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帝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美人心计

元朝使团的大船停靠在“复兴舫“的码头,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迅速形成警戒线,元朝高级官员博尔术在侍从的簇拥下缓步上岸。他身材高大,面容冷峻,一身华丽的官服更衬托出他不怒自威的气势。

朱迪装扮成村长,弯腰驼背,满脸皱纹,用颤抖的声音恭敬地迎上前去:“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博尔术冷冷地扫了一眼这位看似老态龙钟的村长,不屑地哼了一声:“免了这些虚礼。听说这一带有宋朝余孽活动,你们可有发现?“

朱迪做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宋...宋朝?那是什么朝代?小老儿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只知道现在是大元的天下。“

博尔术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朱迪。就在气氛变得紧张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从人群中传来:“大人,这些渔民大多没什么见识,问他们怕是问不出什么。不如让奴婢带人去村里搜查一番?“

朱迪抬头,看见一位身着淡绿色长裙的年轻女子走到博尔术身边。她约莫二十岁左右,肤色微黑但光滑如玉,一双杏眼灵动有神,略显丰满的身材在简朴的衣着下依然难掩曼妙。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口音中带着安南特有的婉转。

博尔术略一思索,点头同意:“好,你带一队人去搜查。别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新建的房屋。“

女子柔声应下,带着几名士兵往村里走去。经过朱迪身边时,她的眼神似乎有一瞬间的停留,隐约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朱迪装作恭敬地引路,心中却暗自警惕:这个女子是谁?为何一个安南口音的女子会在元朝使团中?她那一闪而过的眼神又意味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元朝士兵在女子的带领下,彻底搜查了整个“复兴舫“。他们掀开布帘,翻动货物,检查每一个可疑的角落。多亏朱迪提前做了万全准备,所有军事设施和武器都被巧妙地隐藏起来,一般的搜查根本发现不了。

正当博尔术开始感到无聊,准备结束搜查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大人,在村东的一座屋子里发现了一个锦衣华服的小男孩,看起来很可疑!“

朱迪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是赵昺!难道他的藏身之处被发现了?

在士兵的带领下,博尔术来到了村东的一间普通茅屋。屋内,赵昺一身锦袍站在那里,身后是几个慌张的村民。

“这是谁家的孩子?为何穿着如此华贵的衣服?“博尔术厉声问道。

赵昺面不改色,用稚嫩但清晰的声音回答:“我是村长的孙子,这是我年节的新衣,今天特意穿出来玩的。“

朱迪赶紧上前,装作责备的样子:“这孩子,不听话,明明说了不让穿这身衣服出门,还偏要穿。这衣服是去年在市集上买的,花了不少银子呢。“

博尔术半信半疑,正要继续询问,那位绿衣女子却走上前来,蹲下身子打量赵昺,然后笑着说:“大人,这确实只是个普通的孩子。这种花纹的衣服在安南一带很常见,并不是什么贵重物件。我看他就是个被宠坏的小孩子罢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抚平赵昺衣服上的褶皱,却悄悄在他手心里塞了一个小纸团。赵昺聪明地攥紧了拳头,一脸天真无邪地看着大人们。

博尔术见状,失去了兴趣:“继续搜查其他地方。“说完,带着人离开了。

朱迪暗中松了一口气,却也对那位绿衣女子更加好奇。她为何要帮他们掩饰?刚才传给赵昺的又是什么?

直到傍晚,搜查终于结束。元朝使团一无所获,博尔术恼怒地宣布明天继续前往其他村庄搜查,然后带着随从回到了船上。

元朝士兵撤离后,朱迪立即赶到赵昺身边:“陛下,您没事吧?那个女人给您塞了什么?“

赵昺展开手心里的纸团,上面写着几个小字:“小心船底搜查,明夜一更“。

“她是在警告我们,明晚他们会搜查海底!“朱迪恍然大悟。他们曾在海湾底部藏了几箱重要的武器和文件,如果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当晚,朱迪立即召集心腹,连夜安排人员将海底的物资转移到更隐蔽的地方。忙碌一整晚后,他终于回到自己的房间,疲惫地坐在桌前,思考着那位神秘女子的身份和目的。

就在这时,熟悉的雪花屏幕出现了——“帝王聊天群“再次连接。

【李世民】:来了?情况如何?元朝使团搜查得怎么样?

