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茶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几年前,好友奇真对我说:“标哥,你这么懂茶,应该写本关于茶的书。”我自认为可以写成。于是,我踌躇满志地列出大纲,引经据典地写了三个月,结果越写越全身冒冷汗。自以为爱茶、懂茶的我,写不下去了。

在追溯某种茶的起源,查找一些所谓的“专家”的书或茶史记载时,我就写不下去了。茶学者在写到某款茶的起源时,多是往神话故事方向写。例如,某山出产的一种茶,号称跟梦有关系。据说有一状元梦见自己红袍加身,于是便有了“大红袍”的名号……林林总总,我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再写下去,便是生不如死,所以我把写了三个月的稿件全撕了,下定决心从此只写吃的。

可茶是我的第二生命,我始终心有不甘,总想写点东西来证明自己是茶圈里的人,以显示我是一个“雅人”。幸好机缘巧合让我重拾了写茶的信心。今日下午,北京好友陆飚和我敬重的徐岚老师前来与我茶聚。和徐老师每次谈笑总能受到启发。说到茶,一下午都没有一个定义。由此我写不下去的缘由,就是自以为是地想找出茶的定义和以名门正派自居。

在闲聊中,我无意间和徐老师聊到尼采。其实我是假装有文化,对于尼采,我只知道他晚年是个疯子。有部黑白电影专门讲述他晚年的事情。尼采在晚年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只是不断地吃土豆、穿衣服,最后说了一句:“都是在开玩笑。”

地球上的许多事都是大自然与人类开的玩笑,茶亦然。明白了这些,我决定重新拿起笔来说说茶事。我希望在过程中,能厘出一点头绪,玩出一点不故弄玄虚的茶理,同时让身边的朋友能简单地喝一杯茶。

天地生万物自有其美妙和规律,我们普通人所谓的“研究”,只是一厢情愿的结果,其实对于喝茶,能明白好喝这个基本要点就可以了。

所以,我希望本书能为茶友们“玩”出一点有用的东西,即便只是粲然一笑,也值了。在此说明一下,我开的玩笑,只是自以为是的观点,没有针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如果情境描述和哪位前辈、同好的情境雷同,纯属巧合,请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今天下午的茶聚相谈甚欢,晚上又和大伯、二伯两位长辈喝酒,庆贺二伯的建业酒家开业二十四周年。酒意渐深,二伯情不自禁地抱着大伯和我一人来了一个吻,虽是情到深处,还是让我满身起鸡皮疙瘩。

不过,我很开心,我终于明白茶书在玩的心态中去写就可以了。夜晚归家,情不自禁地把白天聊出来的灵感,借着酒劲儿,一气呵成地写下来,聊以为序。

林贞标

2018年4月8日夜,于酒后记而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