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初试引气
夜色如墨,奎木狼院院舍东侧的竹屋内,一盏油灯静静燃烧,昏黄的光晕洒在余怀安的脸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竹屋外,山风轻拂,偶尔传来几声夜蛙的低鸣,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喧闹。
余怀安盘膝坐在竹榻上,手中捧着《露华聚气诀》,书页在油灯的光晕下泛着淡淡的黄光。他轻轻翻动书页,目光停留在一幅人体经脉图上。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穴位和经脉,每一处都清晰可见。
“这图……倒是与父亲医馆里的那幅极为相似。”余怀安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他自小在父亲的医馆里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早已对人体经脉和穴位了如指掌。这幅经脉图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他轻轻抚过图上的每一处穴位,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感觉,向下看去几行文字十分醒目。
“丹田者,修仙之根本,精气所聚之处。分上、中、下,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下丹田者,于脐下三寸,乃精之所藏,为性命之祖。初入练气,需以意守下,吸天地元气,锤炼经脉,蓄积真气。此乃筑基之本,金丹之源。”
“中丹田者,于胸口膻中,乃气之所聚。初入筑基,需以气化神,可以气御物,通达百脉。中者乃灵根之所在,气海充盈,方能驭法,施神通。”
“上丹田者,于眉心泥丸,乃神之所居。初入结丹,需修神识,凝神魂。上者为识海之源,修之可得神通,窥天地之道”
余怀安向后翻去,若有所思。
“心止一境,神凝气定。闭目端坐,气息绵长,如涓涓细流,不疾不徐。外物纷扰,不入于心,内念起伏,随其自然。观呼吸之出入,察身心之动静,渐入空明之境。心如止水,波澜不兴,物我两忘,浑然一体。此乃感知天地灵气要义也。”
练气首先要引气入体,引气的首要便是要感知,尝试与天地灵气建立联系,再将其引入体内。
引气入体是修行者迈出的第一步,可是若连天地灵气都无法感知,谈何将其引入体内?只有成功引气入体,聚于丹田,存于经脉,才能将天地灵气转化为自身的灵力,从而踏上修仙之路。
余怀安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开始按照书中的方法尝试感知天地灵气。他放空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竹屋内,油灯中的火光随风摇曳,照在余怀安的脸庞上。他神情专注,紧闭着双眼,似乎周遭事物都与他无关。
不知过去了多久,蛙鸣依旧,仔细听似乎还能听见竹屋内一吸一呼的声音。
余怀安并没有感知到丝毫气息。
于是再次翻开《露华聚气诀》,仔细研读其中要义。再三确定自己将感知要义铭记于心后,余怀安再次闭眼。
然而,半个多时辰过去了,余怀安依旧没有感受到任何灵气的存在。手脚开始发酸,眼皮也变得沉重,昏昏欲睡。他有些苦恼地睁开眼睛,低声自语:“怎地会这样?”
他思索片刻,忽然想起储物袋中还有三枚聚气丹。这聚气丹是外门弟子入门时发放的基础丹药,能够帮助修士在初期感知灵气。余怀安从储物袋中取出丹药,思索片刻过后,毫不犹豫地一口服下。
“咕咚!”丹药入喉,一股清凉的气息从丹田直冲脑门,余怀安冷不丁打了个哆嗦。
他立刻闭上双眼,脑海沉入黑暗的虚无之中。
在那股清凉气息的刺激下,余怀安的意识逐渐变得清晰。他感觉到黑暗中似乎多了些什么,有些许光点在黑暗中闪烁。他仔细感受,发现那些光点正是植物上的露珠,每一滴露珠都散发着淡淡的青光。
“这便是灵气吗?”余怀安有些好奇,刚想凑上去观察,却是呼吸的节奏顿时乱了。那些光点立刻消失不见,重新归于黑暗。
余怀安眉头微皱,但他并没有放弃。深吸一口气,重新稳住心神,一呼一吸之间,黑暗中掀起了微弱的波动。那些光点再次出现,随着他的呼吸起起伏伏,若隐若现。
长夜漫漫,余怀安早已忽视了时间的流逝,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些黑暗中的光点。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它们的存在,但每当他试图靠近,那些光点便立刻消失,始终无法与它们建立任何联系。
“为什么?”余怀安感到有些苦恼。他明明已经能够感知到灵气,却无法与其沟通,更别说将其引入体内。他再次翻开《露华聚气诀》,仔细研读着书中的每一个字,试图找到问题的所在。
但回想起今日长老在道堂所言:“仙之路漫漫,需要心志与毅力,若心志不坚,终究难成大道。”
余怀安有些释然,寻思着这感知天地灵气不会是一两天的事,也不必过于着急,还需沉下心来。这一次,他放慢了呼吸的频率,心神完全沉浸在呼吸之中。
结果依旧..........
不知不觉间,夜色如潮水般缓缓退去,天边泛起一抹淡白,晨雾仿佛一层轻纱笼罩着奎木狼院。竹屋外,蛙鸣声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几声清脆的鸟鸣。
余怀安盘膝坐在竹榻上,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感到一丝疲惫,神情却很平静。
就在这时,院中忽然响起了一阵悠长的钟声。
“铛——铛——铛——”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山峰,晨光洒在山峰上,映出一片金黄。
钟声浑厚而清亮,穿透晨雾,回荡在奎木狼院的每一个角落。余怀安透过竹窗望向院中,只见一名身着灰袍的执事弟子手持铜锤,正站在院中央的青铜钟旁,一下一下地敲击着。
“所有弟子,速来事务堂集合!”执事弟子的声音随着钟声传遍整个院舍。
余怀安迅速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将功法收入储物袋中,快步走出竹屋。院中已经有不少弟子从各自的竹屋中走出,三三两两地朝着事务堂方向走去。
灰色的衣衫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余怀安跟在人群后面,心中有些好奇。刚入奎木狼院,也不知道这晨钟集合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