【赵构】:是啊,快说说!小皇帝没事吧?

【朱元璋】:别担心小皇帝,朕更关心你的火炮藏好了没有?要是被发现了,你们就全完了!

朱迪疲惫地回应:“多亏提前做了准备,暂时躲过了搜查。不过明晚他们打算搜查海底,幸好得到了提前警告,正在转移物资。“

【李世民】:警告?谁给的警告?

朱迪将那位神秘绿衣女子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朱元璋】:(警惕)小心!这很可能是个圈套!元朝诡计多端,说不定就是故意让你们放松警惕,或者引诱你们暴露更多藏匿点!

【赵构】:(思索)但如果她真的想帮忙呢?也许是个潜在的盟友?女子在情报战中往往能发挥奇效,朕当年就曾得到过不少宫女的情报。

【李世民】:(不屑)哼,女人!朕对女人已经没什么好印象了!尤其是那些看似帮助你,实则心怀鬼胎的女人!别忘了武则天是怎么一步步控制朝政的!

朱迪看到李世民又提起了武则天,不禁有些好笑。这位唐太宗对武则天称帝的事情似乎始终耿耿于怀。

正当三人讨论着,系统突然发出提示:“检测到新的历史帝王连接请求。因'李治'与群成员'李世民'存在血缘关系,系统触发'皇族纠纷'优先连接模式。“

【李世民】:(惊讶)什么?李治?我儿子?

一个新头像亮了起来:

【李治】:这...这是何处?为何耳边突然有人说话?

【李世民】:(激动)治儿,是你吗?朕的儿子?立刻给朕过来!

【李治】:(困惑)父...父皇?您...您的声音?儿臣...儿臣现在在自己的墓里...已经去世几十年了...

【朱元璋】:(大笑)哈哈哈!这老李家父子相认,一个喊“过来“,一个回答“在墓里“,笑死朕了!

【赵构】:(偷笑)确实有趣...

【李世民】:(震惊)墓里?!你...你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死的?是不是那个武则天害的?!

【李治】:(尴尬)父皇...儿臣是病逝的...虽然当时确实有些复杂的情况...

【李世民】:(追问)什么复杂情况?说清楚!是不是跟武则天有关?朕早就怀疑那个女人有问题!

朱迪暗暗偷笑,心想这下有好戏看了。李世民对武则天的执念加上父子相认的戏剧性,简直比古装剧还精彩。

【李治】:(支支吾吾)这个...媚娘她...确实很有才能...而且儿臣身体一直不好...

【李世民】:(暴怒)什么?!你叫她“媚娘“?这么亲密?朕记得她不过是朕后宫的一个才人,后来送去寺庙了,你怎么会...等等!你不会是...

整个聊天界面突然安静了几秒,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李世民】:(震惊)你把她召回宫中了?还立她为皇后?!

【李治】:(弱弱地)父皇明鉴...媚娘确实有治国之才...而且很得人心...

【李世民】:(怒吼)得人心?!她不过是个女人!朕的大唐江山岂容女子染指!告诉朕,她究竟用了什么手段控制你?是不是妖术?还是下了毒药?

【李治】:(委屈)父皇,媚娘她没有...儿臣是真心敬佩她的才能...虽然她手段确实有些...呃...

【朱元璋】:(插嘴)哈哈哈!老李头,看来你儿子是被老婆吃得死死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妻管严“啊!

