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考点及案例精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创伤

一、考纲要求

掌握 创伤的诊断、急救及治疗。

了解 创伤的分类,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二、知识要点

(一)创伤的分类

见表1-6-1。

表1-6-1 按伤情轻重分类

(二)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局部因素

最常见为伤口感染,其次为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有异物存留的伤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采取的措施不当。

2.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大量使用细胞增殖抑制剂;免疫功能低下;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MODS)。

(三)创伤并发症

感染、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创伤的诊断

了解受伤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1.初次评估

一般按照“ABCDEF”的顺序进行检查。A(airway):判断气道是否通畅;B(breathing):评估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张力性气胸或开放性气胸;C(circulation):判断有无致命性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D(disability):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有无障碍;E(exposure/environment):暴露患者身体,以利全面充分评估病情,并评估现场救治环境是否安全;F(fracture):评估有无骨折。

2.二次评估

可按“CRASHPLAN”检诊程序。即心脏(cardiac)、呼吸(respiration)、腹部(abdomen)、脊柱(spine)、头部(head)、骨盆(pelvis)、肢体(limbs)、动脉(artery)和神经(nerve)的顺序检查。

(五)创伤的治疗

1.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

主要包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

2.常用的急救技术

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3.常用的止血方法

(1)指压法:

用手指压迫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2)加压包扎法:

最常用,适应于小动脉和小静脉出血。

(3)填塞法:

用于肌肉、骨骼等渗血。

(4)止血带法:

一般用于四肢大出血,且加压包扎不能止血的情况。

注意事项:①使用止血带时,接触面积要大,避免造成神经损伤;②止血带的位置应靠近伤口的最近端;③紧急时可用橡皮管、三角巾或绷带等代替,但应在止血带下放好衬垫物,禁用细绳索或电线充当止血带;④不必敷扎过紧,以能止住血为度;⑤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⑥松解止血带之前,应先输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准备好止血器材,然后再松止血带;⑦因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远端肢体已发生坏死者,应在原止血带的近端加上新止血带,然后再行截肢术。

三、例题详解

1.患者,男性,37岁。因“车祸导致多发伤3小时”入院。查体:皮肤苍白,湿冷,腹部略膨隆,血压75/45mmHg,凝血酶原时间25秒,血小板计数80 × 109/L,血肌酐180μmol/L,血钾3.5mmol/L,入院1小时尿量20ml。需要考虑的急需治疗不包括

A.积极扩容同时完善检查,了解出血部位

B.配血、血浆

C.立即透析

D.急诊请多学科会诊

E.做好急诊术前准备

答案解析:C

本题考查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主要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分步骤进行:①把握呼吸、血压、心率、意识和瞳孔等生命体征,检查伤部,迅速评估伤情;②对生命体征的重要改变迅速作出反应,如心肺复苏、抗休克及外出血的紧急止血等;③重点询问受伤史,分析受伤情况,仔细体格检查;④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⑤进行确定性治疗,如各种手术等。透析治疗主要针对肾衰竭,不是该患者急需的治疗,故选C。

2.患者,男性,70岁。外伤10小时就诊,以下不影响创伤后的修复过程的是

A.感染

B.高血压

C.使用皮质激素

D.低蛋白血症

E.糖尿病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局部和全身两个方面,局部因素中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全身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如皮质激素)、免疫功能低下及全身性严重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不全)等,故选B。

3.患者,女性,23岁。车祸致伤,伤后查体:体温38.5℃,心率13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70/50mmHg。对创伤后发生的休克,急救的首要措施是

A.分级救治

B.及时手术

C.应用抗休克药物

D.止血、补充血容量

E.尽快包扎伤口

答案解析:D

本题考查现场急救常用技术。患者外伤后引起心率加快,血压降低,首先考虑为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积极抗休克,包括保持足够的氧供、建立一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输血、输液、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其中止血和补充血容量是首要措施,故选D。

4.患者,男性,45岁,因“收割玉米被镰刀割伤造成多处浅部切割伤”,未予重视导致伤口感染。以下对感染伤口的处理错误的是

A.感染伤口,一般不予缝合

B.破伤风抗毒素尽量在伤后12小时内注射

C.感染伤口的肉芽组织水肿可用等渗盐水湿敷

D.伤口较大者应及早应用抗菌药物

E.已感染的伤口并非一律使用抗菌药物

答案解析:C

本题考查感染伤口的处理原则。感染伤口的处理用等渗盐水或呋喃西林等药液纱布条敷在伤口内,引流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如肉芽有水肿,可用高渗盐水湿敷;如肉芽生长过多,超过创缘平面而有碍创缘上皮生长,可用10%硝酸银液棉签涂肉芽面,随即用等渗盐水棉签擦去,故选C。

