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4章 请君入瓮
范文程不愧是皇太极肚子里的蛔虫,皇太极有什么心思,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这次拿下遵化,原本是十拿九稳之事,如此功劳,皇太极自然是不肯让旁人染指的。
所以在大军北面展开佯攻之前,皇太极就早早地命其长子豪格率领精兵三千埋伏到了遵化南门外,单等城内的那些内应点火为号,打开城门之后,一举拿下遵化城。
只不过现在计划有变,风险自然是增大了。
此刻遵化城内出现的最大变数就是那支明军的援兵了,直到现在,建奴那边也还没有搞清楚这支援军的真正领军之将是谁。
虽然说那封信确实是范炳南亲笔所写,但范炳南只是提到了因为援兵的到来,不得不改变先前的计划,将献城的时间推迟到了三更天。
但他对这支援兵的情况,却是只字未提。
这不禁引起了范文程的警觉。
此前范炳南曾向建奴这边提供过遵化城的详尽情报,明军的数量多少,布防状况,物资供应等等,要有多详细就有多详细。
但这次明军援军的情报他却未能上报,这显然有些不合常理。
事出反常即为妖,范文程隐隐地感觉到了这事有些蹊跷。
如果再派豪格前往,显然就有些不合适了。
万一中了明军的埋伏,那可就是有去无回了。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范文程的猜测。
毕竟这是拿下遵化城最好的机会,如果指望建奴大军强攻的话,想要拿下一座比宁远还要坚固的城池来,实在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就算是最终真的攻下来,那伤亡代价对于皇太极而言,也是不堪承受的。
所以,不管是不是明军的埋伏,建奴这边都必须派兵前去试试。
不过这个领军之将就值得玩味了。
皇太极的亲子亲信不可能再去冒这个险,但派其他的人去,万一真的拿下了遵化,这份大功白白地落到别人的头上,皇太极又有些不甘心。
所以范文程这个时候提议让莽古尔泰前往,反正莽古尔泰私吞战利品,正要处罚于他,如果他拿下了遵化,正好功过相抵,不奖不罚。
如果莽古尔泰中了明军埋伏的话,也正好除掉了皇太极的这个心腹大患。
这不正是一石二鸟之计吗?
皇太极不禁是连连点头,称赞道:“范先生妙计啊,正合本汗之意。”
建奴四大贝勒之中,皇太极是老幺,虽然他因为老大代善的支持登上了汗位,但老二阿敏和老三莽古尔泰实在并不是服气的,通过四大贝勒议政会,经常性地和皇太极对着干。
只有让他们找到了机会,把皇太极给撸下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皇太极自然也将他们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想除之而后快。
只是阿敏和莽古尔泰各掌一旗兵马,实权在握,皇太极虽然有心除掉他们却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
所以范文程此刻献计让莽古尔泰去夺城,正中皇太极的下怀。
拿下遵化城固然是好,但如果能借明军之手除掉莽古尔泰,其实结果也不坏。
不管哪样,对皇太极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于是,皇太极下令,召莽古尔泰前来,命他率领三千骑兵,半夜袭取遵化城。
“大汗不是已经派了豪格带兵前往么,为何还有换我前往?”莽古尔泰人虽然粗莽,但心眼却并不笨。
派豪格前去夺城,分明是皇太极不想别人来分润功劳。
怎么现在皇太极突然变得这么大方了,居然会将这天大的功劳拱手相让?
皇太极不动声色地道:“豪格已经南门守候了近一天时间,人困马乏的,如何能再战得了。三哥所率精锐,乃我大金之开路先锋,攻取遵化之事,本汗还得仰仗三哥之力啊。”
莽古尔泰哈哈大笑,颇为自得地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我早就说过,豪格还是嫩了点,不足以担此大事,拿下遵化,老四你还是靠三哥我给你冲锋陷阵才是。”
皇太极虽然心中恼他无礼,但面上却依然是笑呵呵地道:“三哥所言即是,这姜还是老得辣,只要三哥出马,我才能安心。”
莽古尔泰哈哈一笑道:“老四你且放心,此番不拿下遵化誓不罢休。”
莽古尔泰回到本营之后,立刻点齐了三千精锐,前往遵化南城外,与豪格进行换防。
豪格在南城外已经潜伏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左等右等,始终也没有看到城头上有火起的信号,不禁是焦虑万分。
虽然豪格恨不得立刻率兵冲上去发动强攻,但一想到皇太极的军令,豪格还是忍住了。
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临近黄昏之时,莽古尔泰忽然率兵赶到,口称奉大汗之命,接替豪格的岗位。
豪格鼻子差点给气歪了。
自己辛辛苦苦在这儿潜伏了一天,什么好处也没有捞着,眼看机会来临,却被莽古尔泰给摘了桃子,不禁是气不打一处。
莽古尔泰得意地道:“此乃你父汗之意,不服回去找你父汗理论便是。”
既然有皇太极的军令,豪格心中再有不满,也没法发泄,只能是领军恨恨而去。
莽古尔泰下令部下原地潜伏,禁止喧哗,禁止点火,单等城头的信号出现。
一直熬到了半夜三更时分,就瞧得遵化的城头之上,燃起了一团熊熊的烈火。
莽古尔泰等的这是这一刻,看到城头火起,他立刻跃上马背,举起马刀,高声喊道:“儿郎们,立功的时候到了,冲啊!”
他当先一骑,向着遵化的南门急驰而去。
建奴骑兵也都纷纷上马,紧随着莽古尔泰,向前冲去。
此刻遵化的南门已经洞开,吊桥已经落下,莽古尔泰不费吹灰之力,就冲入了遵化城中。
三千建奴铁蹄,也随之隆隆入城。
莽古尔泰倒也没有莽撞地直接冲入城中,而是派亲信牢牢地城门给控制住了。
所以那怕明军在城里设有埋伏,莽古尔泰也是全然不惧的,只要他们能控制住城门,那自然是进可攻,退可守,随心所欲。
接着,莽古尔泰便率军直扑城内的巡抚衙门而去,擒贼擒王的道理,他焉能不知?
此刻遵化城的大街上空无一人,莽古尔泰纵马驰骋,除了他们马蹄声之外,似乎听不到任何的声响。
这不禁让莽古尔泰心生疑窦。
这显然不太正常啊,三千建奴骑兵入城,声势震天,明军就算是反应再迟钝,也不可能毫无察觉。
莽古尔泰立刻是勒住了缰绳,大声喝道:“不好,有埋伏,速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