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强军出渤海
建安四年的冬末,凛冽的寒风依旧在南皮城的街巷呼啸,皑皑积雪覆盖着屋顶与道路,尚未有消融之意。袁府之中,气氛却似悄然发生了转变,逐渐回暖。自刘氏于枕畔对袁绍温言软语,细细剖析利害之后,袁绍心中对袁熙与甄宓婚事的态度,便如同春日暖阳下的坚冰,悄然松动。
某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月光清冷地洒在袁府庭院,映照出一片银白世界。袁绍差人将袁熙唤至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明明暗暗地闪烁,营造出几分神秘氛围。父子二人对坐,袁绍的目光长久地凝视着袁熙,眼神中既有为人父的慈爱,又饱含着对家族事务的深沉考量。须臾,袁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郑重:“熙儿,你母亲那番肺腑之言,为父反复思量许久。如今,为父同意你迎娶甄宓。只是你须明白,袁家身为世家大族,诸事皆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后行事,切不可再由着自己的性子意气用事,凡事都要顾全家族大局,明白吗?”袁熙起身,恭敬行了一礼,说道:“孩儿明白,定不负父亲与母亲的期望。”父子俩对视一眼,往昔的矛盾在这一瞬间悄然消散。
就在袁家内部历经波折,渐趋和睦之际,北方的幽州大地却风云突变,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公孙瓒与刘虞,这两位割据幽州的势力,因理念不合、利益冲突,终于兵戎相见,在幽州广袤的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火并。公孙瓒麾下铁骑凶猛,战术凌厉,刘虞虽有仁德之名,却不善兵事,在这场残酷的争斗中,终因不敌公孙瓒,惨遭杀害。一时间,幽州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百姓流离失所,战火更是如燎原之势,迅速蔓延至冀州边境。冀州刺史韩馥眼见边境烽火连天,敌军压境,顿时慌了手脚,紧急召集麾下幕僚商议对策。权衡之下,他决定派遣素有智谋之名的使者荀谌,骑上快马,一路扬尘,日夜兼程赶往南皮,向冀州牧袁绍递上求援书信,恳请袁绍出兵协防,共御外敌。袁绍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集麾下谋士武将,在议事厅召开紧急会议。厅内气氛凝重,袁绍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沉声道:“公孙瓒狼子野心,此番杀害刘虞,又将战火引至冀州边境,我们必须有所行动。诸位有何高见?”
田丰率先起身,拱手说道:“主公,公孙瓒兵强马壮,不可小觑。不过,我们可借韩馥求援之机,逐步掌控冀州局势。”袁绍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依我之见,可兵分四路,分别进驻河间、常山、中山和渤海郡,既能抵御公孙瓒的进攻,又能借机整编当地郡兵,壮大我们的实力。”
逢纪捋着胡须,微微颔首,补充道:“田别驾所言极是。此四路布局,可成掎角之势,相互呼应。然需注意,进驻各地后,应迅速安插亲信,掌控地方政务,如此方能确保政令畅通,资源为我所用。”
郭嘉轻摇羽扇,嘴角含笑:“除了军事部署与地方掌控,还可散布流言,扰乱公孙瓒军心,使其内部生乱。如此一来,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亦非难事。”
许攸双手抱胸,冷哼一声:“诸位所言虽好,但不可忽视粮草供应。行军打仗,粮草先行,此乃重中之重。需提前规划好各地粮草的筹集与调配,方能无后顾之忧。”