【李世民】:(愤怒达到极点)闭嘴!治儿,你简直是朕的耻辱!堂堂男儿,竟被一个女人牵着鼻子走!更可恨的是,你还让她篡了朕的大唐江山!改国号为周?!这是对李氏祖宗的大不敬!

【李治】:(快哭了)父皇...儿臣也很为难...您不知道媚娘有多可怕...那眼神...那手段...儿臣是真的怕她...

【李世民】:(冷笑)怕她?朕的儿子,竟然怕一个女人?!真是枉费朕对你的期望!若朕在世,定要亲手废了你,另立储君!

此时,赵构试图打圆场:

【赵构】:李陛下息怒,事情都过去了,何必伤了父子之情?

【李世民】:(怒不可遏)住口!你一个被金人追得仓皇南逃的亡国之君,有什么资格说话?!

【朱元璋】:(捧腹大笑)这下热闹了!老李头气得连赵构都骂上了!哈哈哈!

【赵构】:(尴尬)陛下此言过了...朕也是为您好...

【李治】:(小声)父皇...儿臣知道错了...但媚娘她最后还是...把皇位还给了李家...

【李世民】:(稍微冷静)什么意思?

【李治】:她最终...禅位给了...我们的孙子...李显...

系统提示:“检测到群内紧张度过高,'李治'连接不稳定。“

【李世民】:(仍然愤怒)哼!这算什么功劳?本就是李家的江山,她霸占多年,最后“还“给李家?朕看她是无力再霸占下去了吧!治儿,你太让朕失望了!你...

系统提示:“李治因情绪波动过大,连接已断开。无法重新连接。原因:历史纠纷过于激烈,系统保护机制启动。“

【李世民】:(懊恼)该死!朕话还没说完呢!这破系统!

【朱元璋】:(幸灾乐祸)哈哈哈!老李头,你儿子被你骂跑了!看来就算是鬼魂也受不了你的暴脾气啊!

【赵构】:(小心翼翼)陛下,您也别太生气了。毕竟事情都过去了千年...而且武则天治国好像也不算太差...

【李世民】:(转移怒火)你又知道什么?!那女人能有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用些手段迷惑了男人罢了!等等,该不会是你也对她有些...想法吧?

【赵构】:(慌忙)绝无此事!绝无此事!陛下息怒!

朱迪看着这闹剧,忍不住出声调和:“三位陛下,我们是不是该回到正题?关于那个绿衣女子,您们觉得我该如何应对?“

显然,这个话题转换来得正是时候。李世民略微平静下来,虽然还在生武则天的气,但也开始思考实际问题了。

【李世民】:(勉强冷静)那女子...朕建议你小心应对,但不要轻易拒绝。可以设个局试探她,看她是否真心帮忙。

【朱元璋】:好主意!可以故意泄露一些假情报,看她是否会传回元朝。不过别忘了,美女往往是最危险的武器,朕当年就差点栽在一个漂亮女子手里!

【赵构】:(终于敢说话)我觉得可以先观察,说不定她真的对元朝有不满。毕竟安南人被元朝统治,心里多少会有些怨气。

朱迪认真记下三位帝王的建议:“我会谨慎处理的。对了,这次搜查还有个意外收获——元朝似乎在招募水手,准备组建一支南海舰队。这对我们是个威胁,但也是个机会。“

三位帝王立即对这个新情报展开讨论,李世民的注意力总算从武则天转移开来。聊天持续了一会儿后,系统提示连接即将结束。

【李世民】:(依然念念不忘)下次连接,朕要找机会再跟治儿好好谈谈!那个武则天...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调侃)算了吧老李头,你儿子都被你吓跑了,还谈什么?哈哈哈!

系统提示:“连接已终止。“

朱迪关闭了聊天界面,揉了揉太阳穴。帝王们的纷争虽然好笑,但确实不太有建设性。不过李世民的建议倒是有道理——设个局试探那个神秘女子。

第二天清晨,朱迪得知元朝使团暂时驻扎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岛上,准备接下来几天在周边继续搜查。他正在思考对策,突然有守卫报告,码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昨天的那位绿衣女子!

