的精华。他翻开一看,发现这些内容对他这个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小儿科,但对大明朝的考生而言,却是稀世珍宝。
“有了这个,或许能另辟蹊径。”张怀瑾嘴角微扬。他知道,八股文是科举的命门,但明朝的院试偶尔也会考些“杂学”,比如算术和格物。如果能把现代统计学融入八股文的框架,未尝不能出奇制胜。
接下来的两天,他几乎没合眼,一边啃着《四书集注》补课,一边用系统兑换的银子买来纸笔,疯狂演算。他设计了一套简易的“截搭题”破解模型——所谓截搭题,是考官故意将题目拆分成几段,藏在不同文章里,考验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张怀瑾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把常见题型归纳成数据表格,再配上八股文的起承转合,直接把枯燥的考试变成了数学游戏。
“士族想玩阴的,我就用阳谋压回去。”他咬着笔头,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
三天后,院试如期举行。考场设在县学旁的贡院,因县衙失火,临时搭了几个棚子,显得格外简陋。张怀瑾一进场就感受到无数道目光,有的好奇,有的嘲讽,还有几道带着明显的敌意。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摊开试卷。题目一如既往地晦涩,第一道是《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要求写一篇八股文。他扫了一眼,心中冷笑,这种题对原主来说或许是难题,但对他这个有系统加持的穿越者,不过是小菜一碟。
提笔之前,他不动声色地观察四周。果然,靠窗的位置坐着几个衣着华丽的考生,个个神色倨傲,明显是士族子弟。其中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年轻人,正拿着一块玉佩在手里把玩,时不时朝他这边投来阴冷的目光。
“那就是刘子昂吧?”张怀瑾从李长青那儿听说过,这家伙是本地士族刘家的嫡子,平日里仗着家势欺压寒门考生,昨晚还扬言要让张怀瑾“考场出丑”。
张怀瑾没理会,埋头开始答题。他用八股文的格式开篇,先是“破题”点明“学而时习”的核心,然后在“承题”部分大胆引入货币流通的现代概念,用《算法统宗》的珠算数据佐证,论证学习不仅是修身,更是治国平天下的经济基础。整篇文章逻辑严密,数据翔实,最后一句“时习乃流通之本,国强则民富矣”,直接把考官的思维从孔孟之道拉到了现实财政。
写完后,他故意伸了个懒腰,余光瞥见刘子昂正死盯着他,脸色铁青。显然,这家伙没想到一个穷酸童生能写出这么“离经叛道”的文章。
考试结束,考生们交卷离场。张怀瑾刚走出贡院,就被刘子昂带人堵在了巷子里。
“张怀瑾,你还真敢写啊?”刘子昂冷笑,手里的玉佩被他捏得咯吱作响,“用什么算术混八股文,你以为考官是瞎子?”
张怀瑾挑了挑眉,淡定道:“刘公子,我不过是实话实说。倒是你,考场上偷看我试卷,不怕被抓现行?”
“你!”刘子昂气得脸红脖子粗,刚要动手,巷子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都住手!”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张怀瑾转头一看,竟是骆养性带着几名锦衣卫走了过来。
第四部分:合——隐藏的博弈
骆养性一身飞鱼服,气势逼人。他扫了一眼刘子昂,冷声道:“刘家的少爷,这大庭广众之下,你想干什么?”
刘子昂脸色一变,显然没想到会撞上锦衣卫。他强挤出笑容,拱手道:“骆大人误会了,我只是和张兄开个玩笑。”
“玩笑?”骆养性冷哼一声,目光转向张怀瑾,“你来说。”
张怀瑾心中一动,知道这是个拉拢骆养性的好机会。他上前一步,平静道:“大人,刘公子不过是关心我的文章写得如何,顺便问候几句罢了。不过,我倒是听说,县衙失火那晚,有人看见刘家的仆人在附近晃悠。”
此话一出,刘子昂脸色瞬间煞白,急忙辩解:“胡说八道!我家怎会干那种事?”
骆养性眯起眼睛,显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他挥挥手,让锦衣卫把刘子昂带到一边问话,然后低声对张怀瑾道:“你小子胆子不小,连士族都敢惹。不过,你那账簿我查过了,果然有猫腻。你若有更多线索,不妨直说。”
张怀瑾微微一笑,知道自己和骆养性的关系又近了一步。他正要开口,系统声音突然响起:“叮!检测到宿主完成考试,任务触发:揭露士族舞弊证据,奖励白银二百两,基础格物书籍一本。”
他压下心头的兴奋,低声道:“大人,我有一策,或许可助您破案,但需借一步说话。”
骆养性点头,示意他跟上。两人走到僻静处,张怀瑾刚要开口,却听远处传来一声尖叫,随即人群骚动起来。
“不好了!考官被人打了!”
张怀瑾和骆养性对视一眼,齐齐转头望去,只见贡院门口一片混乱,一个老儒生倒在地上,满脸是血,而刘子昂的身影,竟在人群中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