戏志才目光深邃,缓缓说道:“主公,在兵力部署的同时,亦要留意周边势力的动向。如黑山军等,可适时拉拢或威慑,以免腹背受敌。”
郭图站起身来,神色激昂:“依我看,进驻四郡之后,当立即整军练武,提升士卒战力。同时,宣扬主公仁德,吸引四方贤才来投,进一步增强我军实力。”其他谋臣也纷纷各抒己见,一时间,营帐内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袁绍听完,沉思片刻,目光转向众人:“田先生所言甚是,不知诸位还有何想法?”这时,袁熙起身,说道:“父亲,孩儿以为,可派遣黄忠将军及戏志才军师率领一万精兵,其中三千神射手,进驻河间郡。利用这段时间,整编河间郡郡兵,增强我们的实力。”袁绍听后,点头赞同:“熙儿此计甚妙,黄忠箭术绝伦,戏志才足智多谋,二人前往河间,定能不负所望。”
接着,袁熙神情肃穆,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缓缓说道:“第二队,当由赵云将军、孩儿及许攸先生统领五千轻骑兵,即刻前往常山郡布防。诸位皆知,常山郡地势险要,山川纵横交错,关隘林立,乃是抵御公孙瓒的重要防线。赵云将军自幼生长于常山郡,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山川走势、关隘要冲尽在其心中,由他坐镇,定能将防线稳固如山。”袁绍听闻,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赵云,眼中满是信任与期许。赵云见状,身姿矫健地起身,双手抱拳,声如洪钟般说道:“末将承蒙主公与公子厚爱,定当竭尽全力,披坚执锐,以死相搏,不负主公与公子所托,誓要让常山郡成为公孙瓒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第三队,由颜良将军及郭嘉军师带领一千轻骑兵和三千步兵,前往中山郡防御。中山郡地处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颜良将军勇猛无比,郭嘉军师智谋过人,定能保中山郡无虞。”袁熙继续说道。袁绍看向颜良和郭嘉,二人起身领命。
“而父亲可自带文丑将军、田丰先生和逢纪先生,率领一万刀盾兵,奔赴渤海郡北部防御公孙瓒。此郡乃公孙瓒南下进犯之必由要道,地势险要,关乎冀州安危。父亲大人亲自坐镇,以您之名望与威严,加之文丑将军的勇猛,田丰、逢纪二位先生的智谋,定能如泰山压顶般威慑敌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袁熙有条不紊地说完,目光炯炯地看向袁绍。袁绍听闻,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满意地笑了笑,轻抚胡须道:“熙儿考虑周全,谋算精细,为父甚慰。”最后,袁熙补充道:“审配先生和郭图先生可负责留守南皮,调度辎重,并与冀州保持密切联系。另外,我们可派出使者出使公孙瓒,试图说服他愿意平分冀州,为我们争取时间整军备武。”袁绍点头同意,当即下令,按照袁熙的提议进行部署。
诸事皆已妥善安排,各路人马依令而动,相继踏上征程。黄忠与戏志才并辔齐驱,统领大军,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向河间郡进发,其军容严整,步伐铿锵,引得沿途百姓纷纷侧目。赵云一马当先,袁熙与许攸紧随其后,率领轻骑兵风驰电掣般奔赴常山郡,轻骑健儿们身着轻便铠甲,手持利刃,马蹄扬起滚滚烟尘,似一道黑色的洪流,势不可挡。颜良与郭嘉亦整军出发,带领兵马朝着中山郡而去,他们所率士卒士气高昂,眼神中满是坚毅,行军途中井然有序,尽显精锐之师风范。袁绍亲自挂帅,率领文丑等一众将领,浩浩荡荡前往渤海郡,袁绍身骑高头大马,神色威严,麾下将士簇拥左右,气势如虹,尽显一方诸侯之雄姿。使者来到公孙瓒大营,见到公孙瓒后,献上袁绍的书信。公孙瓒看完书信,冷笑一声:“袁绍想平分冀州?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过,如今我军刚刚经历大战,需要时间休整,暂且与他周旋一番。”于是,公孙瓒假意答应袁绍的提议,暗中却在集结兵力,准备随时发动进攻。
