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丙型肝炎病毒

第一节 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鉴于其带有脂质包膜以及病毒蛋白的亲、疏水性与黄病毒和瘟疫病毒相似,目前将HCV归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但其确切的分类地位尚有待确定。

二、形态结构与理化性质

既往在浓缩的感染者血清、感染HCV的黑猩猩肝细胞以及体外组织细胞培养中均观察到了基本相似的 HCV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新近,Piver E 等利用特殊的免疫包被方法在电镜下观察到来源患者外周血的HCV颗粒。HCV VLPs分布在胞质小泡内膜附近,颗粒大致呈球形,直径约50nm,有包膜和表面突起。在感染HCV的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两种不同浮力系数的毒粒,在高感染滴度的患者血清中HCV毒粒的浮力系数约为1.06g/cm3,而在低感染滴度的患者血清中则同时出现浮力系数为1.06g/cm3和1.17g/cm3的两种HCV毒粒。血清中的HCV样颗粒经去污剂(如吐温80)处理后,HCV RNA只出现在浮力系数为1.17g/cm3的位置,因此推测低密度的颗粒是有包膜的完整病毒,而高密度的颗粒是HCV的核心颗粒。HCV核心颗粒也呈球形,直径约为33nm,HCV的核心颗粒没有感染性。

HCV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均不稳定,对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紫外线照射、用1:1 000的甲醛37℃作用4天、沸水煮5min或加热60℃ 30min、20%次氯酸处理,均可使HCV失活。血液或血液制品经60℃处理30h后可完全灭活H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