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龙探母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无奈隐居泗州城

上回书说到,陈翠娥东海寻夫认亲无果,返回桐柏山继续呆在水帘洞里隐居着。由于陈翠娥半妖半怪的外形常常惊吓到桐柏山乡亲,严重影响到桐柏山附近父老乡亲的正常生活,她感到极其愧疚。为了还给他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于是陈翠娥决定忍痛离开了故乡,离开桐柏山水帘洞。可是她能到哪里隐居呢?她思来想去最后想起,她上次沿着淮水东下,前往东海龙宫途中经过泗州城,发现这里河流众多,湖沼密布,非常适合水下隐居。于是她最后决定沿着淮水东下,来到泗州城附近的淮水湖沼之下,从此在这里又开始了隐居生活。

话说此时濒临淮水的泗州城,它已有千年历史,为中原历史名城。它地处泗水、汴河两河入淮之口,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中原之襟喉,南北之要冲,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加之历代漕运业非常发达而日渐兴旺繁荣起来。由于南北漕运、东西淮河的水运所运送的粮食、木材、茶叶和食盐等重要货物都在泗州城中转,成群结队的商船在城下停泊,城内“官舻客,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这里“泗州十景”享誉大江南北:

第一景:九冈山形蜿蜒,九山自双沟镇向州城一路起伏而来,一连九冈若卧龙,状甚蜿蜒。

第二景:一字河流环带,州城东门外河直如“一”字,诸水退去干涸,而此河独流,似若带横,令人有濯缨之想。

第三景:灵瑞塔日照,大圣寺旧为普照寺,寺内有塔,高150丈,塔顶与日色相映,金彩夺目。

第四景:禹王台月明,禹王台直临大河,风静月明,澄波潋滟,深入泛槎,如入银河,星月灿烂,景致绝佳。

第五景:堤前淮水浮烟,淮流堤下,若遇波恬浪静,鸥鹭不惊,昼起浮烟,氤氲自然,尤足豁人心目。

第六景:岸对盱山耸翠,州城对岸,盱山壁立万仞,云烟花草,列幛如屏。

第七景:浮梁练飞舟影,浮梁匹练,横淮锁舟,上下远俯,近攀白帆碧樯,映带如画。

第八景:澜阁涛撼钟声,回澜阁砥柱中流,洪涛飚起,铿锵澎湃与钟声相应响,听之令人心潮激荡,韵味无穷。

第九景:挂剑台秋风,季子挂剑之台,周环四水,岿然独存,凭吊苍茫,穆然想古徐国之风焉。

第十景:湿翠堂春霁,堂在城东北隅,北踞城阁,南临河水,窗开绿荫满塞,萋然可观。

在泗州城北郊十三里处,有洪武皇帝朱元璋家的祖坟地。朱元璋打下江山,登基称帝,建立大明之后,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为帝之后,命人找到在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泗州城内有内城河,城外有外城河,河外还有防洪堤,古城环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因沟濠纵横,故桥梁较多,各城门原皆有吊桥,以通行人,万历初南门改建石桥。城内外有桥十六座,在其最鼎盛时期,城区有居民九千多户人家,三万六千多人,城区房舍密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

传说唐朝国师僧伽和尚入泗州城兴建大圣寺(即普照王寺),寺中建有香火鼎盛的僧伽塔和明远大师塔,大圣寺成为当时全国五大名刹之一,其主体建筑僧伽塔,高约100米,耸立城边,巍峨壮观。而泗州城外河道密集,水网密布,地肥水甜,大小湖泊众多,鱼虾肥美,放眼望去阡陌纵横,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到了夏秋季麦稻成熟,处处金灿灿,谷香四溢,当地的老百姓过着富足祥和的生活。泗州城的秀丽风景,美若仙境,令朝廷要员、达官贵人、乡绅豪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因而泗州城城内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自从半妖半仙、青面獠牙的陈翠娥住入淮水水底,每当她走出淮水,准备出来欣赏美丽的泗州城秀丽景色,或者浮出水面想体验一下老百姓祥和的生活时,男女老幼看见她那半妖半仙青面獠牙的怪样,都会落荒而逃,还不停喊道:“妖怪来啦,赶快跑啊!”后来泗州城老百姓都把她当作水妖,称作水母娘娘。

自那以后,水母娘娘每日每夜愁恨交加,辗转反侧,一方面非常想念儿子,不知儿子境况如何,是否能够吃饱穿暖;另一方面她痛恨那蟠龙无情无义,让她声名狼藉,生不如死;还有那东海龙王讥笑嘲讽将她赶出龙宫,而泗州城当地老百姓也丝毫不同情怜悯她。于是水母娘娘从此开始在泗州古城兴风作浪,祸害百姓,致使泗州年年遭洪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