这边,荀谌神色匆匆回到冀州刺史府,于大堂之上,向韩馥深施一礼后,便将袁绍的实力和部署添油加醋地详述起来。他眉头紧皱,语气中满是焦急与诚恳:“刺史大人,袁绍帐下兵马精悍,甲胄鲜亮,且帐中谋士足智多谋,恰似繁星汇聚;武将勇冠三军,仿若骤雨磅礴。放眼天下,非袁绍不能守护冀州这一方水土。如今公孙瓒厉兵秣马,于北方虎视眈眈,其野心昭然若揭。我冀州兵力、谋略皆不及袁绍,若不速速借助袁绍之力,待公孙瓒挥师南下,冀州危在旦夕,刺史大人恐亦难全身而退!”韩馥端坐在主位之上,原本沉稳的面庞,此刻已被忧虑之色填满,听着荀谌所言,内心似有千万只蚂蚁在爬,忧虑不已,心中那坚守冀州的念头,也开始悄然动摇。韩馥麾下的谋士耿武、闵纯等人得知此事后,极力反对。耿武面红耳赤地说道:“刺史大人,袁绍乃虎狼之辈,若让他进入冀州,无异于引狼入室!冀州乃我们的根基,万万不可拱手相让!”闵纯也在一旁附和:“耿先生所言极是,我们应组织兵力,抵御袁绍和公孙瓒,而不是向袁绍求援。”
然而,韩馥帐内,荀谌之言如重锤般不断撞击着他的内心。“将军,以您的才能与威望,怎能与袁本初相提并论?且如今冀州内外形势复杂,将军若继续坚守,恐生诸多变故。袁本初四世三公,名满天下,若他入主冀州,定能保境安民,将军也可安享富贵。”荀谌言辞恳切,眼中满是真诚,实则暗藏机锋。韩馥本就性格懦弱,在这一番连哄带吓之下,内心防线逐渐崩塌。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犹豫再三,心中天人交战,一方面眷恋冀州的权位,另一方面又惧怕因拒绝袁绍而招来灾祸。最终,怯懦战胜了雄心,他长叹一声,决定退位让贤。
韩馥招来亲信使者,神色复杂地嘱咐道:“你即刻前往袁绍大营,将本将军决定让他入主冀州之事告知于他,务必言辞恭敬,不可有丝毫差错。”使者领命,快马加鞭赶至袁绍大营。袁绍正在帐中与谋士们商议军机,听闻韩馥使者求见,嘴角微微上扬,旋即恢复如常。使者入帐,大礼参拜后,恭敬说道:“袁将军,韩馥将军深感自身德薄才疏,难以担当冀州重任,特命在下前来,诚邀将军入冀州主政。”袁绍心中大喜,这冀州之地,他觊觎已久,如今唾手可得,怎不令他欣喜若狂?但他老谋深算,深知此时不可失态,于是眉头微皱,故作推辞道:“韩将军治理冀州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我袁绍何德何能,敢受此重任?这万万不可,还请使者回去转告韩将军,另作他谋。”袁熙收到消息后,立即写信给袁绍:“父亲,韩馥虽愿意退位让贤,但耿武等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父亲务必小心防范,带上典韦、许褚二位将军,以防不测。”袁绍看完信后,点头称是,他深知袁熙心思缜密,便依言带上典韦和许褚。
袁绍亲率浩浩荡荡的大军,军旗蔽日、刀枪林立,威风凛凛地开至冀州城下。城门处,耿武、闵纯等冀州忠义之士,听闻袁绍意图染指冀州,早已率领麾下精悍士兵严阵以待,待袁绍大军刚一现身,便果断出城阻拦。耿武满脸怒容,剑眉倒竖,手中长剑直指袁绍,扯着嗓子大骂道:“袁绍,你这狼子野心之徒,背信弃义,妄图谋夺我冀州之地,今日休想踏入冀州半步!”袁绍端坐于高头大马之上,面色阴沉,还未及开口回应。只见典韦圆睁虎目,那双眼珠子仿若要瞪出眼眶,手提一对沉重无比的双戟,猛地一夹马腹,胯下骏马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般纵马而出,同时口中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尔等鼠辈,螳臂当车,敢挡我主公去路,简直是找死!”话音未落,他已挥舞双戟,带着呼呼风声,直冲向耿武等人,所过之处,空气仿若都被撕裂。许褚见状,怎肯落后于人,满脸涨得通红,同样挥舞着大刀,脚下的战马也似通了人性,撒开四蹄,紧随典韦其后。这二人恰似两只从深山冲下的猛虎,气势汹汹,周身散发着让人胆寒的杀气,所到之处,敌军士兵纷纷被吓得四散奔逃,无人能挡其锋芒。袁绍见状,下令大军出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冀州士兵抵挡不住,纷纷溃败。耿武和闵纯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典韦和许褚追上,斩杀于马下。袁绍顺利进入冀州城,接管了冀州的军政大权。