“让她进来,但要严密监视。“朱迪下令道。

女子被带到了议事厅。近距离看,她比昨天更加美丽动人。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完美的轮廓。她今天换了一身淡粉色的衣裙,更衬托出她的娇美。

“在下绣凤,安南富商之女,现为元朝使团翻译。“她行了一个优雅的礼,声音如同黄鹂般悦耳,“冒昧前来,是想告诉大人,博尔术已经改变计划,今晚不会搜查海底,而是打算突袭村北的山洞。“

朱迪假装惊讶:“你说什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们只是普通渔民,为何要关心元朝使团的搜查计划?“

绣凤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陆大人不必装了。我知道您是谁,也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朱迪脸色一沉:“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要帮我们?“

绣凤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我父亲曾是安南富商,家财万贯。三年前,元朝派兵镇压安南叛乱,我全家惨遭杀害,只有我因通晓多国语言被留作翻译。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报仇。“

“所以你决定帮助我们?“朱迪仍然保持警惕。

“我听说南海有宋朝遗民在对抗元朝,便一直留意。昨天看到您和那位小皇帝,我就确定了猜测。“绣凤声音低沉,“我愿意为复国大业尽一份力,提供元朝内部的情报。“

朱迪思索片刻,决定试探她:“你为何不怕我们将你的身份告诉博尔术?“

绣凤微微一笑:“第一,您不会这么做,因为这对您没有好处;第二,就算您真的告密,博尔术也不会相信。我在元朝使团中表现一直很好,他不会相信一个忠心耿耿的翻译会背叛他。“

朱迪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子不仅美丽,而且聪明过人。但他依然不能全信,于是按照李世民的建议设了个局:“我们确实在村北的山洞藏了一些武器,多谢提醒,我会立即安排转移。“

这是个谎言——村北根本没有任何藏品。如果绣凤是奸细,博尔术必定会直扑山洞;如果她是真心帮忙,元朝就会避开山洞区域。

绣凤点点头:“不必谢我。我必须赶在有人发现我失踪前返回。以后有消息,我会想办法传递。“说完,她转身欲走。

“等等,“朱迪叫住她,“为何要冒这么大风险?仅仅是为了报仇?“

绣凤回眸一笑,美得惊人:“因为我相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为女子,也有家国情怀。“说完,她轻盈地离去,留下一缕淡淡的幽香。

朱迪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女子究竟是真心帮忙,还是别有用心?无论如何,他已经设下了陷阱,很快就能见分晓。

当晚,朱迪派人暗中监视村北山洞的动静,同时加强了其他藏匿点的警戒。

深夜,一个侦察兵匆匆跑来报告:“大人,元朝使团确实出动了,但他们去的是村西的林地,完全避开了村北的山洞!“

朱迪心中一亮:绣凤没有撒谎!她确实提供了真实情报,成功让元朝使团避开了他们虚构的“藏匿点“。

第二天清晨,元朝使团一无所获地返回了小岛。朱迪通过望远镜,看到博尔术正在船上怒斥手下,而绣凤则安静地站在一旁,表情平静。

“看来她确实可信。“朱迪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赵昺悄悄走到朱迪身边:“陆大人,我觉得绣凤姐姐是好人。昨天她给我纸条的时候,还偷偷塞了颗糖果给我。坏人不会给小孩子糖果的,对吧?“

朱迪忍不住笑了:“陛下果然明察秋毫。不过我们仍需小心行事。“

赵昺点点头,天真地说:“她长得真美,像画里的仙女一样。陆大人,你觉得她美吗?“

朱迪愣了一下,突然感觉有些不自在:“呃...确实...很美。不过美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否帮助我们复国大业。“

