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8章 传家宝
天空灰蒙蒙的。
陈铭章骑着摩托车,行走在街道上,两侧建筑低矮破旧,密密麻麻布满了电线杆和电线,人群也是一片沉暗,蓝的灰的军绿的。
终于,来到了一个四合院。
说是是四合院,有些不妥,确切地说应该是大杂院。
一个院子,前前后后有七个内院,几十户人家,共用水,到处是私搭的煤棚和杂物间,锅碗瓢盆、鸡零狗碎整日不停。
以后总是会有人,将此形容为人间烟火气。
可是这是建立在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居高临下的一众评头论足,如果是自己身在这烟火气之中,绝对不会觉得这很美。
至少陈铭章是这么认为的。
他喜欢住在自己那四合院,那是因为偌大四合院都是他的,住得舒服,安静舒适。
如果让他住在这里,恐怕陈铭章脾气都会变得暴躁。
“陈铭章同志,这位是柳老爷子,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工作。”王铭介绍着。
柳奇打量着陈铭章,皱了皱眉头:“王教授,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就是个学生,他能买得起吗?我们博物馆要转让的这批名画名作,要是没有20万,我没法跟馆长和其他同志交待啊。”
王铭,是北大的一名教授,对字画很有研究。
陈铭章四合院那么多房间,除了用来放读者来信外,陈铭章就是想要将房间利用起来,用来挂字画。
昨天的时候,王铭来到五四文学社,告诉陈铭章,国家历史博物馆想要有价转让一批名画名作,陈铭章便让王铭帮忙介绍。
“柳老爷子,只要货让我满意,20万不成问题!”陈铭章淡笑着。
陈铭章对字画并没有太多研究,但是并不妨碍他喜欢收藏字画,哪怕收藏字画只是作为资产投资,增值都是会非常可观的。
在和王铭接触中,陈铭章已经知道,此时正处于收藏品市场低谷,人们并没有太多的重视收藏品的价值,画作市场无人问津,很多名作价值不过几块钱、十几块钱。
而陈铭章听王铭说起过,北大最大的收藏家是季羡林,收藏品数以百计。
在季羡林当年刚回国的时候,花了近百万人民币,用于购买四幅齐白石之作。
当然这还不是季羡林收藏品中最为名贵的,最为名贵的当属苏东坡真迹的《御书颂》,属于价值连城。
王铭笑道:“柳老爷子,你有所不知,陈铭章同志虽然是我们北大的学生,不过他可是全国著名的诗人、大作家,他赚的稿酬可比我拿工资要多得多。”
柳奇有些意外地打量着陈铭章,作家他是知道的,毕竟他青壮年就是民国时期,那时候大作家们收入可是非常高的。
柳奇请两人进屋子里坐,然后说起了情况。
原来此时国家历史博物馆支出日益增多,加上国家专项财政拨款少,国家博物馆面临艰难的处境,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经过一番研究后,国家历史博物馆决定把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6000多幅名画名作有价转让,以度过目前的难关。
只是很尴尬的事,国家历史博物馆希望这批画作至少要20万元,可如今大家都穷着,又有谁会拿钱去买这些名画名作呢。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人有闲情逸致的去搞收藏。
以前有不少热衷收藏字画,又有丰富身家的,可是这么多年过去,都死得差不多了。
就算一些活着,也一个个变得小心翼翼的。
这些人,都被吓破胆了。
哪怕还藏着一些钱,也不敢露财了。
陈铭章眼中流露着精光。
国家历史博物馆要转让这么多名画名作,这些大概率都是真品的,他基本上不用担心名画名作是赝品。
买下这批名画名作,以后最起码增值千倍。
他手中的钱,拿着的话是不断贬值,只有花出去变成资产,才是资产增值。
陈铭章能够想到的资产增值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买四合院,一个便是买入古董字画等文物。
四合院,这种不是想买就能买,得有契机,京城现在大家住房紧张,四合院往往又是多户居住,事实上是个大杂院。
林卓韵的父母想要买个四合院,到现在都买不到。
而古董字画这一类,便是陈铭章最大的目标。
这一次博物馆要转让6000多幅名画名作,这是合法拥有,以后博物馆就是后悔了,也说不出其他话来。
洽谈很顺利。
没有三天时间,陈铭章便将6106幅名画名作拿到手。
这时候,陈铭章也就知道了,很多画家的作品其实不值钱。也因此,这么多作品,历史博物馆转让费才20万。
平均一副画,才33元。
不过对于陈铭章而言,他觉得这已经是大赚了。
陈铭章将这些名画名作好好地收藏起来。
画作,得收藏得当,才不会损坏。
“真不明白你买这么多画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你这是吃饱着撑着没事干。”林卓韵看到陈铭章小心翼翼地收藏画作,忍不住道。
要是陈铭章只是买几幅画挂着,林卓韵觉得这是文人的品位。
毕竟在四合院这里,本来就有不少字画。
但是陈铭章这次买的画实在太多了,6000多幅画。
这就是一天欣赏一幅画,都得欣赏十几年了。
陈铭章道,“你不懂,这些可都是很珍贵的,现在不值钱,以后肯定值钱。”
“看看这幅张大千的画,在50多年前,售价就要20大洋,到了30年前,最少价值500大洋!”陈铭章手中晃了晃一幅张大千的画。
张大千,被徐悲鸿称为画界五百年来第一人,也被认为称为‘画坛皇帝’,在艺术市场上,张大千的画一直很受欢迎,他的画在市场价格始终处于市场的最高层次,领导着中国字画的销售价格。
陈铭章对画作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张大千那也是如雷贯耳。
他有了这些画,闲暇时间,也可以好好地欣赏这些画。
“张大千的画以前这么值钱?”林卓韵有些惊讶,她还是第一次知道。
“是啊,就是齐白石的画,都不一定比他的画值钱。”陈铭章点点头,他很郑重地说道:“这画可得好好收藏着,作为以后孩子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