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明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僧痞霸市

天蒙蒙亮,王妃王灵玉卧在萧詧怀中,意犹未尽,“夫君怎的忧心忡忡?是在挂念瞳儿么?”

瞳儿为二人所育幼女,方满三岁,最得萧詧疼爱。

原以为,为祖父交完赎身钱,再到荆州稳固军务,便可回封地团聚。

怎料皇叔们却送他一个烫手山芋——督建佛塔。

当年洛阳永安寺供奉祖师舍利,也不过九层浮屠,他祖父倒是阔绰,又给加高三层。

真不愧是佛门卷王。

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礼佛心诚。

真是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一别多日,难解思念。陛下又令孤督建佛塔,暂时走不得了。

瞳儿还未到过建康,祖父家宴时也挂念他的曾孙女,不如将瞳儿接来京师罢。

一来解相思之苦,二来圆祖父愿望,讨个公主称谓,三来也可领略一番京师的人间烟火气。”

往年,舟船劳顿,萧詧心疼女儿年幼,大抵不愿带到建康。

而这回,未料到要久居京师,也只能如此了。

萧詧伸了伸腰,忽闻阁楼下传来一阵骚动,他起身支起和合窗,窗外细雨无声,小沙弥弥留与侍卫陈旻正在雨中翩翩起舞,打得不可开交。

“那夜若不是小僧出手,王爷可就龙游浅滩了,还说你无错?”

“狂妄小鬼,吾自幼习武,精通步法,缩地成寸可曾听闻过?”

“事后诸葛,恬不知耻。”

“哼,多说无益,那就手底下见真章。”

萧詧嘴角抽动,这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好了。

“都给孤住手,过来站好。”

萧詧一声令下,两人不情不愿地收起兵器,过来行礼。

萧詧居高临下,“陈旻,你说你好歹也是将门之后,你祖父陈庆之何许人也?非得执拗此等小事?”

陈旻却哭丧着脸,“王爷,这小鬼不地道,故意贬低属下的能力……”

萧詧无语,顺手捏起一粒橘子掷去。

陈旻眼疾手快,接住后开始剥皮,“谢王爷赏赐。”

“滚滚滚,马上滚回襄阳。”

“王爷,别呀!属下真的能缩地成寸,昨夜完全可以……”

“还说?信不信孤找根针,把你嘴缝上?”

陈旻这才识趣地闭上双嘴。

“拿着孤的荆州都督大印,回襄阳交给外兵参军王操,令他火速进入荆州代孤都督军政。

再把孤的小公主接过来,要是办砸了,孤把你的头拧下来当蹴鞠踢。”

陈旻领了王命,飞也似的朝庭外冲去,好似要证明什么。

萧詧左手无奈地搓着脸面,眼下他的六叔湘东王萧绎肯定会借故离京,他若不先安排,一月后再到任荆州,早被架空了。

“王爷,您看这狗屁缩地成寸,跑得还没马儿快……”

“你也给孤住嘴,在王府不用念经诵佛了是么?放飞自我了是么?

即刻、马上!给孤上街去贴告示,招些木匠、土工、石匠,将同泰寺的武僧都集合起来,孤有大用。”

对于工匠一事的安排,本可于匠作寺中调度,可如今工部官员大多出于太子萧纲门下,恐怕难以同心,故而向外募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看着弥留离去,王妃来到身侧搂住,“夫君,往后王府里有这两个活宝,可就热闹了。

对了,我得去吩咐府中典计,到牙行去买些奴仆,临来时也不知会滞留京师,府中留守的人手捉襟见肘。”

“让典计好好核查身份,别节外生枝。”

“嗯,夫君还是快些沐漱,请用早膳罢。”

……

五日后,四月十九,同泰寺山门后,一块平整地桩边。

众人面面相觑。

萧詧阴郁着脸色,“弥留,孤让你贴告示募集工匠,人呢?”

弥留尴尬地挠着小光头,“小僧从西市一直张贴到东市,按王爷您的吩咐,一日开两百文长钱工价,怎会无人响应呢?好生奇怪。”

南北朝时期,南朝铜矿匮乏,铜五铢钱无法满足流通需求。

自普通四年(523年)始,梁武帝尽罢铜钱,改铸铁钱。

而民间铁矿易得,致使私铸之风盛行,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物价飞涨。

如今,一百文长钱在建康,只相当于北朝九枚铜五铢钱的购买力。

萧詧开出两百文长钱工价虽说不高,但也贴合底层工匠的工价,怎会无人问津?

看着苦差们从宫中府库拉来的珍贵楠木、雕花青砖堆满一地,没工匠也是枉然。

在众人愁眉不展之际,陈旻骑着一匹快马赶到。

萧詧霎时喜笑眉开。

来回五日间,该说这小子办事效率高呢?还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船快呢?

“办妥了?”

陈旻猛点头,还朝弥留比了个奇怪手势。

“回府。弥留,继续带人张贴告示,工价涨到四百文。”

很快,两骑快马回到府邸。

思女心切的萧詧跨着大步来到前庭。

小亭中,母女正在嬉闹。

“孤的小公主在哪呢?”

萧詧故意扯开嗓音,引得母女注意。

“你父王来了,快去。”

“父王……在这……要骑马……”

萧詧看着咿呀跑来的女儿,溺爱的将他举过头顶,骑在肩头。

“不能无礼,快从你父王肩头下来。”

“无碍。”萧詧抬起头,“想没想父王?”

“想。”

“走,父王带你逛市集去。”

萧詧拉起王妃的手,一家三口往西市而去。

午后,西市十里长街,正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刻。

不时能看到杂耍艺人吞刀吐火,还有西域胡商带来幻术表演,这可乐坏了小萧瞳。

佛寺广场上,木偶戏、说书人吸引孩童与老人围观,小萧瞳手舞足蹈听得津津有味。

遇到稀奇的物件,她还要上手掰扯掰扯,如拨浪鼓、小葫芦、小木梳、小布人等等。

只要看上的,萧詧就四个字,全部打包。

这可苦了陈旻,手上拎的,脖子上系的全是包袱。

忽然,前方摊位一阵骚乱引人注目。

一个老妪在街边支着小摊,卖些绿豆,边上却围着三个青衣僧人。

“这西市,归我们同安寺管,在这支摊,一天得先交一百文长钱做香火钱,否则就滚蛋。”

为首的僧人吆喝着,脸上的刀疤有些可怖。

“高僧行行善,宽限一二时辰,等卖了豆子再添香火钱……”

“不成,待会卖完就走,上哪寻你要钱?现在给,不然掀了你的摊子!”

刀疤僧人油盐不进。

“老妇身上只有三枚铁钱,先交了,等卖了豆子……”

老妪将怀里仅剩的三枚铁钱塞去。

刀疤僧人颠了颠手中铁钱,一把将老妪推倒在地,眼里满是狠厉之色,“打发要饭的呢?给我砸。”

老妪瘫坐在地,眼睁睁看着两名青衣僧人,将簸箕掀翻在地,并一一碾碎,不由悲从心来。

老妪捶胸顿足,“菩萨呀!您睁睁眼,看看这些畜生,哎哟……真活不下去了喂……”

围观人群愈来愈多,指指点点。

刀疤僧人却一脸桀骜,俨然一副恶霸模样,“看什么看,谁不给佛祖交香火钱,就是这个下场。”

PS: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535-546年)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南史·卷八十·贼臣传》

至中大同元年(546年)梁朝各地铁钱换算:

长钱:京师建康以九十文作百文。

东钱:破岭以东地区(今江浙一带)以八十文作百文。

西钱:江州(今江西)、郢州(今湖北)等地以七十文作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