5.患者,男性,30岁。左上肢刀伤伴出血30分钟,临时包扎并用止血带止血,应用止血带法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超过

A.1/2小时

B.1小时

C.1~2小时

D.2小时

E.4小时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止血带的使用。止血带一般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隔1小时松开1~2分钟,故选B。

6.患者,男性,35岁。下腹部射钉枪伤2小时,局部肿胀,创口压痛,局部渗血,X线片示一高密度影位于肌肉内,清创术的目的不包括

A.清除失活的组织

B.取出异物

C.清除污染物

D.缝合创口

E.扩大创口,肌腱、神经必须修复

答案解析:E

本题考查清创术原则。清创术目的是将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包括切除失活组织,清除血肿、凝血块和异物,对损伤的肌腱和神经可酌情进行修复或仅用周围组织掩盖,彻底止血,伤后时间短和污染轻的伤口可予缝合,如果伤口污染较重或处理时间已超过8~12小时,暂不缝合结扎伤口,24~4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可缝合结扎伤口,如伤口已感染,则按感染伤口处理。该患者受伤时间短,无须扩大创口,故选E。

7.患者,男性,45岁。“刀砍伤左腿5小时后”送医院急诊。检查左大腿有8cm长的伤口,尚整齐,内粘较多泥土,处理宜选择

A.冲洗消毒后缝合

B.清创后一期缝合

C.清创后延期缝合

D.清创后不予缝合

E.伤口换药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清创术缝合原则。伤口应在伤后6~8小时内行清创术,面颈部血运丰富,可在伤后24小时内行清创缝合术;感染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有明显局部红、肿、热、痛)要敞开引流。该患者受伤5小时就诊,故选B。

8.患者,男性,25岁。建筑工地施工时不慎由6m高处坠落,导致肋骨骨折,血气胸,脾破裂,右股骨粉碎性骨折,根据致伤原因及解剖部位分类,该患者属于

A.多处伤

B.多爆裂伤

C.多发伤

D.复合伤

E.胸腹联合伤

答案解析:C

本题考查多发伤的概念。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作用下,引起身体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故选C。

9.患者,男性,50岁。驾车坠入河中,被救起后送入当地县医院,入院诊断:左胸第4、5、6肋骨骨折,血气胸,左前臂尺桡骨骨折,右大腿股骨中1/3骨折。当即行左胸腔闭式引流,尺桡骨、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始终左胸部疼痛、呼吸困难,于第3日转入本院。入院检查:体温37℃,心率10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20/60mmHg,面色苍白,不能平卧,胸腔闭式引流管不通畅,左胸呼吸运动明显减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显著降低,上腹部轻压痛。

(1)对该患者首先要做的检查是

A.超声或CT检查

B.X线胸片检查

C.磁共振成像检查

D.胸腔诊断性穿刺

E.胸腔镜检查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血气胸的诊断。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应首先明确胸腔闭式引流是否堵塞、是否有新增的血气胸、胸腔积液等情况,因此应首先行X线胸片检查,故选B。

(2)影像学检查发现左侧膈肌抬高,其上出现局限性隆起性致密影,该患者诊断首先要考虑

A.闭合性气胸

B.肺炎伴肺不张

C.肺膨胀不全

D.胸腹部联合伤

E.反应性胸腔积液

答案解析:D

本题考查多发伤的诊断。左胸第4、5、6肋骨骨折,易合并脾破裂。外伤后48小时以上出现症状的脾破裂,称为延迟性脾破裂,X线检查提示左侧膈肌抬高,活动受限、左上腹密度增加等表现,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故选D。

(3)对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保守治疗

B.无明显加重,可持续观察,根据情况变化再做决定

C.病情稳定,在持续严密观察下,择期手术

D.术前准备后紧急开胸手术

E.术前准备后紧急开腹手术

答案解析:E

本题考查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延迟性脾破裂,出血量很大,患者可迅速发生休克,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应立即手术治疗,故选E。

编者:李春生

审校:周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