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孝感天神涌泉助
话说这一天早上,村民们像往常一样在山边的墓地制作土坯砖,刚才天空还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漫天大雾从山的那一边黑压压向这边滚滚而来,大雾很快弥漫这个山村,天空下起看起来似雾非雾、似烟非烟、似雨非雨的东西,烟雾非常浓,使得人们的视线变得极其模糊,对面都看不清对方的脸。大概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天空开始云开雾散,太阳开始普照大地。
就在这时,有个村民忽然发现在他们挖土的地方涌出一股泉水,那清澈的泉水汨汨涌出,源源不断。兄弟俩和村民们个个欣喜若狂,他们相信,这一定是兄弟俩的孝心感动了天神,他们前来相助这兄弟俩。于是兄弟俩跪倒在地,对天叩首,虔诚致谢。乡亲们见了泉水,赶紧取水打砖。村民们也都感觉真是太神奇,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县郡都传遍了,周围几十里的人都争相赶来观看。大家都说这是老天开眼、神仙相助。等到王彭兄弟打好砖,修好墓,安葬了父亲,那个泉眼却又很快干涸,连一滴水也没有了。
原来,自从母亲去世后,王彭和他的弟弟王全悉心照顾他的父亲,他们的孝心深深感动着当地的土地神,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既怜惜又喜欢这兄弟俩。父亲去世后,他们小小年纪又自己动手制土坯烧砖来葬父亲。他们的孝心更加震撼着土地神,他决定来帮一帮这兄弟俩。于是他来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告兄弟俩的仁孝之事,请求玉皇大帝派一位神仙下界,帮助兄弟俩,玉皇大帝也被那兄弟俩深深感动着,于是下旨让淮水龙王凿泉送水,帮助兄弟俩完成按照当地习俗制砖砌墓、安葬父亲的心愿。
这事被《南史》《宋书》等史籍和《江南通志》《盱眙县志》等记载了下来:
王彭,盱眙直渎人也。少丧母,元嘉初,父又丧亡。家贫力弱,无以营葬。兄弟二人,昼则佣力,夜则号,感乡里并哀之,乃各出夫力助作砖。砖须水而天旱,穿井数十丈,泉不出。墓处去淮五里,荷担远汲,困而不周。彭号天自诉,如此积日。一旦大雾,雾歇,砖灶前忽生泉水。乡邻助之者并嗟叹神异,县邑近远,悉往观之。墓事既成,水便自竭。
俗话说,苦命的孩子懂事早,穷人的孩子会持家。尽管家里很穷,日子很苦,可是哥哥王彭看见弟弟已经到了上学读书的岁数了,还是省吃俭用、克服一切困难供弟弟上学。这小王全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深知哥哥供他上学读书的不易,所以他一面刻苦读书,尽可能地抽出时间来帮助哥哥做农活。王全的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回报,七、八年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以乡试第一的成绩高中榜首,皇帝亲赐进士府第。这一年,沛郡萧县人刘伯龙来盱眙出任盱眙郡太守,当他听闻此事也深受感动,便将此事写成奏章向朝廷上表,对王彭兄弟俩的孝心大加褒扬。朝廷收到上奏后并颁布诏书,表彰王彭和他的弟弟王全兄弟俩,不仅免除王彭家三代的租税,兄弟俩跪拜接旨,叩谢皇恩。
他们又叩拜天地感谢神灵庇佑,王彭长跪叩首,惊奇的是,叩首着地发出如金瓮之声,击掌回音如击磬之声。传说这是因为王彭、王全的孝心感动了土地神,当他们叩首着地感谢上苍时,土地神为了更好地彰显这兄弟对上天的虔诚,特意找来一个大铜锣放在地下,所以他们每磕一个头地上都会发出金瓮之声。他们的真诚和仁孝再次感动了天帝,三年后王全参加殿试,获得皇帝钦点,高中状元。后来,人们在这里设坛立碑,记载此事,是为“灵音坛”,还将这个村庄改名为“通灵里”。千年过去,如今依旧是“立地击掌,回声金瓮”,游客们无不拍手称奇的。
后人盛赞王彭葬父的孝行,有诗《颂王彭葬父》为证:
泗州有士名王彭,
孝心如海深无涯。
父逝悲歌动天地,
哀思绵绵泪如雨。
晨起披星夜戴月,
亲筑坟茔手不停。
石碑高耸立风中,
铭记先恩刻骨铭。
松柏常青护墓旁,
四季更迭绿意长。
孝为百善之首善,
后世子孙莫敢忘。
岁月悠悠人已逝,
孝心永存人心中。
王彭之名流芳世,
孝道如光耀苍穹。
小白龙看着石碑,读着碑文,热泪不禁顺着脸颊滚滚落下,心想这故事真的应验了那句话“孝子神仙助,逆子天惩罚”。他环视了深秋的象山,随口吟诵一首诗:
古树千年依旧在,
荒山萧萧如从前;
富贵贫穷过往事,
仁孝美德传千年。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就像只是这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因此,生为人子,务必要恪守孝道,要注重道德修养,要多积德行善,更要敬老爱幼、善待父母长辈,这才是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