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先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先秦文学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像巍巍山岳,令后世无数作家仰止。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根”。

先秦文学产生于动荡变革的伟大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众多作品所共同表现的社会价值观念、政治理想、伦理意识、人文精神,最终都沉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书》的现实主义传统、政治经验,向来备受历代文学家、政治家珍视和称道。而众多的历史散文、诸子著作所表现的求实精神、民本思想、政治技巧、礼法主张、变革观念、哲理思辨,更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所追慕、探讨和学习。伟大诗人屈原所表现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对真理坚贞不屈的追求精神,则从思想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与文人。总之,先秦文史哲著作所反映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一直滋润着中国社会的各层次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在文学流变史上,先秦文学的体裁风格和各种表现手段,一直被视为后世各类文体写作的楷模。北齐颜之推说:“夫文章者,原出五经。”(《颜氏家训·文章篇》)虽然并非一切文章体裁皆出于“五经”,但他认为文章的根源深远,远在先秦,却是事实。清人章学诚说:“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文史通义·诗教上》)就文章的体制和写法而言,先秦时代确实在大部分领域已开后世先河,许多文体、手法都可以从先秦找到源头。后世许多新兴文体的产生和昌盛,往往受到先秦文学的启示。

就诗歌而言,从远古的原始诗歌而至《诗经》,达到一个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高峰,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自然朴素的艺术风格,以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段,都为后世所珍视。发展而至“楚辞”,登上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其在南方楚文化的基础上,兼采幻想、神话、传说、历史、巫歌入诗,奇文郁起,大放异彩,把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领域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此,后世将“风”、“骚”并称,并视为我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开端。

另外,先秦在上古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基础上,还出现了《山海经》、《穆天子传》这样宏大的地理神话故事集,实为后世志怪、传奇乃至古典小说的幼芽。而众多的寓言、史传性特写,有的已有“准小说”的特征。就散文而言,《左传》、《国语》、《战国策》无论体制或手法,都是后世文言散文的范本,并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创作启迪甚大。诸子散文表现的明显有异的风格个性,更是使后世学者、文章家获益匪浅。如《论语》雍容和顺、含蓄迂徐;《墨子》质朴平易、逻辑严密;《孟子》灵活善譬、多辞好辩;《庄子》想象丰富、诡异恣肆;《荀子》结构谨严、论断缜密;《韩非子》辞锋峻削、说理透辟等等,都足以供后代文学家学习借鉴。就辞赋和骈文而言,前者极盛于两汉,后者流行于六朝,并为后世的重要文体,而其源亦在先秦。

综上所述,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文学产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它以四五千年前远古文化为开端,而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以前。在这样一个离现在久远的年代,我国人民所创造的当时世界上所稀有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完全可以与古代欧洲的“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相映媲美。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