赵昺天真地笑道:“陆大人脸红了!你是不是喜欢绣凤姐姐啊?“

朱迪顿时哭笑不得:“陛下说笑了。我们现在应该专注于基地建设和军事准备,没空考虑儿女情长的事。“

赵昺撇撇嘴:“大人真无趣。我长大后一定要娶像绣凤姐姐这样美丽聪明的女子为皇后!“

朱迪摸了摸小皇帝的头,心中却泛起一丝异样的情绪。他确实被绣凤的美貌和智慧所吸引,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复国大业才是首要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元朝使团继续在附近区域搜查,但处处落空。第五天,博尔术终于放弃,带着使团离开了。不过临行前,他警告当地官员继续留意宋朝余孽的踪迹。

使团离开后,绣凤再次秘密来到“复兴舫“,带来了更多元朝的情报:元朝确实在组建南海舰队,计划半年内完成,目标是加强对南海诸国的控制;同时,元朝皇室内部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可能会影响到南方的军事部署。

朱迪认真听完,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绣凤,你愿意留在'复兴舫',成为我们的一员吗?“

绣凤惊讶地看着他:“留下来?但我在元朝使团中的位置对情报收集很有价值...“

朱迪解释道:“博尔术迟早会怀疑你。留在这里,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广泛的情报网络,同时也更安全。“

绣凤思索片刻,点点头:“我愿意留下,为大宋复国尽一份力。“

就这样,“复兴舫“迎来了一位重要的新成员。绣凤不仅精通多国语言,还熟悉南海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形势,为朱迪的情报网络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她对元朝内部的了解,为朱迪制定未来战略提供了宝贵参考。

赵昺对绣凤的到来尤为高兴,常常缠着她讲各国的故事和传说。绣凤也很喜欢这个聪明可爱的小皇帝,经常教他各国语言和礼仪,俨然成了他的“凤姐姐“。

一天夜里,朱迪和绣凤站在海边,望着月光下的波光粼粼的海面。

“你有没有后悔留下来?“朱迪突然问道。

绣凤摇摇头:“没有。在元朝使团中,我每天都生活在仇恨和恐惧中;而在这里,我看到了希望。“

“希望?“

“是的,希望。“绣凤望向远方,“看到你们为大宋复国奋斗的样子,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值得为之奋斗的事情。我失去了家人,但现在,我找到了新的使命。“

朱迪被她的话所触动。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他常常感到孤独和迷茫。但此刻,在这位异国女子身上,他看到了同样的坚韧和信念。

“我们的路还很长,“朱迪轻声说,“元朝强大无比,我们的力量还太弱小。“

绣凤微微一笑:“但我们有时间,有智慧,有勇气。最重要的是,我们有同样的信念。“

月光下,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微妙的情感在心间流淌。朱迪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此刻,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有了绣凤的加入,“复兴舫“的情报网络开始迅速扩展。通过她的关系,朱迪接触到了更多反元势力——安南的隐秘抵抗组织、南海的商人联盟、甚至一些逃亡在外的前朝官员。

同时,军事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火炮的数量增加到了十门,水师扩充到五百人,还建立了一支专门的斥候队,负责监视周边海域的元朝动向。

朱迪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从一个隐秘的基地,发展成能与元朝抗衡的力量?如何让流亡的小皇帝重返中原,恢复大宋的荣光?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智慧和勇气。而现在,有了绣凤的加入,至少朱迪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一个月后的夜晚,朱迪再次连接了“帝王聊天群“。这次,他有好消息要分享。

【李世民】:来了?怎么样,那个女子的事情解决了吗?是奸细还是真心帮忙?

【赵构】:是啊,朕也很好奇。上次被老李家的家庭闹剧打断了,还没听你说完呢。

【朱元璋】:(调侃)老李头,你儿子没再来找你聊天啊?哈哈哈!

【李世民】:(恼怒)闭嘴!不许再提那个不成器的东西!朕已经把他从宗谱上除名了!