袁熙听闻袁绍在冀州的一系列运作大功告成,已顺利接管冀州,心中既兴奋又欣慰,当即率领精锐亲兵,快马加鞭赶回冀州。踏入袁绍营帐,只见帐内烛火通明,袁绍正与一众谋士商议要事。袁熙上前,恭敬地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高声说道:“恭喜父亲顺利接管冀州!此乃我袁家之大喜,霸业之根基已固。孩儿这段时日在军中多方观察,对冀州降将的处理,已有一番深思熟虑的想法。”袁绍闻言,放下手中书卷,目光从一众谋士身上收回,转向袁熙,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温和地说道:“熙儿,且说来听听,为父正想听听你的见解。”袁熙说道:“张郃等武将,皆有勇有谋,可为我所用,孩儿建议将他们升迁为中郎将,让他们为我们效力。荀谌辛毗辛评沮授等人,在此次事件中也出了不少力,也可进行升迁,以激励众人。”袁绍听后,点头赞同:“熙儿所言甚是,就依你之见。”
在袁熙、审配、逢纪等人的精心谋划与全力辅佐之下,袁绍巧妙运用智谋,软硬兼施,最终顺利接管冀州。韩馥黯然离去,袁绍自此坐拥冀州广袤之地,麾下兵马钱粮大幅增加,实力得到了飞跃式的极大增强。而袁熙在这一系列波谲云诡的事件中,无论是应对复杂局势时的冷静沉着,还是提出的诸多精妙策略,皆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卓越才能。他在决策中所展现出的远见卓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果敢坚决,令袁绍深感欣慰,亦赢得了帐下众谋士、将领的一致认可与钦佩。冀州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大地,在袁绍入主之后,犹如平静湖面投入巨石,即将迎来新一轮风起云涌的风云变幻。在袁绍有条不紊地整合冀州势力时,袁熙并未停下脚步。他每日穿梭于军营与府衙之间,一方面督促新兵训练,将从赵云处学来的骑射之术与黄忠的箭术精髓融入训练体系,打造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新兵队伍;另一方面,他与许攸、郭嘉等谋士商议如何治理冀州,发展经济,增强民生。
时光悄然流转,冀州大地在袁绍的悉心治理下,渐次焕发生机。田野间,百姓躬耕劳作,麦浪翻涌,村落里炊烟袅袅,孩童嬉笑,处处透着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军营中,兵卒们日夜操练,刀枪寒光闪烁,军号声震彻云霄,士气如虹。然而,袁熙站在城楼上,目光远眺,神色凝重。他深知,眼前的繁荣不过是漫漫征途的起始。北方,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仍如悬在头顶的利刃,虎视眈眈;中原大地,曹操广纳贤才,势力如日中天,刘备虽暂栖人下,却胸怀壮志,暗藏锋芒。这各方势力在暗中秣马厉兵、悄然崛起,未来之路荆棘密布、险象环生。但袁熙心中毫无惧色,他腹中藏着千年历史的经纬,胸中有雄才大略的智慧,暗自握紧双拳,决心以己之力,在这乱世纷争的舞台上,辅佐父亲袁绍,挥师四方,扫平群雄,成就不世霸业,也为自己镌刻下一段青史留名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