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城际公共交通的供给体系与治理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19年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比例已经超过60%。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仍将有数亿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和居住。受到城市工作机会、住房成本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影响,再加上邻近城市同城化的诉求,都市圈跨市出行规模与需求日益增加。多模式公共交通是我国高密度地区的主导交通形态。随着我国城镇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推进以便捷的公共交通为主导的跨市交通网络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同城化协作的深度与区域竞争力,降低小汽车主导的城际交通模式的负外部性,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都市圈的建设。尤其在《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7〕1173号)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发改规划〔2019〕328号)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引领下,构建都市圈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流趋势和战略共识。

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背景,聚焦珠三角和长三角城镇群多模式城际公共交通典型案例,本书采用政策分析思路,将政策要素与府际治理纳入城际公共交通规划与治理,剖析多层级政策因素影响城际公共交通规划、建设与实施效果的机理,评估政策因素的实施逻辑、影响效果与优化策略。在借鉴国外都市区规划委员会实施城际公共交通投资、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珠三角和长三角城镇群城际公共交通的规划过程、空间治理与实施效果,尤其以城际轨道交通、地铁跨市延伸、国家高速铁路区间运营、市域铁路、巴士公交和综合交通等典型案例为关注点,剖析不同城际公共交通形态的投融资体制、规划建设过程与多层级空间治理机制。研究发现,同城化的重要策略是整合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尽管我国城市区域仍缺乏都市区规划委员会等常规机构来负责城际交通融资和相关政策安排,但多层级政府间正式、非正式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类似角色,在规划、融资、建设和运营跨市交通服务上发挥作用。面向国家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立与交通强国建设趋势,本书可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际交通投资、空间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林雄斌

2020年8月