朱迪见李世民一提起李治就暴跳如雷,赶紧转移话题:“三位陛下,那位叫绣凤的女子确实是真心帮助我们。我设了个局试探她,结果证明她提供的情报完全可信。现在她已经加入了'复兴舫',成为我们重要的一员。“

他详细介绍了绣凤的背景和她为情报网络建设做出的贡献。

【朱元璋】:(赞许)好!朕就说美人是最危险但也是最有用的武器!用得好,胜过千军万马;用不好,后患无穷。看来你小子还挺有手段的,能把这么个聪明美人收为己用!

【赵构】:绣凤...这名字倒是挺雅致的。朕当年在宫中也有几位安南籍的宫女,确实都很美丽动人。

【李世民】:(警告)别太被美色迷惑了!记住正事!你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军事力量,巩固基地,而不是谈情说爱!

朱迪连忙解释:“陛下误会了,我和绣凤只是同事关系,主要是看重她的情报能力。“

【朱元璋】:(大笑)哈哈哈!你小子脸都红了吧?朕当年打天下时也是美人相伴,我那皇后马氏就是难得的美人加奇才!既能温柔体贴,又能出谋划策。你们年轻人,别总板着脸,偶尔谈谈情说说爱也是好事!

【李世民】:(不以为然)哼,朱元璋你别拿你那套来误导年轻人!他现在肩负重任,岂能儿女情长?

【赵构】:(打圆场)两位陛下别争了。既然绣凤已经证明了忠诚,那确实是一大助力。不过小子,还是要保持一些警惕,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朱迪认真地回应:“陛下放心,我一定会谨慎行事。对了,我们最近有一个重大突破——在火炮改良方面取得了进展!“

三位帝王立即来了兴趣,朱迪详细介绍了新式火炮的设计和测试情况,包括射程更远,装填更快,精准度更高等改进。

【朱元璋】:(兴奋)好啊!这才是正事!火器正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朕当年若有这等利器,何至于征战十几年才统一天下?

他们又讨论了一些军事和政治问题,直到聊天时间即将结束。

【李世民】:记住,不要被儿女情长所误导。大业为重!

【赵构】:照顾好小皇帝,他是我赵家血脉的希望!

【朱元璋】:别听他们瞎说,年轻人该谈恋爱就谈恋爱!只要别影响大事就行!

聊天结束后,朱迪苦笑着摇摇头。三位帝王各有各的性格和观点,但都给了他宝贵的建议。尤其是李世民的提醒,确实让他警醒——现在确实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然而,命运往往喜欢开玩笑。接下来的日子里,朱迪和绣凤因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不断地接触交流,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欣赏也越来越深。

尤其是在一次危急关头,绣凤冒险带回了元朝南海舰队的详细部署,险些被抓,朱迪亲自带人将她救出。在生死一线的经历中,两人的感情悄然生根发芽。

赵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常常故意制造机会让两人独处。一天,他天真地问道:“陆大人,你会娶绣凤姐姐为妻子吗?“

朱迪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他确实对绣凤有好感,但复国大业未成,个人情感似乎显得有些奢侈。

绣凤也有类似的顾虑。一次,她向朱迪坦白:“我很感激你的信任和照顾,但我们都肩负重任,个人情感或许应该放在一边。“

朱迪点头表示理解,但心中却五味杂陈。

时光飞逝,在绣凤的帮助下,“复兴舫“的情报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南海地区。朱迪收集到越来越多关于元朝内部的信息,发现元朝确实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权力斗争,这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一天,绣凤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元朝在南海的几个驻军点因为内部矛盾,防守松懈。这是一个难得的突袭机会。

朱迪立即召集众将商议,最终决定派出精锐部队,对最近的一个元朝哨所发动奇袭,目标是缴获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物资。

作战计划制定后,朱迪亲自带队,绣凤则负责情报支援。赵昺虽然极力要求参战,但被朱迪婉拒了——小皇帝的安全高于一切。

出发前夜,绣凤来到朱迪的房间,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图纸。

“这是哨所的详细布防,“她指着图纸说,“西北角防守最薄弱,可以从那里突破。“

朱迪认真研究着图纸,突然发现绣凤的手在微微颤抖。

“你怎么了?“他关切地问。

绣凤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我...我有些担心。这次行动很危险,如果出了意外...“

朱迪轻轻握住她的手:“别担心,我会小心的。我们准备充分,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绣凤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如果...如果这次行动成功,我有话要对你说。“

朱迪心中一动,正要开口,门外却传来了王刚的声音:“大人,部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时机已到,朱迪只能按下心中的疑问,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中。

黎明前的黑暗中,朱迪带领三百精锐,乘坐十艘快船,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元朝哨所所在的小岛。按照计划,他们将从西北角登陆,突袭守军,夺取武器库,然后迅速撤离。

随着朱迪一声令下,突袭开始了!

这是“复兴舫“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实战,也是朱迪军事指挥能力的真正考验。战斗异常激烈,但最终,凭借周密的计划和出其不意的攻势,朱迪成功夺取了哨所,缴获了大量武器和物资。

回程途中,朱迪心情激动。这次胜利不仅证明了他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士气。或许,对抗元朝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当船队返回“复兴舫“时,绣凤和赵昺已经在码头翘首以盼。绣凤看到朱迪平安归来,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成功了!“朱迪跳下船,高兴地宣布,“我们不仅夺取了武器,还俘虏了几名元朝军官,他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南海舰队的情报!“

众人欢呼雀跃,赵昺更是兴奋地抱住了朱迪的腿:“陆大人太厉害了!“

欢庆的宴会持续到深夜。当众人都喝得尽兴时,朱迪找了个借口离开,来到海边的凉亭。他知道绣凤一定会来——她说过行动成功后有话要说。

果然,不久后,绣凤的身影出现在月光下。她今晚一改往日的素装,换上了一袭红色长裙,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恭喜你,“她微笑着说,“这次胜利对'复兴舫'意义重大。“

朱迪点点头:“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绣凤突然开口:“记得我说过行动成功后有话要对你说吗?“

朱迪的心跳突然加快:“记得。是什么?“

绣凤深吸一口气,直视朱迪的眼睛:“我知道现在不是谈儿女私情的时候,我们都肩负重任。但经历这次生死之后,我明白了一件事——生命无常,有些话不说出来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她停顿了一下,鼓起勇气继续:“我...我对你有感情,不仅仅是同事,不仅仅是战友。我知道这很不合适,你是丞相,是小皇帝的辅佐,而我只是一个外国女子...“

朱迪轻轻打断了她:“绣凤,我也对你有感情。从第一次见面,你帮我们瞒过元朝使团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你的勇气和智慧所吸引。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感情也越来越深。“

绣凤的眼睛亮了起来,却又带着一丝忧虑:“但是复国大业...“

“复国大业仍然是首要的,“朱迪肯定地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牺牲自己的情感。恰恰相反,有了彼此的支持和理解,我们会更有力量面对未来的挑战。“

月光下,两人相视而笑,一种默契在心间流淌。朱迪轻轻握住了绣凤的手,没有更多的言语,但这一刻,胜过千言万语。

远处,赵昺偷偷躲在一棵树后,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我就知道陆大人喜欢绣凤姐姐!“他小声嘀咕着,蹑手蹑脚地离开了。

这一晚,海风轻柔,星光璀璨,仿佛在见证着一段新的开始。朱迪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充满艰险,但有了绣凤的陪伴,这条路或许不会那么孤独。

“复兴舫“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在遥远的帝王聊天群中,不知道李世民看到这一幕会说些什么,朱元璋又会如何调侃,赵构又会给出怎样的忠告。但此刻,朱迪只想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哪怕它短暂如昙花一现。

因为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唯有把握当下,才能无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